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外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对盈余质量的关注越发显得迫切。投资者希望能够发现企业盈余质量恶化的现象,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寻到盈利有保障、投资价值高的公司,从而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投资决策。文章从上市公司盈余恶化的主要表现和盈余质量评价指标设计来帮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评价。

  • 标签: 上市公司 盈余质量 评价指标
  • 简介:本文基于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诉讼数据,考察了诉讼风险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诉讼风险会显著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尤其是负向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2)诉讼风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受到企业的产权性质和政治联系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以及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中诉讼风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没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中诉讼风险则会显著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投资者、监管机构等了解企业产权性质和政治联系对诉讼风险的异质性影响,也拓展了诉讼风险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

  • 标签: 诉讼风险 盈余管理 产权性质 政治关联
  • 简介:随着环境的变化,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实现财务报告目标,真实盈余管理也因而成为盈余管理研究新的热点。现有文献已经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管理层对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权衡、经济后果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还存在许多未知或有争议的领域。未来应在计量模型、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更加深入地考察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 标签: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文献回顾
  • 简介:新股发行制度中,老股转让是成熟资本市场通行的制度。2013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出老股转让制度,旨在增加股票供给以缓解“三高”问题,但大比例转让也引发了市场对老股东“套现”动机的质疑。本文研究发现:新股发行中老股转让力度越大,则投资者情绪越低,相应股票定价越低,显示出这一制度引入对抑制高股价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大比例老股转让伴有盈余管理及后续业绩增长乏力现象。未来IPO“注册制”下,老股转让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平抑投资者情绪等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老股转让
  • 简介:会计准则的改革是为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的机制,尽可能避免操纵会计数字的行为,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那么,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对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多大的影响呢?笔者通过对比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着重回答了这一问题。

  • 标签: 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金融资产
  • 简介:2007年1月1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在我国企业中实施。新准则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某些方面遏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同时在另一些方面也对企业盈余管理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一些具体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影响
  • 简介:基于银行业在公司治理和资产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和途径也表现的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文章针对于行政干预下的银行,探讨了其在盈余管理上的独特表现,并结合这些行为,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

  • 标签: 行政干预 高管薪酬激励 盈余管理
  • 简介: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受到了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盈利预测信息是指预测主体(上市公司)对其未来的某个或某几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所做的预计和测算而生成的信息.它是一种事前信息,这一信息的披露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更为有用的决策依据.

  • 标签: 盈利预测 深市 沪市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投资
  • 简介:不同于传统的基于资本市场上投融资情境进行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研究,本文将研究场景拓展至商品市场中企业的供应链层面,考察企业与主要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型交易模式是否会诱发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越是依赖供应链关系型交易模式进行采购、销售活动的企业,越是偏好以分类转移方式进行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方向之后的研究发现,较高的供应链关系型交易程度诱发了企业向上、向下两种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研究结论也提示监管层、投资者及分析师在使用会计盈余信息进行相关决策时,要充分考虑企业供应链形态给其盈余结构管理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 标签: 供应链关系型交易 关系专用性投资 核心盈余 盈余管理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 简介:会计稳健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它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损害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利益。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验证会计稳健性在我国当前经济制度背景下能否发挥正向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盈余管理因素之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过度(不足)水平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资本市场监管和准则制定部门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会计稳健性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会计稳健性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 简介:本文考察了企业的R&D支出资本化VS费用化决策是否并且怎样影响企业通过R&D决策来调节盈余。运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前后的企业R&D支出数据,研究发现R&D支出费用化的企业会从事真实R&D交易活动的盈余管理,削减R&D支出来达到盈余标准。R&D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企业不仅从事真实R&D交易活动的盈余管理,削减R&D支出,而且还会从事应计项盈余管理,削减R&D支出中的费用化部分,这说明R&D支出的会计选择会影响随后的盈余管理决策。本文的研究发现表明会计准则的变更会导致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

  • 标签: R&D:资本化 费用化 盈余管理
  • 简介:本文以中小板与创业板近两年首发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首发上市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上市前一年盈余操纵的程度显著下降,但创业板公司盈余操纵程度大于中小板公司。虽然盈余操纵行为推高了发行价,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未受到影响,首日投资回报取决于投资者情绪,与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无关。首发上市时的盈余操纵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现象导致盈余质量下降,而机构投资者和会计师事务所也未能显著提高盈余质量。创业板公司盈余质量整体上低于中小板公司,但规模大、成立时间长的公司盈余质量相对较高。

  • 标签: 首发上市 盈余质量 创业板 中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