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四大挑战:初期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挑战;非国有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挑战;商业和金融业面对入世的挑战。现在全球化的进程非常快,而目前国内统一市场的完成,经济规则的明确,这些做得还很不够。这种情况下,要把国内

  • 标签: 四大挑战 中国经济 农村剩余劳动力 现代市场经济 初期市场经济 非国有企业
  • 简介:与三十多年前相比.当今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80多倍。出口总量是当时的500多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7%,花旗集团因而在其研究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成功故事”。与此同时,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在面对世界进口大国的经济波动时,显得越来越敏感.投资与出口两架马车拉动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转型为何转、如何转,再次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 标签: 中国经济转型 金融危机 GDP总量 出口总量 全球化过程 中国出口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世人所瞩目的成就。从1980年-2001年,20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在9%左右,这个速度在当代世界名列前茅,因为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速度大体上在4%-5%,

  • 标签: 中国经济 高速增长 年均增长率 刘伟 GDP 发展中国家
  • 简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仅不会萧条,而且会维持近10%的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经济规模跟其他举办奥运会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起来差异较大。中国在2007年达到的经济规模是3万亿美元,与雅典奥运会相比中国经济规模是希腊的16倍,

  • 标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奥运会 萧条 经济规模 雅典奥运会 规模比较
  • 简介:中国当前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一环是国家作用与政府行为,只要制造租金的各种社会条件没有改变,政府继续作为投资主体起主导作用,则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金融条件就无法形成,而各种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将继续存在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1-市场需求不旺与最终消费率下降90年代初的经济泡沫消退以后,市场疲软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刺激消费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积压物资的日益增多,成了企业三角债清偿难的一大主因。早在1996年底,中国的积压物资价值已达5000多亿元,有人分析,今年第二季度的库存商品有所减少,但分析者显然忽视了一个因素:目前的库存下降与企业开工率下降二者密

  • 标签: 原因分析 中国经济 市场形态 市场失灵 商品过剩 最终消费率
  • 简介:中国5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1。该数字略低于4月份的53.5,但仍处于50上方。显示在中国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中国制造业逐步走出低谷。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升至50上方。自去年10月份以来PMI已有5个月低于50这一分界线。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总体扩张趋势,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出现萎缩。

  • 标签: 中国经济 中国制造业 续保 刺激政策 中国政府 扩张趋势
  • 简介:二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是:指令性经济计划的消失和非国有部门的扩张。如果简单地运用一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样的“两分法”,也许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体制现在已经是由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了。但是,计划经济消失以后,填补制度空白的一定是市场机制吗?在理想主义的改革设计蓝图上确实可以这样写。但中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却并非如此,计划经济固然已经瓦解,但来自政府和垄断性国有机构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变得更加随意化,

  • 标签: 中国经济 计划经济 经济体制 国有 市场机制 经济计划
  • 简介:现代社会是一个企业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活动。企业之间交易的时候免不了要交际应酬,人们总是在谈生意之前吃饭喝酒,只要生意能够成交,合同大多都是在酒桌上签订的。本文把这种现象称为“酒桌文化”。

  • 标签: “酒桌文化” 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关系 交际应酬 礼仪
  • 简介:伴随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经济动荡主要是通过贸易流和资本流两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的。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贸易流的影响主要通过四个环节传递:·需求减少。危机导致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锐减,进而使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下降。·汇率贬值。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使中国出口商品在亚洲危机国和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倾销。由于急于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一些亚洲危机国家完全不顾成本和价格竭力扩大出口,从而造成中国出口的困难。·初级产品价格。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一些受危机影响的国家为改善国际收支,大量增加初级产品的出回

  • 标签: 中国经济 亚洲金融危机 世界形势 国际经济 直接投资 投资需求
  • 简介: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投资出现持续高增长的时期,又有着门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因此投资与消费都有着极其巨大的内在的扩张潜力。同时,中国由于没有开放资本市场,在亚洲金融风暴以来,资本市场与货币体系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并有继续坚强抵御外部更大冲击的能力。所以,只要政策实施得当,1999年乃至在跨世纪发展的未来几年中,中国极有可能在出现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几年中,独自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成为全球较大经济实体中唯一的增长亮点。中国经济保持不衰退,不仅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中国周边国家和亚洲经济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抵御世界经济过度萧条

  • 标签: 国际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增长 增长前景 经济增长率 世界经济 国有企业
  • 简介:休克疗法与中国经济改革──与萨克斯对话萨克斯,梅俊杰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先生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80年代中期任玻利维亚政府顾问时因成功治理极度通货膨胀而名噪一时,后受聘担任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蒙古、俄罗斯等国...

  • 标签: 休克疗法 中国经济改革 私有化 稳定化 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
  • 简介:一.中国现代化的追赶模式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大致为四种类型:一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二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三是现代化的赶超者;四是始终未能进人现代化、处于停滞甚至落后状态的国家。我们发现有几个大国属于现代化赶超类型:首先是美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加速工业化,在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其次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发动工业化,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实现经济起飞,迅速追赶美国;第三是中国,从1980年前后进人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史专家安格·麦迪逊(儿吧阳Madison,1998)最近发表的忡国长期经济运行》一书,按照

  • 标签: GDP增长率 中国经济增长 人均GDP 经济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 亚洲金融危机
  • 简介:世界银行4月27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由于信贷增长受到抑制和企业利润下滑,中国内需(特别是投资)的增长今年将进一步放缓,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8.3%,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平均通胀率为3.5%,处于政府设定的目标范围内。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说:“国内需求正在放慢,投资增长与去年相比更加健康”。

  • 标签: 世界银行 2005年 中国 经济增长 消费价格指数 利率水平
  • 简介:网易财经:今天的中国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是合适的呢?有些人赞同凯恩斯主义.在您看来凯恩斯主义能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吗?梁小民:我是不赞成凯恩斯主义的.我说过的极端的话就是主张埋葬凯恩斯主义。因为凯恩斯主义最大的问题是它要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市场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 标签: 中国经济 梁小民 凯恩斯主义 国企 政府 经济学理论
  • 简介: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在“软着陆”之后,依旧以惯性运行。从上年10月起到今年2月,物价已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且降幅逐月提高;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增长速度已大大低于1985-1995年10年期的平均水平,企业生产能力放空,产品供过于求,库存增加,失业、半失业的人数剧增(据劳动部快报,1997年全国企业下岗人数比上年增加41%),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国内外都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陷入通货紧缩导致的萧条状态,或至少有必要考虑防止出现萧条的问题。政府也已将此明确定为今年的头等目标。通货紧缩及经济萧条对于我们来说较为陌生,经济萧条是什么状况,如何对付通货紧缩的危险并有效地防范经

  • 标签: 大萧条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 信贷交易
  • 简介:经济分化是新事物不断成长、旧事物逐渐衰落的自然过程。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资源向价值洼地流动、向高收益领域集中的主动选择,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经阶段。与此同时,当前这种分化也是后发赶超、弯道超车、反梯度增长的良好机遇。要从创新改革入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始终保持敢想敢闯敢干不服输的进取精神,率先走出完整一级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

  • 标签: 经济分化 中国经济 预警 季报 市场经济规律 经济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