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当多家国际著名投资银行纷纷对中国的不良资产竞相投标加入处置行列的时候,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这些不良资产中其实还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潜能,为了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最后一个时期各家资产管理公司更是费尽心机,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些做法在实践中则得到了积极的回顾,为处置不良资产工作拓展了视野。

  • 标签: 不良资产 资产处置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 简介:记者近日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获悉,去年华融通过债务重组,债务追索,债权转让,打包出售,拍卖招标,股权变现,以资抵债等多种方式,共处置帐面资产232.1亿元,回收资产125.4亿元,资产回收率达到54%,其中回收现金75.5亿元,现金回收率达到32.5%,回收非现金资产49.9亿元。

  • 标签: 不良资产 资产处置 资产管理公司
  • 简介:信用保证保险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转效率,是保险发挥社会管理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 标签: 互联网经济 征信体系建设 保证保险 信用保证 企业融资能力 社会管理功能
  • 简介: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显著增长,但在保险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管理粗放、服务体验差、保费定价精准度不高等症结也逐步凸显。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后,保险业的定位从自身发展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保险业的业态和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保险业从助力国家治理还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走精细化管理、创新经营、转型发展的新路对于保险业来说,都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 标签: 物联网 客户忠诚度 中间件 技术架构 整体产品 产品服务
  • 简介:近几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国内金融保险业综合经营步伐加快,许多保险公司特别是一些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加紧进行综合经营的战略部署,在努力巩固原有业务规模基础上不断扩展业务经营范围,借此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扩大影响力。本文就国内保险公司综合经营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保险业改革 综合经营 金融保险业 保险集团公司 业务经营范围 综合竞争实力
  • 简介:2001年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深化资产处置工作的关键之年,信达公司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现金回收100亿元的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内管,内控,内查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推进公司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实现了现金回收100亿元的奋斗目标,基本完成全年综合经营计划,资产处置的重要指标再上新水平。

  • 标签: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资产处置
  • 简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风险层面的环境变化、宏观经济及制度环境的变化等都为财产保险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目前财险行业已经实现承保盈利,但基础并不牢固,国内财险市场已经进入3到5年的硬周期阶段,各大保险公司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集约化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未来需要把成本管控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更加关注综合成本率,控制和降低保险业务成本是保险公司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 标签: 财产保险 综合成本率
  • 简介:涉及资产总额超过220亿元人民币的5个资产包有望在本月中旬找到归属,这是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加快处置其近5000亿元的不良资产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 标签: 不良资产 资产处置 外国投资者 法律 政策
  • 简介:为了解社会公众对今年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的评价和感受,日前中国保监会在官方网站开设了综合治理销售误导满意度问卷调查栏目,欢迎广大保险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参与调查,也欢迎对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提出其他意见和建议。据了解,2012年,中国保监会将治理人身保险销售误导问题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采取了健全监管制度、

  • 标签: 中国保监会 保险销售 问卷调查 满意度 治理 社会公众参与
  • 简介:另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今天向媒体透露,2001年该公司除通过国际招标项目出售128亿元资产尚待逐步交割外,通过债务重组,债务追索,债权转让,打包出售,拍卖招标,股权变,资抵债等多种方式,共处置帐面交232.1亿元,回收资产125.4亿元,资产回收率达54%,其中回收现金75.5亿元,现金回收率达到32.5%,回收非现金资产49.9亿元,继续保持了较高的资产回收率和现金回收率。

  • 标签: 不良资产 资产处置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 简介:根据1998年3月1日实施的《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但建工企业在实施此保险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投保手续欠完备,对职工的意愿尊重不够,保险金索赔权主体错位等,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在法律关系方面,保险利益,自愿原则,风险转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关因素。完善相关法规,促进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建筑施工企业 职工 意外伤害保险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