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服务关联指数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各地区的服务关联水平,从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两个层面的2005—2010年省(市)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服务关联对加工贸易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关联总体上对地区的加工贸易集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服务关联显著影响地区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的深度和规模,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总是正向显著的。

  • 标签: 服务关联 国际分散化生产 加工贸易
  • 简介:珍珠,这个象征美好、富于魅力的名字,与诸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诸暨十大块状经济,珍珠产业占据重要地位,2000年,全市珍珠养殖面积突破10万亩,珍珠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珍珠市场成交额突破10亿元,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60%、香港的70%。诸暨成了闻名遐迩的一方珠光宝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珍珠之乡”。

  • 标签: 诸暨市 珍珠养殖业 珍珠市场 珍珠产业化
  • 简介: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影视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论文试图通过对集聚经济于影视产业影响的分析,探索中国影视产业化发展的集聚之路。

  • 标签: 影视产业 集聚经济
  • 简介:在2003年2月25日上午,由北大、人大等主办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主题会议在北京的友谊宾馆举行,由于出场的主角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与吴敬琏,前者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预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泡沫会戳穿的名教授,后者则是国内最风云的经济学家,再加上国内一些经济学界的头面人物捧场及广大媒体的妙作,这次激情对话真的炒得十分热闹,也大饱了观者与读者的眼球。

  • 标签: 北京 分散风险 开放条件 理性繁荣 罗伯特·希勒 纳斯达克
  • 简介:中央商务区(CBD)内的企业总部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企业总部进驻中心城市的CBD区域内,通过利用中心城市特有的资源禀赋来确保自身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优质的生产要素服务。以Davis和Henderson的企业总部模型为基础,剖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部在集聚过程中面临的利润和成本问题,并且结合服务业集聚所产生的N个企业的古诺模型,结论为总部集聚会给集群的企业带来整体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

  • 标签: 中央商务区 企业总部集聚 技术要素溢出 集聚效应
  • 简介:在Fujita与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与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与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 标签: 政府公共服务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地区差距 运输成本
  • 简介: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鞍山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集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应以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线培养产业集聚能力。

  • 标签: 产业集聚能力 动态经济系统 “三重螺旋”模型
  • 简介:工业设计产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智慧产业,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正致力于建设和打造“设计之都”,也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现实,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是时代的要求,而近年来上海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章主要从地理形态和空间形态两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上海工业设计产业的集聚形态,从而试图对上海工业设计产业的集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 标签: 工业设计产业 产业集聚区 集聚网络
  • 简介:本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制造业各行业加速集聚于少数新兴工业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省份已经代替了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

  • 标签: 制造业 空间集聚 实证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三北”风电大项目的建设,由于地方吸收和外送能力不足,导致的“弃风”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随着低速风力发电机组等技术的成熟,分散式风能在中东南部负荷密集地区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风能消耗量问题。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分散式风电项目的政策偏好,并鼓励其发展。然而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分散式风电政策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促进分散式风电发展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分散式风电 发展 政策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分散式风电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由于大规模集中式风电送出及消纳存在瓶颈,以就近消纳为主要特点的分散式风电越发受到青睐。分散式风电主要特点是系统规模小、能源利用率高且收益见效快。发展分散式风电,有利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对于加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基于相关的政策文件及分散式风电的发展情况,重点研究分散式风电的规划建设,对相关地区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我国 分散式风电发展 探讨
  • 简介:本研究通过统计方法衡量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运用经济理论寻找影响我国食品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食品行业Panel数据对上述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3-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均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基期水平、要素投入、行业规模效应、产业关联、空间外溢性、交通运输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着显著影响。

  • 标签: 食品工业 产业集聚 PANEL数据
  • 简介:结构扭曲导致中国雾霾具有复合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区域性特征,亟需从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构扭曲视角研究治理措施。构建一套独特的基于2001年-2010年中国省级层面的PM2.5数据集,分析结构扭曲诱发雾霾的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雾霾呈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主要集中于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且雾霾有随时间而加重的趋势;产业结构轻型化有利于减少污染、降低雾霾;城市化水平提高将会加重地区雾霾;产出能耗强度越高越容易诱发雾霾。上述结果在各种情况下均是稳健的,表明中国到了转变发展方式以缓解持续雾霾困境的关键时期。应通过实行区域平衡、产业结构转变及能源结构转换等政策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红利"。

  • 标签: 雾霾 雾霾集聚 雾霾治理 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结构转型
  • 简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要求。如何保障新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新疆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分析探索新疆部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集聚程度,挖掘背后隐藏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新疆农业发展新动能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标签: 新疆 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业集聚 实证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作为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充电桩行业也随之实现了高速发展,为我国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然而随着市场上充电桩厂家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优秀的充电桩运维服务成了各企业的新的竞争点。

  • 标签: 分散式充电桩 运维管理现状
  • 简介:摘 要:分散控制DCS系统作为电力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其运行可靠性对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对DCS系统抗干扰能力和采取的措施等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为提高DCS系统可靠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DCS系统 抗干扰 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