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引入异质性家户与非位似偏好,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内生的收入不平等与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型发现劳动收入占比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与经验事实一致。此外,收入越不平等,则产业升级所要求的最低资本劳动比越低。收入不平等与产业升级的程度之间呈"倒U形"关系,因为收入过度平等会使得具有足够高的市场需求的产品种类减少,而收入过于不平等会导致只有较少的富人会对高档商品产生需求。

  • 标签: 禀赋结构 收入不平等 产业升级
  • 简介:[目的/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民收入。良好的收入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找出四川省农民收入结构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哪些问题,才能找到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的方法与对策。[方法/过程]通过对四川省、江苏省及全国农民2001—2015年收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四川省农民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四川省农民收入结构存在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过大且效益较差、工资性收入比重与总量双低、收入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等措施有助于解决四川省农民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农民 收入结构 四川省 江苏省 城镇化
  • 简介: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的生成方式和传播途径,影响着旅游行为模式,由此关注旅游在新媒体中的行为模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本文将新媒体对于旅游行为的影响分为旅游信息搜索、旅游决策、旅游体验、游后分享评论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旅游研究方法,本文从用户生成内容质量甄别、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旅游大数据挖掘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媒体 旅游者行为 旅游信息 旅游研究方法
  • 简介: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及以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同富裕。

  • 标签: 居民收入分配 马克思 分配正义理论 居民收入差距
  • 简介:本文基于我国西部11省、市、自治区197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在控制变量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摒弃传统的土地城镇化模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效率,推动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标签: 农村劳动力流动 人口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 简介:本文利用湖北省2006-2015年35个县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因素、经济水平因素、民生福利政策因素的角度,构建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多元回归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验证了数据稳定性以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估计。结果表明:湖北省收入差距总体处于扩大趋势,且地区内部差距明显;城镇化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及经济水平因素对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弱化城市偏向,推动服务均等与城乡融合;二是优化城市格局,加强地区联动与优势互补;三是完善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与制度激励。

  • 标签: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 城镇化 民生福利 经济水平
  • 简介:一、为什么好苹果卖到远方?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有一个导师,他叫阿尔钦(Alchian)。阿尔钦和艾伦(Allen)写了一本有名的经济学教科书,叫《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Economics)。《大学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好苹果都卖到了远方?类似的案例很多,比如意大利的皮革、法国的葡萄酒、贵州的茅台酒,上等品通常都是卖到外地或者外国,当然价格也高于本地。

  • 标签: 南丰蜜桔 大学经济学 经济学家 阿尔钦 张五常 教科书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经济空间二元性发展态势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经济差距。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人口与产业的非协同集聚着手,构建人口与产业分布的不匹配度指标,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与产业分布差异明显,地区差距在2003年之后开始减小,东部匹配度降低最显著。且东中西部人口与产业不匹配度诱因不同:东部地区为产业集聚主导,中部地区为人口集聚主导,西部地区是三大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水平相当,因此政府需根据各区域不同情况加以指导。

  • 标签: 新经济地理学 地区差距 分布不匹配 劳动力流动
  • 简介:假货现象一直是困扰社会的重要问题。依据演化博弈论构建以造假和监管方为博弈方的两方非对称博弈模型,分析造假和监管方的行为及其原因。研究表明:市场中出现假货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造假行为给造假带来的净收益为正,其中造假的心理成本、造假处罚以及造假被抓的概率对造假的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对于监管方,降低打击造假行为成本及提升相应的奖励收益比单纯增加其不作为时的处罚更能有效促使监管方严格执行打击策略,从而更加有效地抑制造假造假行为。

  • 标签: 假货现象 造假者 监管方 演化博弈论
  • 简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升级,消费的消费决策行为较之之前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更好地了解在用户进行购物消费时,影响消费决定的影响因素,从消费决策过程出发,结合现有的决策行为理论,从传统消费用户和当前大环境下网络消费用户的角度进行剖析,对消费整体的决策过程展开研究,分析得出了影响电子商务模式下网络消费购买决策的两个方面因素:消费用户的个人因素以及由外部环境,即各大企业官网与在线交易平台的购买环境因素,并对双方影响因素进行更进一步具体的分析论述,为之后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电子商务 购买决策 决策过程 营销因素
  • 简介: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呈倒U型规律,我国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电信服务化、金融服务化和分销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明显,而运输服务化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不利影响,减弱制造业服务化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劳动的技能类型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和价值链分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制造业服务化 劳动收入占比 全球价值链分工 人力资本 服务投入异质性
  • 简介:近些年来,伴随着携程旅行网和同程旅游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在线旅游网站的蓬勃发展,消费在OTA平台的购买行为也越来越普遍。文章基于AHP模型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形式,从产品设计、网站性能、社会口碑、便捷程度和服务保障五个维度对在线旅游网站上消费的购前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以此对携程旅行网进行了评价,希望探索出对OTA平台发展有建设性的措施。

