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对长江经济带的高铁、高速公路、水路、航空、油气以及其他一些大项目进行了规划。不过随着近期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出台,以及地方“十三五”高铁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有望增加大批新的项目和通道。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高铁建设 立体交通 通道建设 中心城市 长江航道
  • 简介:以1997—2009年长江上游经济带各省份的人均GDP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Theil系数值,结果显示长江上游经济带在1997—2009年间经济增长存在差异,但是却有缩小的趋势。分形理论分析的结果显示,长江上游经济经济增长差异具有分形特征,而且经济增长差异在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的规律,即长江上游经济经济发展差异将继续呈现收敛的趋势。运用面板数据的回归发现,对外开放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是长江上游经济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长江上游经济带 增长差异 趋同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2010-2019年10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通过耦合模型对企业ESG评分与融资约束的耦合度进行统计测度,研究发现:(1)时间格局上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ESG评分和融资约束耦合度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二者关联性加强,但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部分省市经历了“低度耦合-拮抗-磨合-高度耦合”阶段的完整过程;(2)空间格局上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ESG评分和融资约束的耦合度存在明显异质性,且呈现非均衡发展特征,但大部分省市提高了企业ESG评分和融资约束的关联性,实现了“低度耦合-拮抗-磨合-高度耦合”阶段顺梯度二阶段或三阶段的转变。由此,既需要推动企业ESG评级与融资约束的时空耦合发展;也需要强化区域合作以避免企业ESG评级与融资约束的“断层发展”,并设计差异化政策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ESG评级与评分 融资约束 耦合模型
  • 简介:摘要:为了探索科技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的关系,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了各省市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计算区域创新效率,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该地区的创新效率,也可以提高周边地区的创新效益。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 标签: 区域创新效率 科技金融 空间杜宾模型
  • 简介:长江,我们的母亲河。作为我国战略地位最重要、开发潜力最大的河流,长江的“健康状况”却不客乐观。为了维护长江的健康,促进人水和谐,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等27家单位发起了首届长江论坛.会议发出强烈呼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母亲河”。为配合会议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本版特将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形成的共识刊登如下:

  • 标签: 保护与发展 长江 宣言 国家环保总局 健康状况 专家学者
  • 简介: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10月8日,“绿化长江飞庆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和重庆同时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讲话中指出,植树造林、绿化长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大事,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全局。

  • 标签: 绿化 重庆 长江 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文章选择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来研究科技创新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利用2007-2016年各指标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首先分析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水平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次,对比分析城镇和农村,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于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均表现促进作用,但是就促进程度来看城镇大于农村。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科技创新 消费水平 长江经济带 R&D经费
  • 简介: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效率对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DE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和统计噪声后,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效率为0.580,距离有效前沿面0.420个单位,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规模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偏低的最主要原因;区域间工业碳排放效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东部纯技术效率达到有效,规模效率略低于1,西部纯技术效率低于中部,中西部的规模效率显著偏低。时间演化上表现出11个省市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在2009年后差距逐步缩小;Malmquist指数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与技术进步变化基本相同,说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带动。总体而言,优化规模,统筹区域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途径。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三阶段DEA MALMQUIST指数 工业碳排放
  • 简介:【摘要】通过2010-2019年27个市面板数据,探索创新因素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政府竞争显著缓解了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2015-2019年政府竞争下创新要素显著促进经济发展防止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的竞争关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由此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流动合理配置政府在经济中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标签: 政府竞争 创新要素 中介效应
  • 简介:近日,来自长江水运发展协调会议的消息说,“十一五”期间,长江沿岸重点码头泊位规模化、专业化、大型化建设步伐加快,并逐步发展成区域性的港口物流枢纽,为港口功能拓展和服务升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长江沿岸 物流枢纽 港口 “十一五”期间 水运发展 功能拓展
  • 简介: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问题,文章在区域供需错位现状描述的基础上了,认为农业生产供给的"异化"与农业产品供给的"失市"导致了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出现,并依据区域自然及农业生产资源禀赋,提出借助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生态化,作用区域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思路。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供给侧改革 现代化 生态化
  • 简介:船舶试航既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极大风险的工程。如何保证试航船舶长江航行的安全,已经成为船厂、船东和海事部门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文章从试航船舶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入手,充分分析了试航船舶长江航行的风险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试航船舶长江航行风险防范的基本路径。

  • 标签: 船舶试航 长江航行 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