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Flow-through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应用Flow-through的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9例,其中上肢3例,下肢6例;年龄5~12岁,平均9.4岁;I期行创面清创,负压海绵封闭创面,5~8 d后II期应用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创面,6例患者结合植皮修复创面。术中受区动脉两端均修整为管腔向下的斜面,受区血管近端和肩胛下动脉吻合,远端和旋肩胛动脉吻合,胸背静脉和受区静脉吻合。8例患者有1条胸背静脉,1例患者有2条胸背静脉。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血和抗血管痉挛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中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痂下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平均13)个月,术后门诊随访7例,微信随访2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3例术后1年随访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3例后期行皮瓣整形手术。结论应用Flow-through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皮瓣成活良好,受区主干血管血流通畅,对肢体远端血供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血流桥接技术 儿童 四肢创面 植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动脉前锯支在带蒂皮瓣移植乳房再造中的补救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4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测胸动脉前锯支的数量、长度、直径及来源。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带蒂皮瓣移植即刻再造乳房的患者临床资料。在分离、切取带蒂皮瓣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胸动脉受损,改用以胸动脉前锯支为蒂制备皮瓣再造乳房。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乳房外观和质地、乳腺癌有无复发以及供区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在4具(8侧) 标本中共发现11条前锯支,长度为(6.3±1.8) cm,直径为(2.4±0.4) mm,其中7条发自胸动脉主干,3条发自胸动脉垂直支,1条发自胸动脉水平支。临床病例共纳入6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年龄29~61岁,平均42.7岁;病程(10.7±5.4)个月(2~36个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继发乳房缺损面积为14 cm×6 cm~16 cm×7 cm,术中切取皮瓣皮岛面积为13 cm×6 cm~17 cm×6 cm。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术后随访9~28个月,平均13.7个月,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和质地满意,均未见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胸动脉前锯支解剖恒定,与胸血管相交通,可以为供血;以胸动脉前锯支为蒂可有效保证皮瓣的血运,可作为胸动脉主干损伤情况下乳房再造的补救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 前锯肌支 带蒂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在电烧伤后肩周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缺损6例、三角缺损3例、肱三头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瓣行肩周力重建,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瓣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例患者肩周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瓣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瓣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瓣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术区外形好,上肢功能预后较佳。

  • 标签: 烧伤,电 肩周 肌力重建 背阔肌肌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皮瓣供区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采用皮瓣修复创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81岁,平均43.6岁。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穿支血管并进行标记。术中根据拟修复缺损的大小、形状,切取皮瓣,修复缺损;依据术前穿支血管探查结果,掀起1块或多块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皮瓣供区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24例皮瓣术后均成活,包括带蒂皮瓣22块,游离皮瓣2块,面积16 cm × 11 cm~33 cm × 17 cm,宽度9~20 cm。24例均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皮瓣供瓣区,其中12例应用1块螺旋桨皮瓣,11例应用2块,1例应用3块,共37块穿支皮瓣,包括36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块自由设计穿支皮瓣。螺旋桨皮瓣的面积13 cm × 5 cm~23 cm× 14 cm,血管蒂长度3~6 cm,皮瓣旋转角度90°~180°,所有螺旋桨皮瓣的供瓣区都直接关闭。术后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完全坏死,清创后另行植皮修复;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2 cm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其他35块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24例均获1~38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4例肿瘤患者出现肿瘤复发,需再次实施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对术后术区功能和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皮瓣供区缺损,在确保切取一个宽大的皮瓣用于缺损修复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背部皮瓣供区能直接关闭。