  • 标签: OTA平台 层次分析 消费者行为 评价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媒体报道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的视角,梳理媒体报道的相关文献,力图构建媒体报道影响微观企业的理论框架。本文探讨了媒体积极的“信息中介”作用,以及媒体通过声誉约束机制、引起监管机构介入发挥的公司治理功效。此外,本文还梳理了媒体通过报道偏差和压力效应对企业产生的消极影响。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了媒体报道的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管理、投资、债权人等利益相关的视角全面地描绘了媒体报道对企业的影响。

  • 标签: 媒体报道 信息中介 公司治理 报道偏差 媒体压力 文献综述
  • 简介:厂商之间的价格歧视竞争和消费议价能力对创新激励会产生较大影响。消费对商品的偏好存在差异,讨价还价能力也大有不同。建立模型研究市场上讨价还价消费的存在对于寡头厂商投资激励和定价行为的影响,以及寡头厂商在歧视性定价和统一定价体制下的投资选择问题。在考虑了消费讨价还价能力的歧视性定价均衡中,厂商对价格接受索取高价,而对讨价还价索取低价。如果禁止价格歧视,相比歧视性定价,接受价格的消费支付相同的价格,讨价还价消费支付更高的价格,降低了消费剩余。价格歧视减弱了厂商之间的投资竞争,导致厂商减少投资,而禁止歧视性定价,增强了厂商的投资激励,同时增加了厂商的利润和社会总福利。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效率,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收入分配。

  • 标签: 投资激励 讨价还价 统一定价 均衡福利
  • 简介: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吧发帖数据,用发帖情绪衡量投资情绪,用帖子阅读量和跟帖评论量衡量情绪传染程度,探究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在投资情绪传染中的作用以及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的发帖情绪越乐观,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这种现象源自乐观情绪在股吧的传播扩散,而机构投资持股会加剧这种效应;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助长投资情绪的蔓延并引起股价崩盘。

  • 标签: 互联网社交媒体 投资者情绪 股价崩盘
  • 简介:能效悖论,指的是消费的实际能效投资水平低于最优能效投资水平。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导致能效悖论?行为经济学为回答这一问题和研究消费在选择节能产品的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双曲贴现、数量效应和框架效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研究证实了三种效应的存在,即消费在选择节能产品时,其隐含贴现率随贴现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贴现金额的增加而下降,且损失框架下的贴现率比收益框架下的贴现率低。针对双曲贴现、数量效应和框架效应所导致的能效悖论,通过制定产品的能效标准,在能效标识上标注产品生命周期内总的能耗成本,以及采取损失框架提供产品节能属性的相关信息等措施,可以促进消费更多地选择节能产品。

  • 标签: 节能产品 能效悖论 跨期选择 双曲贴现 数量效应 框架效应
  • 简介: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持股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机构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与机构投资羊群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机构投资羊群行为的负向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即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高于门槛值时,其对机构投资羊群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反之,影响并不显著;相较于存在高管信息披露操纵倾向的公司,在不存在高管信息披露操纵倾向的公司中,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机构投资羊群行为的减弱效应更强.结论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对机构投资羊群行为具有显著的治理作用,是微观公司治理机制对宏观资本市场的影响典范,为监管当局在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缓解资本市场上的极端行为引起的市场动荡提供政策考量.

  • 标签: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 高管信息披露操纵倾向 公司外部治理 门槛效应
  • 简介:以特征激活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据,探讨主动性人格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领导创新鼓励的调节作用。以225名企业员工为被试样本,运用SPSS22.0和AMOS2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主动性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起完全中介效应;领导创新鼓励负向调节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也为激发个体创新行为的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 标签: 主动性人格 创新自我效能感 领导者创新鼓励 员工创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