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执行理事盛洪:市场经济规则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通,达到最佳的配置和.本个社会的生产要素配置有效率,则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来保障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易。目前的现状是农民与土地结合不如与其它要素结合,如进城摆摊或做工人,他人入会比与土地结合要高,那么自然他就不愿意与土地结合。而由于没有一种制度可以保障其自由流通,农民只能一方面与别的生产要素结合,而另一方面闲置土地要素。就浙江地区而言,不一定是因为地不好或市场制度遭到破坏而抛荒,可能是因为该地区农民的机会成本比较高,例如他进城打工每个月可以赚800元,如果种地只能收入200元,显然浙江地区的农民更愿意进城打工。这恐怕也是该地区最先出现“土地流转”现象的一个原因。

  • 标签: 土地流转 机会成本 制度创新 法律保障
  • 简介:中国的改革始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核心是土地。土地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勃兴,每一次发生在土地上的变革,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

  • 标签: 中国改革 农地流转 黑龙江 土地流转
  • 简介:论文从培育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科学搭建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平台的角度,探讨了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平台的性质、服务范围和内容。指出创新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应做好:(1)政府引导,政府和中介组织共同搭建平台。(2)服务内容包括“政策性”和“市场性”活动。(3)借鉴城镇建设监理制度对流转地的经营使用进行监管。(4)充分发挥服务平台作用,实现规模性流转。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土地流转 中介组织 平台
  • 简介: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我国的传统物流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主要是以行政区划建立的各国营储运企业,它适应了当时“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的货物储存和运输,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消费市场的顾客需求已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了适应顾客需求的重大变化从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改组,

  • 标签: 流转 计划经济体制 传统物流 顾客需求 现代物流 储运企业
  • 简介:迁西县新集镇富源村是一个移民迁建村,全村耕地面积180亩,林地面积100亩,共有42户、162口人,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2012年以来,该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村情,尊重群众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打破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封闭管理模式,以“集约土地、集中民力,土地打捆、内部流转,共同参与、自主管理”形式。

  • 标签: 农民生活水平 迁西县 流转 土地 共同富裕 创新
  • 简介:去年玉林地区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22.3亿元,营业总收入900.24亿元,实现利润44.35亿元,上交税金11.27亿元,总产值占广西全区乡企产值的四成多,乡企产品出口占广西70%,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继续雄踞广西各地市榜首,是广西乡镇企业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多年来,广西玉林地区8县(市)一直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在资金上得到农行玉林分行系统和信用社、财政及其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使乡镇企业得以大力更新改造技术设备,引进高新科技项目,促进科技型企业向区域化、群体化发展,推动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与此同时,该地区乡镇企业主动与国有经济结合,接受国有工商企

  • 标签: 广西玉林地区 乡镇企业 乡企 合作与竞争 科技型企业 国有经济
  • 简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第3号令)的颁布与实施,不仅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性转变,而且是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和产权交易建设事业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福建省市各产权交易机构认真学习贯彻文件,成立了福建省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功能,促进产权的顺畅流转,为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服务.

  • 标签: 产权市场 建设流转 流转顺畅
  • 简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作为一项创新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不稳健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配套体系,加快建设农地流转信托二级市场,谋划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框架,尽快形成“三农问题”与“信托产业”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 标签: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 产权制度 三位一体 政策框架
  • 简介:江苏省泰州市口岸镇是高港区的工业重镇,又是农业大镇,现有农村人口4.3万人,耕地3.29万亩。近年来,镇党委和政府针对实行土地二轮承包后的新情况,注重研究和解决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问题,先后实施流转土地3300亩,占总面积的10.1%,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初步呈现了以下几个变化:一是粮食生产在大农业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经济作物的比重逐年上升,粮经比例由过去的9:1,发展到现在的6:4;二是建成了一批种养基地,

  • 标签: 土地流转机制 口岸 大农业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粮经比 粮食生产
  • 简介:土地流转事关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利益分配格局的组合,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直接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触及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的嬗变。

  • 标签: 绍兴市 土地流转 土地经营
  • 简介:惠到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均占有耕地0.49亩。由于地处沿海、土地贫瘠以及农业灌溉条件差等原因,传统农业以旱作物“番蕾”为主,历史上有“番薯县”之称。近年来,由于农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供过于求,加之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业高产低效、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

  • 标签: 惠安县 土地流转 农业产业化 福建
  • 简介:与80年代初的田地包产到户比,近年在湖北省安陆市农村悄然兴起的农庄经济虽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由此而引发的土地流转,却呈现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有人甚至戏称是一场新的'土地革命'。近年来,安陆市各类农庄发展到817个,经营总户数1583户,经营面积7.4万亩,从业人员4822人,吸纳社会资金2231万元,年销售收入5259万元,年实现利润2225万元。安陆市农庄经济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开发、自主经营,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买断耕地、水面、基地的使用权,自主投资、自主开发、自主经营;集体开发、承包经营,这种形式具体来说是由乡村集体对

  • 标签: 农庄经济 湖北 安陆市 土地流转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简介:<正>中国农民曾在70年代末期因喜获土地经营权而迸发出投资的冲动与生产的狂热,中国农业亦由此出现了空前的高涨与繁荣。然而好景不长,当80年代中期耕地抛荒、粮产税减、农民摔耙的残酷事实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从丰收愉悦中顿醒过来的人们更多了一份危机意识。人们已体察到,仅靠地权表层改革并不能维系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土地制度创新已成为农村经济改革新的突破口。

  • 标签: 地权改革 新视角 家庭农场 农民 土地使用权 农地经营
  • 简介:在调查山区农民农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及对农地保护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四川省凉山州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农户已经意识到农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基于两种不同意愿所得到的农地非市场价值差异显著。本文建议建立农地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建立农地征收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扶持力度。

  • 标签: 农地资源 非市场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西部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