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穿支螺旋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时远端部分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皮瓣是否发生部分坏死为结局指标,以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身体质量指数(BMI)、肢别、致伤原因、受伤至皮瓣手术时间、皮瓣术前血红蛋白值、创面是否合并感染、皮瓣面积、血管吻合方式、吻合血管动静脉比例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9例游离皮瓣中有13例皮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坏死面积5 cm×7 cm~10 cm×7 cm。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认为游离皮瓣术后远端部分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血红蛋白、受伤至皮瓣手术时间、皮瓣面积、创面合并感染与皮瓣动脉血管吻合方式。结论年龄、血红蛋白、受伤至皮瓣手术时间、皮瓣面积、创面合并感染与皮瓣动脉血管吻合方式是导致游离皮瓣术后远端部分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及时纠正贫血、控制感染、术后早期修复创面、通过内增压等方式增加远端皮瓣供血是促进皮瓣远端存活的有利措施。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相关因素 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修薄的瓣游离移植联合植皮术和传统背部皮瓣游离移植术在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肌腱和骨质外露的足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标准:单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和(或)骨骼外露,无法采用植皮、局部皮瓣等简单方法进行修复,受区有可用于吻合的血管。排除标准:原发性或继发性血管病变,全身情况不耐受长时间手术。根据患者意愿分组,采用皮瓣或肩胛皮瓣进行修复,即传统皮瓣组;采用瓣填充、覆盖创面,再用中厚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封闭瓣表面的方法进行修复,即联合移植组。术后主要对足部功能、是否正常穿鞋、皮瓣外形、二次手术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皮瓣均存活,无感染和皮肤坏死。传统皮瓣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6~52岁,平均年龄27.6岁。缺损面积为5.5 cm×8.0 cm~19.5 cm×23.0 cm,平均10.1 cm×16.2 cm。术后定期随访6~24个月,平均9.7个月。足部行走功能基本恢复,皮瓣质地良好,其中18例患者认为皮瓣外形较为臃肿,其中15例影响穿鞋,14例进行了皮瓣去脂手术,2例瘢痕较明显。联合移植组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9~49岁,平均30.7岁。缺损面积为4.0 cm×6.5 cm~20.5 cm×23.0 cm,平均11.7 cm×17.3 cm。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8.3个月。所有患足行走功能基本恢复,足部外形良好,不臃肿,轮廓与足踝部曲线与健侧相近,无皮肤损伤和溃疡发生,全部患者穿鞋满意,无需二次手术,9例瘢痕较明显。结论与传统背部游离皮瓣相比,在恢复足部功能的基础上,游离瓣联合表面植皮术可有效覆盖较大面积的足软组织缺损,术后不臃肿,无需二次手术修整皮瓣,外观更为满意,但联合移植组术后瘢痕增生的风险加大。

  • 标签: 游离皮瓣 足创伤 显微外科 软组织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下斜方皮瓣携带部分修复头顶枕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下斜方皮瓣携带部分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6~68岁。病变均为恶性肿瘤所致的颅骨缺损及硬脑膜外露。本组病例对斜方皮瓣切取进行了改进,利用下斜方皮瓣携带部分修复上述缺损,即切取皮瓣时远端自深层分离,组织瓣携带部分,其大小视硬脑膜缺损大小而定。结果8例患者的创面面积为12 cm×8 cm~17 cm×15 cm,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7例皮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2 d组织瓣远端出现水泡和瘀斑,经换药10 d后痊愈。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均存活,术后背部供区少许瘢痕增生,复查肩关节活动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下斜方皮瓣携带部分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斜方肌 背阔肌 头皮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Y推进式皮瓣在胸壁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胸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患者均应用V-Y推进式皮瓣进行修复重建,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有无皮瓣血供障碍、伤口愈合不良、术区积液等并发症及有无肿瘤复发。结果共纳入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8~78岁,平均54.8岁,胸壁软组织缺损创面面积为10 cm×15 cm~19 cm×26 cm。术后1例皮瓣远端三角区静脉回流障碍,1例出现皮瓣部分伤口裂开,2例背部血清肿,2例皮瓣下积液,均经过换药引流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均获7~29个月随访,皮瓣远期外观及功能恢复可,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V-Y推进式皮瓣修复胸壁缺损安全可靠,在修复较大面积胸壁创面的同时能够一期关闭供区创面,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和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胸壁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皮瓣联合人工真皮及刃厚皮治疗下肢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8例下肢脱套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9~75岁,创面面积为25 cm×12 cm~61 cm×34 cm。以携带12~15 cm宽、皮瓣面积为20 cm×8 cm~32 cm×8 cm的游离皮瓣修复骨/肌腱外露部位或功能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余缺损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将供瓣区直接缝合。待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后,取大腿刃厚皮按1∶2~1∶4的比例扩展后移植修复残余创面,对供皮区行换药治疗。观察术后背皮瓣、人工真皮、刃厚皮成活情况,记录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观察供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术区外观和功能,于末次门诊随访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估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参照《手外科手术学》中的皮瓣综合评定标准评估皮瓣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下肢植皮区和大腿供皮区瘢痕情况,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2例患者皮瓣出现远侧尖端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待刃厚皮移植时切除后直接植皮修复。