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出企业产能利用率,用来衡量其产能过剩程度,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能过剩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和产能利用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即较低环境规制会约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剧产能过剩,较高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缓解产能过剩,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产能利用率"U"型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

  • 标签: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企业运营成本 环境污染治理
  • 简介:在促进经济总量提升表象下,金融集聚对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源泉——技术创新是否依然有促进作用?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与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系统梳理金融集聚作用机理,并选用我国199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以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为参照,实证检验及分析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虽然对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会抑制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技术创新;金融集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东部地区集聚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金融行业集聚作用效果不一,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在克服自选择问题后,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真实效果表现为抑制作用下降。

  • 标签: 金融集聚 技术创新 区位熵 经济增长 经济可持续发展 金融发展
  • 简介: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生命力。充足现金流是支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基础,然而企业在进行研发时普遍会面临外界融资约束,在企业现金流不稳定或不足以支撑潜在研发时,企业合理避税为其创新活动提供了很好机会。基于此,利用2008~2014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避税对技术创新影响,发现企业合理避税行为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流入,促进研发创新活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公司治理会对企业避税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避税和创新之间正向关系越显著。

  • 标签: 企业避税 现金流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 市场化程度
  • 简介: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著。

  • 标签: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资源补充 信息传递
  • 简介: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是当前税收政策导向着力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理论依据,然后对目前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要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建议。

  • 标签: 技术创新 税收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
  • 简介:本文以信息技术、电子与医药、生物制品三个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研发人员比重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了我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结果表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人员比重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进一步地,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税种、不同优惠工具激励效应差异。我们发现流转税优惠激励作用大于所得税优惠。在享受所得税优惠样本中,税基优惠企业研发人员比重高于税率优惠企业,但这一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 标签: 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研发人员比重
  • 简介: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总税收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竞争则显著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分地区来看,东、中部地区总税收竞争显著地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而西部地区总税收竞争则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分税种来看,东部地区增值税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有显著抑制作用,中、西部地区增值税竞争则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所得税竞争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 标签: 创新能力 税收竞争 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 简介: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0--2014年面板数据,将金融发展纳入CH模型并建立门槛模型,从金融发展视角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和技术创新关系。研究发现:江苏省中间品进口显著地存在基于金融发展规模“双门槛效应”和基于金融发展效率“单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和中间品进口协同对技术创新边际促进作用先上升后下降,而金融发展效率和中间品进口协同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中间品进口协同对江苏省技术创新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同时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也要依靠R&D投入、人力资本和FDI国际技术溢出等手段。

  • 标签: 金融发展水平 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门槛模型 金融改革 金融发展规模
  • 简介:公司治理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影响上,而且也没有得到一致结论,有关公司治理因素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研究较少,仍需进一步深入。文章利用河南省上市公司2012—2015年数据,通过引入公司治理变量与研发投入交互项以及根据公司治理变量进行分组后对比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因素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关系影响,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有更高创新绩效、股权过度集中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董事会规模扩大有助于创新绩效提高、现有的公司激励机制对创新效率提高没有起到很好促进作用,并针对这些结论得出了相应政策启示。

  • 标签: 公司治理 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08~2013年披露研发投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受到终极控制权性质约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内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影响存在差异,股权制衡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影响更为显著,而管理层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股权制衡 管理层持股 技术创新投入 医药行业
  • 简介:审计技术创新就是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科技产品、采用新审计管理模式.在审计资源耗费最低情况下达到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最优化。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审计局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模式、完善监督机制,创新审计新技术、新方法,将其他领域相关技术引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与传统审计专业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组合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5月底.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审计254个,审计竣工决(结)算9.81亿元,审减工程价款2.37亿元,审减率14%;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计703个,审增申减概(预)算资金5.15亿元,概(预)算审计调整率26%,为政府节约了大量投资资金。

  • 标签: 审计技术 创新投资 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管理模式 监督管理模式 建设项目审计
  • 简介:本文阐述知识创新概念提出、由来及其现实意义,同时.对区党委制定“广西创新计划”内容、实施步骤、管理机制也作了概述,因而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知识创新”、“广西创新计划”认识。

  • 标签: 创新计划 广西 知识创新 实施步骤 管理机制 制定
  • 简介:袁水绕城,汨汨流淌.在江西西部丘陵地带有一座古城宜春市,东汉年间曾经出过一个士子,叫做袁京,因学识渊博、誉满京华,引起当朝天子注意,屡征其入朝为官,京却屡避不应,辗转迁徙至赣西隐居,做一个世外高人.这个读书人谦让却轰动了地方百姓,许是世风推崇缘故,留下了口口流传影响,取其姓氏,山因之彰曰袁山、水因之灵曰袁河、地为之显曰袁州.

  • 标签: 袁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