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南瓜产量,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可采取下列措施,使产量提高30%以上。一、摘顶。当瓜蔓长到2米时,将主蔓生长点摘去,即可长出3-4个支蔓。二、搭架。为给南瓜创造一个良好的透光、通风条件,需要搭撑棚架,其具体方法是:当支蔓长到2米以后,将藤蔓引上棚架,注意不要把藤蔓折断。搭撑棚架后的南瓜,会减少病虫害,从而使座瓜率大大提高。三、授粉。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增产效果尤为显著。方法是:将快开放可授粉的雌花,用瓜叶覆盖,防止雨水侵入,次日早晨9点左右,摘去异株上的雄花罩在雌花上,2-3天后除去所罩的雄花即可。四、摘叶。在已开花结果的瓜蔓上,及时摘去脚叶和老黄叶,并除去30%的雄花,这样既能通风透光,又能避免养分的消耗。五、埋茎。南瓜生长到后期,也就是结2-3批瓜后,靠根部位出现部分腊黄叶时,将蔓节上长出的不定根埋起来,能增产3-4成。具体做法是:选用肥沃菜园土拌上少量有机肥和速效化肥,埋4-6节茎,土的厚度为20厘米左右,要保证有足够的埋茎长度,如果地面与架之间茎的长度过短的,可以从架面上结合整理架上的藤蔓,适当回缩主茎部分,但切忌用力拉、移茎蔓。土层需埋严实,以利于不定根生长。同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埋茎时间。过早,易引起徒长;过迟,不定根萌发生长缓慢。

  • 标签: 南瓜增产 增产措施
  • 简介:近年来,农民在小麦生产中,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简单易行、增产效果较好的新方法:一、用双氧水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每亩每次用200克磷酸二氧钾和20克双氧水兑水75千克,加少许洗衣粉喷施在小麦上部叶片的背面效果好,喷施时间最好在无风傍晚或早晨,喷后24小时内遇雨应重喷。

  • 标签: 增产新 小麦增产 新法
  • 简介: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显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67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6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7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1万公顷,增加139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3万公顷,增加13万公顷。

  • 标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粮食种植面积 早稻 秋粮 夏粮 棉花种植面积
  • 简介:<正>2004年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最不同寻常的一年。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的形势虽然出现了一些转折性变化,但基本矛盾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继续落实和完善中央的农业政策,依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控制农资价格上涨,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和整顿,是今后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 标签: 农资价格上涨 粮食生产 农业政策 市场管理 农业发展 政策保证
  • 简介:人们把钼酸铵称为花生增产的“灵丹妙药”,是因为各地多年实践表明,钼酸铵能使花生增产10%-25%。钼酸铵的施用方法是:1、基施:钼酸铵作花生基肥,一般亩施钼酸铵200-300克,与其它肥料(有机肥料、氮磷钾肥等)充分混匀,条施或穴施,施后下种。2、种肥:拌种、浸种均可,但以拌种最常采用。施种肥,用肥少、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经济效益好。方法是:亩用钼酸铵20克,先用少量温水将其化开,然后喷洒在种子上拌匀,阴干播种。浸种,可以0.05%-0.1%浓度钼酸铵水溶液,浸种12小时,捞出阴干播种。3、喷施:以0.05%-0.1%浓度钼酸铵水溶液,于花生苗期、花期各喷1次,每次亩喷50公斤左右。宜晴天上午8-10时或下午16时后喷施。

  • 标签: 施用钼酸铵 花生增产 钼酸铵花生
  • 简介:甘薯块根膨大期处于秋高气爽的8-9月,气温开始逐渐转低,雨量偏少,昼夜温差大,其茎叶生长由强变弱,养分集中向块根运转,块根迅速膨大增重,此期增重一般占甘薯全重量的60%-70%,因而甘薯膨大期是甘薯增产的关键时期.

  • 标签: 块根膨大 增产管理 甘薯块根
  • 简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粮食是农民一滴汗水摔八瓣种出来的,收成好不好,一要看农民种不种;二要看老天爷是不是照应;三呢,则是在科学昌明的现在,种种新科技、新品种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归根结底一句话,特定时间特定地区的粮食收成好不好,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民,其他人想替而代之,往往适得其反。

  • 标签: 安徽 粮食生产 农民收入 行政首长 市场经济
  • 简介:<正>罗老师:我们基地利用猪粪建沼气池,又用沼气液,沼气渣喂鱼。但是在使用方法上存在着一些疑问,想请专家作一次详细解说。劳神,谢谢。四川内江市中区伏龙乡李向阳李向阳朋友:您好!

  • 标签: 沼肥 李向阳 伏龙乡 猪粪 颗粒饲料 厌氧发酵
  • 简介:田阳县积极引导农民向荒坡要甘蔗,将良田退蔗还稻,获得粮、蔗双增产。去年,全县粮食产量13106万公斤,原料蔗产量33万吨,分别比前年增产88.8万公斤和5.8万吨,均创造历史最高纪录。该县右江河谷平原区稻田肥沃,水利条件好,是双季稻高产粮区,但一部分农民却把稻田改种甘蔗。粮、蔗争田十分突出。为保证必要的双季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实现粮、蔗双增产,该县各级党委、政府一边加强对平原区农民进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教育,引导他们在良田里退蔗还稻谷,一边积极引导南北山区农民除积极地把粮食低产旱地改种甘蔗外,还要大力开荒扩种甘蔗,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去年全县完成了双季稻种植计

  • 标签: 田阳县 原料蔗产量 甘蔗种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平原区 积极引导
  • 简介:在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处于较高起点的情形下,要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新跨越,必须拓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再生稻.再生稻是指一次播种,两季收成,即利用中稻在一季成熟之后,大约只要割稻株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收获后的稻桩,通过灌溉、施肥等肥水管理措施,促使其茎节上的侧芽萌发再生成稻株并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再生稻被公认为是米质好、食味佳的优质稻米,且是较少或基本不用农药的绿色安全食品。

  • 标签: 粮食增产 再生稻 农民增收 生产技术 增收渠道 肥水管理
  • 简介:据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课题组对全国388个地、市历时3年的全面普查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粮食单产潜力发挥的技术性限制因素归纳起来为5大类、42项,并经逐类、逐项归纳分析,主要限制因素是:品种特殊对单产潜力发挥的限制高达50%;改善土壤生产条件与粮田的生态环境;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防治作物病虫害及培育增强耐性和抗性的新品种。据此,研究人员提出,要围绕提高单产的目标,制定作物育种的科研政策与有效措施。、如从目前开始保证育种科研资金,对限制3大粮食作物单产潜力发挥的技术性因素攻关研究,20年后会因品种改良,使3种主要作物单产水平提高70%一170%,这样就可使我国在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实

  • 标签: 三大症结 单产潜力 粮食 限制因素 农业科研 作物育种
  • 简介: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夏粮总产量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 标签: 夏粮生产 增产 粮食生产政策 农业科技 小麦产量 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