8例患者移植的人工真皮均成活。7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成活;1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部分坏死,予以再次植皮修复。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为15~26(20±5)d。皮瓣供区术后均愈合,遗留线性瘢痕;大腿皮片供区术后瘢痕愈合。随访6~18(12.5±2.3)个月,皮瓣色泽、弹性与周围皮肤组织接近,下肢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背部供区线性瘢痕未见增大,大腿供区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末次门诊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或S3级;皮瓣功能为优者3例、良者4例、可者1例;下肢植皮区VSS评分为4~7(5.2±0.9)分,大腿供皮区VSS评分为1~5(3.4±0.8)分;患者对疗效表示比较满意。结论采用游离皮瓣覆盖骨/肌腱外露或功能区创面,移植人工真皮与扩展后刃厚皮覆盖残余创面的方法,修复下肢脱套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自体皮瓣和皮片面积小,术后功能区恢复效果好,皮片移植区愈合质量佳。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外科皮瓣 脱套伤 背阔肌肌皮瓣 人工真皮 刃厚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修复较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以及供区继发创面的处理。方法2015年6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各种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或增生性瘢痕患者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5~64岁,包括肿瘤生长及破溃导致头顶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躯干及四肢增生性瘢痕患者7例、外伤导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原发创面清创或病变组织扩大切除后面积为14 cm×10 cm~18 cm×16 cm。术前评估20例患者创面较大,进行常规单叶皮瓣切取后供区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遂切取面积为14 cm×5 cm~18 cm×8 cm双叶皮瓣进行创面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前评估10例患者进行常规单叶皮瓣切取后供区可以直接拉拢缝合,切取面积为11 cm×9 cm~13 cm×10 cm单叶皮瓣修复原发创面后供区张力较大,遗留面积为6 cm×4 cm~8 cm×6 cm继发创面无法直接缝合,采用面积为7 cm×4 cm~9 cm×6 cm供区局部皮瓣修复,第2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中均将皮瓣中胸动、静脉与原发受区创面的动、静脉进行端端吻合。观察术后背皮瓣、局部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外观及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移植皮瓣、局部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质地柔软、弹性好。20例采用双叶皮瓣修复的患者供区遗留线性瘢痕,其中2例患者瘢痕增生,患者均无功能障碍;10例采用单叶皮瓣及供区局部皮瓣修复的患者供区外形良好,遗留线性瘢痕,形态不规则,无局部牵拉或功能障碍。结论修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时,术前评估后采用双叶皮瓣或单叶皮瓣联合供区局部皮瓣转移,在修复原发创面的同时供区可一次性闭合,术后供区瘢痕小,供受区形态、功能佳。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供区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 分叶皮瓣 局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鳞癌)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探讨两种皮瓣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头皮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未见癌转移,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无血管疾病,实施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采用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2种皮瓣的术中血管变异情况,吻合血管直径,血管蒂的长度,皮瓣切取面积、切取时间,吻合血管时间,手术时间,供区和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测量或记录。结果共纳入21例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2~61岁。其中11例采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随访1~2年,2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组无血管变异病例,而股前外侧皮瓣组有2例血管变异。皮瓣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4±0.09) mm,静脉为(2.49±0.10) mm;血管蒂的长度为(6.14±0.28) cm;皮瓣切取面积(135.0±20.8) cm2、切取时间(114.8±3.0) min;吻合血管时间(20.8±0.8) min;手术时间(6.5±0.2) h。股前外侧皮瓣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5±0.14) mm,静脉为(2.45±0.15) mm;血管蒂的长度(6.80±0.31) cm;皮瓣切取面积(159.9±16.4) cm2、切取时间(119.8±3.6) min;吻合血管时间(21.5±0.9) min;手术时间(6.9±0.2) h。2种皮瓣手术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皮瓣组供区总体并发症发生(7例)较股前外侧皮瓣组(4例)多;受区总体并发症发生(1例)较股前外侧皮瓣组(2例)少。结论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皮鳞癌切除后创面均能取得良好效果。皮瓣血管恒定,手术相对简单、风险低,更适合初学者;股前外侧皮瓣较薄,供区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易接受,并可在仰卧位下完成手术操作,更适合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瓣 肿瘤,鳞状细胞 肌皮瓣,背阔肌 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2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采用带蒂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其中采用部分带皮瓣修复肘关节后外侧周围软组织缺损6例,带功能性皮瓣联合肱二头动力重建肘关节前内侧软组织缺损6例。