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2驰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水肿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在介入治疗后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20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图像资料,并对图像资料进行后处理,通过图像信息测算并记录梗死心肌及其对侧正常心肌的T2值、水肿面积和微循环障碍区域,对梗死心肌及其对侧正常心肌T2值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心脏核磁共振、心功能、血清学指标及心力衰竭相关产物。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自身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进行对照,远侧梗死心肌的T2值为(90.14±6.51)ms,大于正常心肌区域的(60.71±5.15)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P<0.05)。观察组远侧梗死心肌微血管阻塞(MVO)数为17例,对照组为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88.5±16.2)mL]高于对照组[(72.4±1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1,P<0.05)。观察组射血分数为(54.1±11.2)%,低于对照组的(71.2±7.9)%(t=18.71,P<0.05);观察组T2值为(69.4±6.4)ms,高于对照组的(55.2±11.4)ms(t=11.98,P<0.05)。观察组心肌延迟显像(LGE)血管梗阻程度为13%,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2,P<0.05)。T2 mapping显示心肌梗死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但其特异度相对较低。结论定量T2 mapping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水肿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通过T2 mapping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病变范围分析。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水肿 肌酸激酶 每搏输出量 肌钙蛋白 心脏影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容量负荷试验引导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VTI)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评价其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超声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的复苏目标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除外中心静脉压指标)。超声指导组在液体复苏前,行容量负荷试验(5 min之内输注3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并利用超声检测△VTI;若△VTI≥15%,提示患者存在容量反应性,可继续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30 min左右输注体内,反复重复此过程,直到完成EGDT;若△VTI<15%,提示患者无容量反应性,不积极行液体复苏,由临床医师评价后自行决定后续治疗。常规治疗组由临床医师决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重要生理及实验室指标、各时间段液体出入量及平衡、EGDT达标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及使用时间、7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本试验共纳入了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超声指导组(37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2组,最终完成超声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有34例、29例。0~6 h时间段内,超声指导组复苏液体入量及正平衡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0~7 d时间段内,超声指导组液体平衡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0~12 h、0~24 h、0~72 h、0~5 d,2组的液体出入量及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EGDT达标率比较,超声指导组达标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 vs. 58.6%,P=0.129)。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使用时间显著较常规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7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容量负荷试验引导△VTI评价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从而指导液体复苏,比常规治疗在液体管理方面更加精确,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缩短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 重症脓毒症 液体复苏 容量负荷试验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发右心室导线穿孔的安全必要性。方法查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导线拔除数据库,收集所有因发导线穿孔行杂交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植入装置类型、植入装置时间、穿孔发现时间、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转归等,并回顾这些患者的手术记录及术中录像、照片资料,总结术中发现。结果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 124例患者于我中心行导线拔除治疗,其中导线穿孔患者29例,8例发导线穿孔患者应用杂交技术治疗。8例患者中男5例,年龄(61.8±8.6)岁,除颤导线2例,起搏导线6例。杂交技术为外科开胸(1例常规正中开胸,1例胸骨下段切口,6例左前外侧小切口)加经静脉拔除导线。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未穿出心包的导线光滑,无纤维组织粘连,穿出心包的导线头端多与组织有一定程度粘连。术后住院时间为(9.88±3.18)d。术后随访(42.6±19.3)个月,未再有穿孔或导线功能异常复发。结论杂交技术是治疗发心脏导线穿孔的有效方法,尤适用于导线穿出心包外的患者。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导线穿孔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熊海霞 刁明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耳内镜外科,北京 100048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州 51000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耳内镜外科,北京 100048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州 510006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
