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对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配置效率进行测量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基金行业配置效率对基金业绩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在整个样本区间,行业配置效率对基金投资业绩的贡献程度仅在3%左右;在不同市场周期(牛市、熊市和震荡市),虽然牛市期间行业配置效率对基金业绩的贡献度相对较高,但基于各市场期间所统计的贡献度仍极为有限。实证结论不仅对优化行业配置能显著提升基金业绩的主观假设提出了质疑,也为重新认识两者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

  • 标签: 证券投资基金 行业配置 配置效率 基金业绩 市场周期
  • 简介:契约型农业组织承担农产品生产和供给职能,对农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但契约不完全,势必导致组织稳定性低下、产品质量事故等问题频现。改变契约型组织的决策权配置,可以提高组织稳定性,增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在明晰各类契约型农业组织权力结构差异的前提下,以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8家畜禽生产企业验证,对各类契约型农业组织决策权配置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契约型农业组织的差异在于企业和农户双方在生产环节中的决策权配置状况不同,而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产品质量制度环境直接影响契约组织的决策权配置状况,进而影响契约型组织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效果。

  • 标签: 契约型农业组织 决策权配置 影响因素
  • 简介:由于存在管理体制、考核方法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实验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存在相对独立的现象,使得很多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应将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并实行实验室开放,以提高实验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 标签: 实验资源 教学资源 科研资源 配置
  • 简介:在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并不能自觉地成为以“市场”有效配置城市土地的制度供给主体,也不具有与中央政府一致的制度创新动力,由此造成的“非均衡性”制度供给是导致我国城市土地配置低效率的重要制度根源。同时,地方政府的“行为失范”也会导致城市土地配置不合理,并使其难以成为有效的“制度实施”主体。有鉴于此,地方政府应从城市土地使用权流转交易中退出,仅参与对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 标签: 土地制度 城市土地配置 地方政府 制度行为 制度供给
  • 简介: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是缓解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有效手段。利用2005年-2012年30个省以及275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呈下降之势,但效率改进幅度较大,且改进方式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冗余情况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配置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层级和空间分异特征,省内各市间的配置效率高于省际,且东部地区省际配置效率最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土地交易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市场交易方式对城市土地初始配置扭曲状态的校正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城市建设用地 配置效率 利用效率 科斯定理 二级交易市场 DEA法
  • 简介:本文以房地产业发展为线索,通过对比在中国先后出现过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来说明它们的机制及其效率,得出市场的配置资源效率最高的结论。

  • 标签: 资源配置 效率 市场
  • 简介:本文主要谈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制度建设及变化,来说明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虽然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政府导向为主导的经济制度,但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通过竞争等方式对资源配置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促进竞争,推动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对资源分配不合理,会造成浪费资源.所以就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标签: 市场 资源配置 政府
  • 简介:本文基于DEA分析方法和运用面板数据,对泛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第一步,比较静态分析泛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把其与全国进行比较以及内部各省份相互比较;第二步,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泛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2000-2013年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高于全国,但就本地区而言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历年全要素生产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下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农村金融 资源配置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