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7岁,平均31.4岁。受伤原因:机器绞伤5例,车祸伤4例,机器挤压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部位:右侧肘关节5例,左侧肘关节7例。软组织缺损大小为18.0 cm×10.0 cm~51.0 cm×13.0 cm,皮瓣大小为30.0 cm×7.0 cm~55.0 cm×14.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随访方法:电话、微信和门诊。记录末次随访时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及受区创面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8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因皮瓣臃肿影响美观再次行皮瓣减容手术。6例动力重建皮瓣屈肘功能力达到IV级,6例带部分皮瓣修复的肘外侧部患者,皮瓣外观不臃肿,对肘关节的屈、伸功能没有影响。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皮瓣成活良好,质地柔软,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供区伤口愈合良好,仅遗留线形瘢痕;肘关节运动良好;MEPS为(90.6±6.4)分,优10例,良2例。结论根据肘关节软组织缺损的部位,采用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重建,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背阔肌皮瓣 肘关节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带蒂皮瓣移植用于肩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采用带蒂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肩部肿瘤术后大面积复杂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1.7岁(范围:29~56岁)。滑膜肉瘤2例,叶状细胞肉瘤2例,脂肪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患者病程6~24个月,此次术前已接受肿瘤切除术1~5次。患者术中全部采用带蒂皮瓣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同时重建三角功能。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皮瓣状态、并发症情况、上肢外观和功能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截至2021年12月,6例患者平均随访21.6个月(范围:12~36个月),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未见严重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皮瓣重建肩部轮廓外观满意。术后3个月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确认股外侧的神经再支配功能均明显恢复。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肩关节功能为轻度受限,2例为中度受限,1例为重度受限。所有患者自诉肩部不适感较术前明显改善,均对外观及功能恢复结果满意。结论联合皮瓣移植可较好完成肩部巨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创面修复,减少肿瘤复发,同时重建肩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股前外侧肌皮瓣 背阔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瓣游离移植治疗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侵袭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50~65岁,原始病变面积为5 cm×4 cm~15 cm×8 cm。术前根据颅骨CT三维重建结果预估颅骨切除范围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预制钛网。Ⅰ期行肿瘤扩大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7 cm~18 cm×11 cm,采用预成形钛网修补,并采用面积为10 cm×9 cm~20 cm×13 cm的瓣覆盖钛网,将胸动静脉与一侧颞浅动静脉吻合,对供区肌肉断端行拉拢缝合或缝扎处理,将背部皮肤重新覆盖回供区。Ⅰ期术后第10天进行Ⅱ期手术,取患者股前外侧薄中厚皮片覆盖瓣。统计Ⅰ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观察Ⅰ期术后瓣及Ⅱ期术后皮片存活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部外观、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患者平均Ⅰ期手术时长为12.1 h,且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 200 mL,Ⅰ期术后瓣和Ⅱ期术后皮片全部存活良好。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钛网外露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头顶部受区外观形态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应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瓣游离移植加中厚皮覆盖修复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的创面,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覆盖创面的同时,使受区和供区均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外观。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颅骨 打印,三维 修复外科手术 背阔肌 肌瓣 游离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切取技术应用于修复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招募Poland综合征患者,采用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转移进行胸壁重建或乳房再造(联合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对瓣成活情况、胸背部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统计以下数据:瓣面积、假体体积、对侧乳房手术情况、切取时间、前胸壁腔隙分离时间、手术总时间、引流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Breast-Q量表重建模块评估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幸福感、乳房满意度及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采用上肢功能障碍量表(DASH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Breast-Q量表和DASH量表得分差异。