  • 简介:摘要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指患者先出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经过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膜迷路积水的临床症状。根据临床表现,DEH分为双侧、同侧和对侧三种类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DEH进行多项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本文对DEH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迷路疾病 前庭 眩晕
  • 作者: 鹿娜 李春媚 李淑华 苏闻 俞璐 吴仆射 陈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医院放射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北京 100730,通用电气医疗,北京100176,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合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RI)技术测量和分析大脑的整体体积值和弛值,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的相关数值的差别。材料与方法纳入28例帕金森病患者[年龄:(67±11)岁;男性17人,女性11人]和28名正常对照者[年龄:(68±9)岁;男性12人,女性16人]。所有受试者均在3.0 T MRI上进行合成磁共振成像序列(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ilation,MAGiC)扫描。使用SyMRI 8.0后处理软件对合成磁共振成像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后处理,以生成脑分割体积值和弛值。结果包括白质体积(white matter volume,WMV)、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脑脊液体积(cerebral spinal fluid volume,CSFV)、髓鞘体积(myelin volume,MYV)、脑实质体积(brain parenchymal volume,BPV)、颅内体积(intracranial volume,ICV)、白质分数(white matter fraction,WMF=WMV/BPV)、灰质分数(gray matter fraction,GMF=GM/BPV)、髓鞘分数(myelin fraction,MYF=MYV/BPV)、脑脊液分数(cerebral spinal fluid fraction,CSFF=CSF/ICV);T1、T2弛值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rD),在部分容积超过95%对应组织(白质、灰质或脑脊液)的体素内取平均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评估两组之间的年龄、体积值、体积分数和弛值的差异。用卡方检验评估两组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两组之间的年龄(P=0.587)和性别(P=0.181)无统计学差异。体积值和分数方面,帕金森病患者WMV (515.514±71.213 vs. 461.800±64.816,P=0.005)、WMF (43.621±3.788 vs. 40.660±2.844,P=0.002)、MYV (162.257±24.928 vs. 144.611±22.575,P=0.008)和MYF (13.707±1.284 vs. 12.711±1.094,P=0.00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MF (52.868±3.234 vs. 56.011±2.550,P<0.0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GMV、BPV、ICV、CSFV和CSFF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弛值方面,帕金森病患者的灰质T1 (1604.872±56.038 vs. 1570.553±55.992,P=0.026)、灰质T2 (95.215±3.667 vs. 91.489±5.805,P=0.0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质T1 (749.786±21.935 vs. 761.379±20.651,P=0.047)和脑脊液PrD (101.149±1.327 vs. 101.842±0.972,P=0.03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脑脊液T1、白质T2、脑脊液T2和白质PrD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合成磁共振成像可以同时获得体积测量值和弛值,可以区分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人,给临床诊断方面提供更多定量指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 脑体积 弛豫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较为复杂,尤其是发性医源性胆道损伤,其治疗时机及治疗措施的把握至关重要。内镜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均发挥重要作用。内镜外科治疗因其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势,已成为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治疗选择。且内镜外科治疗可为二次胆道修复手术创造机会与条件,也可以控制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内镜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及可视化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内镜外科治疗必将成为发性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胆道损伤 迟发性 医源性 内镜治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睾酮缺乏综合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LOH已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尽管近年来国内外诊疗指南陆续发布,LOH的管理策略逐渐规范,但在诊断标准、睾酮替代治疗(TRT)的利弊以及治疗目标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将在比较各版指南的基础上,对LOH的年龄界限、特异性症状及体征、睾酮的诊断切点、TRT治疗的获益以及非睾酮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 标签: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诊断标准 睾酮替代治疗 非睾酮治疗
  • 简介:摘要储鱼舱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氢,硫化氢中毒是夏季渔民常见的职业性化学中毒,而急性硫化氢中毒可表现为中毒性脑病。本文对1例疑似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发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清醒5 d后,昏迷18 d;再次清醒后,出现四肢肌力下降、共济失调并吞咽、构音困难等症状,其临床特点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脑病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及锥体外系受损有明显不同。

