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域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是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欠发达地区缺乏的要素能否从内部更多地积累,并吸引发达地区的要素流入。不可流动要素的状况是决定要素运动的重要方面,而要素运动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因而,若能有效改善一个地区不可流动要素的状况,则有助于该地区要素的积累和流入,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一些不可流动要素的状况是无法改变的,如一个地区的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但是,诸如交通、通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及促进生产要素结合的各种制度性及体制性因素则可以改善,而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政府能够改善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状况,同时切实改善体制与制度环境,则一方面能够吸引可流动要素的流入,另一方面也可加强本地区薄弱要素的培育,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弥合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

  • 标签: 区域经济 经济要素 要素运动 政府职能 中国
  • 简介:本文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定量分析了区域(跨省)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在一个国家内部资本流动性很强,存在显著的“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人口流动本身并不能缩小人均GDP的地区差距,因此不能认为人口自由流动能够自动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不过在中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模式下,劳动力输出显著提高了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标签: 劳动力流动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 简介:根据《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大学在社会服务能力的差异进行评价,分析结论显示,我国大学社会服务能力分布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似的不平衡性。

  • 标签: 大学 社会服务能力 差异
  • 简介:本文从分析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入手,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角度,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六个要素和49个评价指标的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体系。选取5个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城市治理能力比较研究,验证了构建评价框架的可应用性,反映了政府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总体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城市治理改革与创新提供实证参考。

  • 标签: 治理 评价 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治理能力
  • 简介:论文基于政府博弈竞争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问、同级地方政府问博弈竞争在越界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策略性行为,通过对双重博弈竞争模型均衡结果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辖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概率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而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处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是不治理,地方政府的“囚徒困境”导致流域水污染越来越严重。首先,要构建强有力的流域组织协调机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第三,要构建流域水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 标签: 流域水污染 政府竞争 博弈论
  • 简介:当前长三角区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政府作为不当有密切关联。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政府应牢固树立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理念,努力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维护群众权益的投入力度,处理好化解纠纷工作格局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诉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构建民意表达渠道。

  • 标签: 长三角区域社会突发事件 特点与归因 政府主导作用
  • 简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想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离不开法制建设。然而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尚未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法律治理体系,我国实施的是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这个前提下,我国需要完善的治理模式和法律制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出发,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紧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法律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发展的方式。

  • 标签: 区域经济 一体化 法律治理 法律依据
  • 简介: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内多企业合作形成的合作激励机制,认为能威慑到有不合作或背叛动机的企业从欺骗均衡转到合作均衡,激励企业走向制度化合作。分析温州产业集群内的商会组织,发现集群内多个企业受理性驱使经过多次重复博弈可以有效地限制了潜在交易企业的不诚实行为,激励集群内所有企业走向制度化合作,增进企业整体利益,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 标签: 产业集群 企业合作 重复博弈 激励机制
  • 简介:自2011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加强监管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市场化的水资源定价体系与水权交易制度等举措结束塔里木河断流长达23年的悲剧。文章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基于公地悲剧的视角分析研究区域环境的治理

  • 标签: 公地悲剧 区域环境治理 合作机制
  • 简介:2017年4月30日,一则来自珠峰大本营发来的最新消息,让所有热爱和关注登山的人惊愕:当今世界上最厉害的登山运动员,被称为“瑞士机器”的瑞士著名登山家乌里·斯特克(UeliSteck)攀登珠峰不幸坠亡,终年40岁.

  • 标签: 山水间 迷失山水
  • 简介:在历史研究中,经济史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毕竟,人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一种历史延续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以往的经济史研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人们所研究的视野侧重于宏观的、通史性的研究,以至有大量断代的通史性的经济史,或部门经济史问世.这种研究状况,固然是整个经济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它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阐释某些经济现象,然而,集中的或纯粹的宏观研究,如果缺乏以微观、区域性的深入研究作基础,其研究结论往往容易导致空泛和片面化等弊端.

  • 标签: 经济史 汉唐时期 区域经济 断代研究 《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
  • 简介:四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2011年12月9日至16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团督导检查组分4路,赴四川省攀枝花、凉山、绵阳、阿坝、广安、德阳、自贡、宜宾、成都9个市州,榆查了10个县市区及所辖22个乡镇,57所学校,对该省“基本普及几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肓”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组认为,四川省“两基”的主要指标达到了验收标准。

  • 标签: 督导检查 动态 “两基” 义务教育 四川省 验收标准
  • 简介:区域创新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有关省区创新系统的专门研究不多。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区域创新资源与区域创新系统——基于安徽特色的实证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对安徽区域创新特色,特别是对省级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及创新资源整合路径进

  • 标签: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资源 创新特色 安徽 大学出版社 解读
  • 简介:,西汉齐国富商。齐国人有个风俗,就是鄙视奴仆。因为齐国富人都认为奴仆凶恶狡猾,因而对其担忧和戒备,所以一般都不敢雇用奴仆,特别是做商业生意,唯有刀例外,他不仅不鄙视和担忧、戒备奴仆,而且还专门收留和雇用奴仆作为自己事业发展服务的主力军,并且非常重视和重用他们。

  • 标签: 富商 西汉 主力军 齐国 担忧 雇用
  • 简介:目前学者们对于跨域治理理论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同层次的见解,但对其本质特征的归纳大都趋于一致,跨域治理理论主要包含三大不同流派,分别为:传统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新区域主义。以此为基础,文章概括总结了我国跨域治理实践中存在的各类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试图为跨域治理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适当的经验启示,进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奠定相应的前提基础。

  •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 跨域治理 理论架构 现实困境
  • 简介: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 标签: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 简介: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确定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的目标;要从物流这一新兴的、特殊的产业形态的产业发展角度,来把握区域物流业的体系结构、空间布局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等;针对区域所处的区位、交通条件、市场状况和产业布局等现状和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等规划、构建区域的物流业体系结构。具体到一个区域的物流体系建设的目标则是: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

  • 标签: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