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2.5±3.9)岁,体质量指数为(20.5±6.1) kg/m2,其中2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对侧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2例行对侧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随访时间(50.4±23.1)个月,重建的乳房或胸壁形态良好,瓣血供良好,均完全成活,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胸背部形态异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清肿1例,切口裂开1例,皮瓣下移1例,无皮瓣坏死、血肿、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瓣面积为(437.2±110.0) cm2,再造乳房使用假体体积为(240.4±46.0) ml。内镜下切取时间为(69.0±13.9) min,内镜下分离前胸壁腔隙时间为(32.8±6.0) min,手术总时间为(169.4±16.1) min,术后引流时间为(7.6±1.4) d。术后第1天患者疼痛视觉评分为(2.7±0.5)分,1周后评分下降至(0.8±0.4)分。手术前乳房满意度评分为(27.8±20.8)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49.6±17.0)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为(63.1±11.6)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68.1±16.7)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t=-9.000,P=0.008)及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t=-6.543,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3.7±3.3)分和(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0,P=0.276)。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为(81.3±16.0)分。结论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的转移术为Poland综合征患者的胸壁重建和乳房再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Poland综合征 内窥镜 背阔肌 乳房成形术 胸壁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联合瘢痕松解修复烧灼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外科采用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修复9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2~43岁。受伤原因:电击伤3例,烫伤4例,热压伤2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轻度3例、中度5例、重度1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3~10年。患者均为上肢、前胸及腋部烧灼伤后导致瘢痕挛缩畸形,术前患者肩关节外展角度为47.5°±19.7°。术中先行瘢痕松解,松解后的皮肤缺损采用皮瓣转移覆盖,切取皮瓣面积7 cm×12 cm~12 cm×2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中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9~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6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部分缝合后小面积缺损采用全/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成活,所有病例供区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外展角度达127.8°±23.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60, P<0.01)。结论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佳,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带蒂背阔肌皮瓣 腋窝成形 瘢痕松解 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中5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为晚期乳腺癌。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时间20.1个月。4例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后,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0 cm×15 cm~21 cm×31 cm,单独采取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或联合带蒂Kiss皮瓣修复胸壁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对侧乳房体积较大,同期行乳房缩小和乳房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情况,以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6例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为5 cm×12 cm~10 cm×23 cm,其中3例联合带蒂Kiss皮瓣进行修复,两叶皮瓣每叶面积范围为5 cm×15 cm~7 cm×18 cm,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背部供区因张力稍大,出现皮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后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平均7.5个月,术区皮肤平整,皮瓣外观良好,对肩关节及腰部活动无影响,肿瘤均无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后巨大胸壁软组织缺损,无需血管吻合,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较好。

  • 标签: 乳腺癌 穿支皮瓣 胸廓内动脉 背阔肌肌皮瓣 缺损,皮肤软组织
  • 简介:摘要1例29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左手背虎口区肿物17个月,示指伸、内收障碍15个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就诊,诊断为左手第1骨间内血管瘤。术后病理诊断为内黏液瘤(IM);左手示指伸和并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肌内黏液瘤 第1骨间背侧肌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利用伸支持带隔离钢板保护伸肌腱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我们共收治2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利用伸支持带远1/2隔离钢板与伸肌腱,保护伸肌腱不被磨损。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48个月,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伸肌腱断裂、伸力下降、伸肌腱弓弦畸形并发症。结论在放置桡骨远端侧钢板时利用部分伸支持带隔离钢板,能有效保护伸肌腱,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背侧钢板 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