  • 标签: 硫化氢 中毒 迟发性脑病 四肢轻瘫 共济失调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前庭性晕厥(vestibular syncope,VS)的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VS症状的临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DEH病例,其中3例为跌倒发作伴VS(VS组),6例为无跌倒发作并VS(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病史、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结果(1)VS组中有3例同侧型DEH患者,对照组中有6例同侧型患者;两组中各有1例具有偏头痛既往史。(2)前庭功能检查,VS组冷热试验、vHIT、颈肌VEMP、眼肌VEMP的异常率分别为3/3、1/3、2/2和2/2,而对照组的异常率分别是3/6、0/3、1/6和4/6;2组中各2例进行了耳蜗电图检查,患侧均未引出可识别波形,健侧的总和电位/动作电位(-SP/AP)比值小于0.4。(3)2组患者均先行药物保守治疗,VS组中2例后续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随访时间超过1年,无跌倒发作及VS再发作。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眩晕症状控制良好。结论DEH患者可伴有VS症状,对耳源性眩晕患者晕厥症状的鉴别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标签: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意外跌倒 晕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发性运动障碍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发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13例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收集资料,主要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居住环境、工作性质、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引起运动障碍的药物、服药至发生运动障碍的时间、运动障碍部位、运动障碍病程和干预措施。将数据录入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对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中P≤0.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3例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中,16例(14.16%)痊愈,27例(23.89%)症状明显好转,25例(22.12%)症状轻度好转,26例(23.01%)症状无明显变化,15例(13.27%)症状轻度恶化,4例(3.54%)症状明显恶化。预后良好率为60.18%,预后不良率为39.82%。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52岁(χ2=15.07,P<0.001)、文化水平在中学及以下(χ2= 8.58,P=0.003)、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χ2=4.66,P=0.031)、合并高血压(χ2= 16.38,P<0.001)、合并糖尿病(χ2 =6.06,P=0.01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和钙离子拮抗剂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引起的运动障碍(P<0.001)、运动障碍病程>2年(χ2=7.05,P=0.008)和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性运动障碍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合并高血压(OR=3.60,95%CI 1.17~11.05,P=0.025)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引起的运动障碍(OR=3.14,95%CI 1.21~8.16,P=0.019)。结论大部分发性运动障碍患者预后良好,合并高血压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钙离子拮抗剂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引起的运动障碍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运动障碍 抗精神病药 预后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两例胎盘植入孕妇术后盆腔发性出血的发生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胎盘植入的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两例孕妇均行胎盘植入术前超声评估,考虑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术中二次评估后行胎盘在位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术后2~3 d出现腹痛或肉眼血尿,超声检查提示手术区域血肿形成,并伴有血肿内活动性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病灶逐渐缩小。胎盘植入于子宫前壁下段,子宫下段与膀胱及腹膜与子宫颈的间隙可能有复杂的新生血管及吻合系统,子宫切除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发性出血。胎盘植入术前除了进行严重程度的评估之外,还应重视胎盘局部状态及植入部位解剖学的评估,术后发性出血时可应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发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手术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5例术后发性出血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5例术后出血患者均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56,8.93%),其中颈前静脉出血1例,甲状腺断面渗血1例,舌骨下肌群渗血3例,环甲肌渗血1例,所有病例经及时处理止血后,伤口甲级愈合,无死亡病例。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术后出血发生率不低,做好围手术期预防措施,早期明确诊断及处理,能减少其并发症及危害。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 肾病 透析 甲状旁腺切除术 手术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家系的致病变异。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19 396个基因的编码区及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寻找可能的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候选变异并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先证者DFNA5基因第8内含子存在1个单碱基缺失杂合变异(c.1183+1delG p.?),该变异为父源性。结论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了1个发性NSHL家系的致病变异,为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DFNA5基因 非综合征性耳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热射病致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动态影像学变化及脑组织病理特点。方法于2019年10月,回顾性分析1例热射病致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及脑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患者40岁男性,高温环境作业时出现高热、头晕、意识不清。脑电图见弥漫性慢波活动。影像学早期未见明显异常,数天后逐渐出现丘脑基底节区异常信号;2月余后核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大脑皮层下大面积异常信号,并累及白质。脑活检组织病理见皮层神经元丢失、白质呈疏松样、明显脱髓鞘改变,蛛网膜下腔、脑膜、皮白质均未见到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影像学检查动态变化对热射病致脑组织时相性损害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热射病脑损害的病理改变主要为髓鞘脱失。

  • 标签: 中暑 高温,诱发 病理学 迟发性脑病 急性发热性脑病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