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为恶化。为摆脱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政府及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财税、信贷措施,我国中小企业当前仍然面临融资困境。货币资本是中小企业发展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但中小企业本身不能片面夸大货币资本的作用,在国家积极采取相应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中小企业本身应该寻找其他途径来发展企业,扩大规模,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

  • 标签: 中小企业 货币资本 融资困境
  • 简介:本文首先基于2008年以后上市的31家中小企业2009—2011年年报的财务数据,选取相同的指标10个,共310个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然后将商业保险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选择添加具有代表意义的4个指标用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资信,即选取相同的指标14个,共434个样本,再次作SPSS实证研究。通过两次实证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小企业中引入商业保险有利于缓解融资问题

  • 标签: 商业保险 上市中小企业 融资 信用担保 资本结构 主成分分析
  • 简介:要努力实现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突破种种束缚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投融资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为突破口,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争取逐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准入区别化为特点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 标签: 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投融资 机制
  • 简介:经过近20年的发展,湖北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效果明显。上市公司家数从1991年前的8家到2011年底的79家。发行总股本数从1991年前的6490万股到2011年的38.06亿股。股权融资总额从1991年前的7040万元,发展到2011年的337.6亿元。在四大经济区域中,湖北省所处的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与西部、东北经济区域则基本相当。湖北省发展股权融资还大有可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应三管齐下,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资本市场为湖北经济发展服务。

  • 标签: 湖北省股权融资 上市公司家数 股权融资总股本数 股权融资总额
  • 简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面临着缺少稳定的抵押物、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以及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的困难。"三权"抵押是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重要平台。我国一些省份已在农村试点了"三权"抵押贷款,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农村文化产业的"三权"抵押贷款提供了借鉴和有力的支撑。要在全国全面推广"三权"抵押贷款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如:缺乏立法的支撑;土地价值还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农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发展受限,抵押变现较为困难等。

  • 标签: “三权”抵押贷款 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投融资 土地制度改革
  • 简介: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多元,存在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对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完善与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偿债机制及问责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法定化和平台融资市场化等方面进行。

  • 标签: 地方政府融资 债务 风险 担保
  • 简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当前社会议论的热点和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立足国内商业银行,在建立模糊评价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构造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优劣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例证分析。

  • 标签: 民营中小企业 银行融资能力 评价指标 数学模型 综合评价
  • 简介: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锁定"三农"问题,中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年年提年年议却仍未见破题之解。本文从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务在农村地区体现出的服务领域宽广、业务产品设计灵活、能与农业供应链有效对接的独特优势,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拓展融资租赁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拓展融资租赁业务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融资租赁 农村经济 金融支持
  • 简介:以295家公司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我国家族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动机。结果发现,无论是用短期债务融资还是长期债务融资来衡量,银行借款行为都反映了家族终极控制人的掠夺动机。具体表现为:终极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负债融资的比例越高;在治理环境不完善的地区,这一特征尤其明显。这说明上市公司进行银行融资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挥债务的治理效应,而是为了增加其可以控制的资源,为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提供便利。本文的分析有提醒金融监管当局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含义。

  • 标签: 家族公司 代理问题 债务融资 公司治理
  • 简介:采用2000-2007年的3万多家工业企业数据,本文构造了包括内源融资、商业信贷以及企业信用特征等变量的企业融资约束综合指标。基于Heckman选择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的概率,而且对其出口规模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还发现融资状况改善对外资企业出口影响最显著;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受到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但其出口表现并未更差。此外,融资状况改善对那些高外源融资依赖度行业的企业出口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出口决定 融资约束 Heckman选择模型
  • 简介:后金融危机时期,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投融资平台治理政策的效应逐渐显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应急机制,全面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变化。

  • 标签: 地方政府债务 后金融危机 风险管理 投融资平台
  • 简介:公共产品理论为合理界定地方政府和市场作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准公共产品具有整体的社会效益性以及消费的个人属性,使其有可能由市场来提供。由于目前准公共产品的政府过度供给和政府融资渠道狭窄,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集中的问题。辽宁各级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性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促进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合资合作,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准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的融资模式。

  • 标签: 准公共产品 政府融资平台 市场化融资模式
  • 简介:集体林权改革深化进程中触及到诸多制度性障碍,制约着完善林权配套改革和探索林权流转与林业经营利用的新型模式的尝试。从融资与保险制度障碍的层面,着重分析集体林改后盘活林业资源的融资与保险方面的进一步突破,分析现行制度性障碍可能对集体林权改革带来的重大影响,并以四川为例,提出突破林业融资与保险制度性障碍的政策思考,对进一步完善四川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提出新的举措。

  • 标签: 融资 保险 四川 集体林权改革
  • 简介:【问】祖国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是哪里?【答】税务局的反避税处,大学生要为国护税。通过反避税增加的税收收入可以用于弱势群体的教育、医疗等志愿者经常做的事情。这里所说的反避税,重点是跨国公司的避税活动,而不是举步维艰的私营企业。因为跨国公司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他们高超的避税手段,避掉了大量本应在我国缴纳的税收,而改为在他国缴纳。因此,有志青年一定要到祖国真正最需要你们的地方。

  • 标签: 税收问题 对话 跨国公司 反避税 弱势群体 税收收入
  • 简介:从词义上分析,立法即制定或变更法律的活动。要正确理解立法的概念必须清楚两个问题:其一,立法活动同哪些规范性文件相联系?;其二,立法活动包括哪些行为?本文试从法与立法中的“法”和立法中的“立”与法的形成的思维角度深入探讨立法概述的有关问题

  • 标签: 立法 法的形成
  • 简介: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中国经济学界涌现出一批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青年经济学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既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简单描述上,也没有生搬硬套成熟的经济学理论。他们是中国经济学的希望所在。作为这批青年经济学家的代表,陆铭和陈钊两位发起主编《制度结构与中国发展》丛书,并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

  • 标签: 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学界 导向 制度结构 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理论
  • 简介:我国的《预算法》和《担保法》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但各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进行变相举债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为了增强政府债务的公开透明性,促进各级政府债务的显性化管理,探索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新模式,2011年10月,

  • 标签: 地方政府 举债行为 政府债务 《担保法》 《预算法》 透明性
  • 简介: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与方法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不断地发展。资产减值会计体现了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升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且实用性也越来越强。但在新会计准则几年来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资产减值会计依然存在有待改善的环节,下面就对此予以探讨。

  • 标签: 资产减值会计 谨慎性原则 新准则变化
  • 简介: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民高产增收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的支持在低碳农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相关政策不完善、成本大、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对此应为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完善政策激励和补偿机制,降低低碳成本等,提高低碳农业的发展速度。

  • 标签: 低碳农业 高风险 金融创新
  • 简介:信息系统设备的雷电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接地系统在防雷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防雷方式,最终都归结为在适当的地点、提供适当的通道把雷电流泄入大地。因此,防雷不能没有接地系统,但有了接地系统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防雷。所以,本文结合自己近十几年的实践,谈~谈雷电防护中的接地问题。二、关于接地方式

  • 标签: 防雷接地 系统设备 信息 雷电防护 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