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统计局在《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2期著文指出,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首先是政府收入地为不规范,非税收人在我国财政性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大量非税收入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还造成财政收入占GDP和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人的“两个比重”过低,严重影响了财政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其次是企业内部分配行为不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现象仍较严重,导致企业应得利益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偷税,漏税,骗税使政府收入受损,而企业负担过重则影响了企业发民的后劲。第三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市场机制和分配形式多样化的作用,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合理的,但由于户籍制度,行业垄断和违法违纪等因素造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距摭大现象,则是无序和不合理的,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且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收入分配 中国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 简介:收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引起大家的关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 标签: 收入分配改革 西南财经大学 家庭金融 研究机构 切身利益 农村家庭
  • 简介:一、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背景和意义自1998年推进实质性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已建立起以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市场机制在住房体系中起到了主导眭作用,大大提高了住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过10多年的市场发育和商品住房建设,我国的住房市场化稳步推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城市家庭的居住面积大幅提高,居住品质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 标签: 家庭住房 城市家庭 中等收入 住房供应体系 住房制度改革 经济适用住房
  • 简介:天津市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对策包括:将保障目标确定为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5.48平方米、三口之家住房总面积不超过46.44平方米;将保障范围确定为家庭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年收入7200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进一步将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的家庭分为低保家庭、享受特困救助家庭和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家庭三个层次,实施不同程度的住房保障,从而构建起天津市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为保证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从立法、资金、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 标签: 天津市 低收入家庭 住房保障
  • 简介:天津市近年来在解决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健全的住房保障制度。2003年,天津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建、收、补、转”四条途径构建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18号文件”、《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快天津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 标签: 天津 低收入家庭 住房保障制度 城市建设
  • 简介:在合理确定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基础上,界定不同层次保障对象所依据的收入标准与收入的核准,是住房保障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准确界定“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涵义,需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作进一步的细分。

  • 标签: 中低收入 住房保障 收入标准 工资指标 指标临界值
  • 简介:在韩国产业化和都市化并行的情况下,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2年底,虽然住户数量超过了户口数量,但住宅的质量问题收入阶层之间的住宅差距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的目的是明确对韩国低收入阶层住宅支援的必要性,提出现在支援体系的评价和解决方案。

  • 标签: 住宅 收入 居住问题 质量问题 都市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与其信息需求还存在矛盾,尤其是政府收入确认与计量方面,更是存在不明晰的问题,不利于政府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将对政府收入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政府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对策,包括完善现行政府收入的内容及结构、政府收入核算的会计基础选择以及构建政府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准则等,希望可以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 标签: 政府收入 确认 计量
  • 简介:随着城市住房商品化的深入,房地产业在拉动消费、增加GDP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城镇困难家庭群体,即我们所说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还存在不少问题。尽管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如1994年开始的安居工程及以后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和1998年的廉租房政策等,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 标签: 低收入群体 补偿问题 房屋拆迁 住房商品化 经济适用房政策 货币
  • 简介: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量持续高增长,但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简称劳动收入占比,下同)却呈现下降趋势。根据计算,劳动收入占比从1993年的50.6%上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53.4%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到2007年已经下降到40%以下。这一现象令人意外。根据Gollin(2002)的研究结果,多数国家的劳动收入占比大致处在55%~65%的水平。

  • 标签: 劳动收入 全球化 宏观经济总量 2007年 劳动报酬 下降趋势
  • 简介: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加强住房保障领域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保障重心集中为双困群体,供给重心集中在租赁型公共住房,工作重心集中在前期规划与后期住房管理,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形式。

  • 标签: 住房保障 改进 建设
  • 简介:住房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话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发展模式,必须以国情为出发点,以城市发展阶段为基础,结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进行。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当前突出的住房问题,从对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反思入手,以实现人人有房住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的保障目标为指导,从制度定位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若干建议。

  • 标签: 中低收入 住房保障 问题制度
  • 简介: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找准差距、分析成因,本文整理了“十二五”前四年以来本市城乡居民相关资料,从收入分配收入构成、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十二五” 收入问题 城乡居民 丹东 收入分配 收入构成
  • 简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制度的定位偏差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结构性错位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定位存在偏差,政府在保障领域缺位,保障群体错位,保障手段和标准单一化。

  • 标签: 住房保障 制度 问题
  • 简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立法工作驻足不前的背后,原因殊为复杂。一方面,征收立法之前有待重修《土地管理法》以解决包括集体所有制土地在内的土地利益分配格局;另一方面,也有待决策层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决心,改变包括土地财政、“大拆大建搞发展”在内的发展思路。这样一部行政法规,集朝野上下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于一身,其重难负。

  • 标签: 利益分配格局 国有土地 《土地管理法》 发展模式转型 立法工作 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