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s)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因异常阴道出血、超声提示宫腔内异常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6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其中EPs组患者(息肉组)304例,非EPs组患者(非息肉组)365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息肉组中位数为45岁,非息肉组为47岁)、孕次(息肉组中位数为2次,非息肉组为3次)、产次(息肉组中位数为1次,非息肉组为2次)、绝经(息肉组49例,占16.12%;非息肉组83例,占22.74%)、慢性子宫内膜炎(息肉组111例,占36.51%;非息肉组174例,占47.67%)、宫颈息肉(息肉组58例,占19.08%;非息肉组46例,占12.60%)、高血压(息肉组48例,占15.79%;非息肉组88例,占24.11%)、糖尿病(息肉组14例,占4.61%;非息肉组31例,占8.49%)等是EPs发生的危险因素(Z=-3.71、-4.30、-2.50,χ2=4.59、8.44、0.02、0.01、0.04,均P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孕次、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对EPs发病有明显影响(OR=0.97、95%CI 0.95~0.99,OR=0.80、95%CI 0.72~0.90,OR=0.53、95%CI 0.38~0.74,OR=1.73、95%CI 1.10~2.72,均P < 0.05)。结论年龄、孕次、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均为EPs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

  • 标签: 息肉 子宫内膜 子宫颈 危险因素 宫腔镜检查 回归分析 子宫内膜炎 病理学 绝经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4月3日至2021年11月5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由同一外科医师实施的机器人甲状腺手术304例,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淋巴结个数、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等。应用移动平均法绘制学习曲线,将学习曲线分为初始阶段和成熟阶段,比较两个阶段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男29例,女275例,年龄(33.8±8.9)岁,范围为27~41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9±3.6)kg/m2,范围为20.5~25.4 kg/m2。手术时间中位数140 min,术后引流量中位数52.5 ml,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3 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为(4.4±3.5)个,平均阳性淋巴结数量为(0.9±1.7)个。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发生率为3.3%,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0.7%。手术时间在第26例后出现显著降低,随后趋于稳定。与学习曲线初始阶段相比,成熟阶段手术时间更短(146.0±36.5 vs 198.7±56.7 min,P<0.00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2.5% vs 11.5%,P<0.05)。结论机器人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其成功开展应遵循相应的学习曲线,由易到难,根据患者的病情、意愿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癌 学习曲线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