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九月六日,以丹麦自由党执行委员会托斯登,彼得森为团长,丹麦农业部长施密特、家庭与消费者事务部部长巴弗兹为副团长的丹麦议会食品农业和渔业委员会代表团一行30余人在丹麦驻华大使米磊先生陪同下访问食土商会。曹绪岷会长、边振瑚副会长、张志彪副秘书长以及商会肉食部、水产部、果菜部负责人与丹麦议会代表团举行会谈,双方就中丹农产品、食品贸易交换了意见。

  • 标签: 农业部长 食品贸易 代表团 丹麦 议会 商会
  • 简介:本文以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探讨公共外交叙事介入国家形象建构的可行路径和实施策略。文化认同、跨文化认同、综合国力及其派生出的政治经济关系是决定国家形象建构结果的重要变量,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产生偏差的根源是内外有别的文化认同,基于公共外交叙事完善自我文化认同、建构跨文化认同是塑造正面国家形象的理想路径。实施策略包括宣扬具有普世意义的本土价值观、搜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点、遵循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元素推介路线、熟悉国际文化传播规则做好故事传播等。

  • 标签: 叙事 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建构 跨文化认同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美关系中的“虚”与“实”,认为中美关系有“虚”有“实”,“虚”“实”各半。中美关系中的最大“实”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反恐、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反霸权主义问题也有“虚”“实”两个部分。就国际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威胁而言,“虚”多“实”少。中国应坚持反霸的国际战略,但中国的反霸只应“虚”反,不应“实”反。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重视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协调,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标签: 中美关系 中国 外交战略 经济关系 经济利益 国际恐怖主义
  • 简介:中国对外关系的最“实”之处在于对外经济关系。中国应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为主要目标,以“实”的态度,大力提倡和推进,并有所作为。在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上,中国应采取主动,寻求突破。维护和发展同欧盟、拉美、中东、非洲、大洋洲的经济关系,也是中国外交“实”的部分。中国的外交策略应以“实”对“实”,以“虚”对“虚”,在“虚”的方面韬光养晦,在“实”的方面有所作为。

  • 标签: 中国 对外关系 对外经济关系 东亚自由贸易区 外交策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简介:本文以缅甸为例,考察了中国民间外交的成就和瓶颈。在对比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缅活动的情况后,文章指出,中国还需要在政策制定、经费来源、执行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更多地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对外交往中。不仅要赋予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外交往的合法身份和适当的资源,政府还应当建立具体的合作机制并明确政策导向,加强非政府组织参与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

  • 标签: 一带一路 民间外交 缅甸 非政府组织 田野调查
  • 简介:花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品种,近年全球对花生消费量不断增加,消费产品的种类不断细化,世界贸易量逐年扩大,花生业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世界性产业。为促进我国花生产品的生产、贸易及消费,应欧洲休闲食品协会邀请,经商务部批准,食土商会组团参加了欧洲休闲食品协会(ESA)于2009年6月7-9日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休闲食品展暨世界花生年会”,小组由商会边振瑚副会长带队,一行16人。

  • 标签: 国际农产品贸易 休闲食品 世界性 对外交流合作 花生 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