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发病年龄可将儿童期痤疮分为新生儿痤疮、婴儿痤疮、学龄前儿童痤疮、青春期前痤疮。新生儿痤疮和婴儿痤疮可作为青春期严重痤疮的预测因素,学龄前儿童痤疮可能与潜在内分泌疾病有关,青春期前痤疮是青春期成熟的迹象。儿童期痤疮的治疗方案和青春期痤疮相似,同时需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标签: 寻常痤疮 儿童 雄激素类 维甲酸
  • 简介:摘要近来,有研究者建议将痤疮丙酸杆菌命名为Cutibacterium acnes(C. acnes),以更好研究其分型并与其他丙酸杆菌区分。C. acnes是人类皮肤重要的定植菌,参与维持皮肤健康,但也可能转变成为寻常痤疮的机会性病原菌。最新的研究显示,C. acnes不同型别间的平衡和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寻常痤疮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C. acnes分型及其与寻常痤疮的相关性、药物敏感性和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寻常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细菌分型技术 抗药性,细菌 微生物相互作用 表皮葡萄球菌 细菌噬菌体 Cutibacterium acnes
  • 简介:摘要痤疮药物治疗近年取得一定进展。多种新型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如四环素类抗生素萨瑞环素(sarecycline)、第四代外用维A酸类药物曲法罗汀(trifarotene)、首个局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clascoterone、一氧化氮释放凝胶4% SB204和外用米诺环素泡沫制剂4% FMX101等。本文综述痤疮药物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 标签: 寻常痤疮 药物疗法 萨瑞环素 曲法罗汀 米诺环素 氨苯砜
  • 简介:摘要痤疮瘢痕是由于炎症反应、感染、处理不当等因素导致痤疮患者在痤疮皮损处遗留瘢痕,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目前治疗痤疮瘢痕的方法众多,包括药物、光电技术、外科、填充术、化学剥脱术、中医疗法、生物疗法、微针疗法等,且不断有新方法涌现,但仍然缺乏高质量的相关临床研究,存在治疗方法不统一、疗效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痤疮瘢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是临床工作中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共识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旨在为临床治疗痤疮瘢痕提供参考。

  • 标签: 寻常痤疮 瘢痕 治疗 诊疗准则
  • 作者: 许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2期
  • 机构: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00054
  • 简介: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粉刺、青春痘。它是由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口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共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通常发生在青春期,但也会在成年人出现。

  • 标签: 中医科普;痤疮
  • 简介:摘要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中部反复潮红、红斑。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为此,组织部分专家在《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新版指南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我国玫瑰痤疮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红斑痤疮 指南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针射频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和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393例(男192例,女201例;年龄15~38岁),分为微针射频组201例,火针组192例;均每2周1次,共3次;第8周评估两组疗效。结果实际完成试验患者378例,微针射频组196例,火针组182例。第8周评估结果显示,微针射频组有效率81.12%,火针组有效率70.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结论微针射频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优于火针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恢复期短,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寻常痤疮 疗效比较研究 微针射频 火针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痤疮痤疮红斑的疗效。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寻常痤疮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20~45岁,平均29.68岁。观察组25例用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间隔3周,共4次;对照组22例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共12周。结果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22例,占88.00%,对照组7例,占3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7,P<0.05)。痤疮红斑治疗有效率,观察组17例,占68%,对照组5例,占2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7,P<0.05)。结论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痤疮红斑安全有效。

  • 标签: 寻常痤疮 疗效比较研究 超分子水杨酸 强脉冲光 阿达帕林凝胶
  • 简介:摘要持续型面中部红斑与潮红是玫瑰痤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对其病理机制了解甚少,并缺乏高证据等级临床研究支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强调将面部潮红与红斑作为独立的临床表型进行研究探讨的必要性,认为精神压力、焦虑和/或抑郁可能是其发病的使动环节。由精神因素出发,探索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及红斑相关神经炎症与皮肤免疫及血管的关系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红斑痤疮 潮红 红斑 焦虑 精神压力 神经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化学剥脱治疗面部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6例面部痤疮患者,男4例、女32例,年龄24~36(28.06±2.88)岁。应用浓度20%果酸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痤疮分级、痤疮数目、痤疮消退率、治疗有效率、毛孔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评价均有所改善。果酸治疗前,患者痤疮Pillsbury分级为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9例,治疗后Ⅰ级28例、Ⅱ级8例、Ⅲ级0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03,P<0.001)。治疗前患者痤疮数38.64±15.57,治疗后患者痤疮数16.17±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7,P<0.001)。治疗后,36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恶化4例,有效率83.33%。果酸治疗前患者皮肤毛孔值1263.67±593.44,治疗后降至1196.33±579.2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5,P<0.05)。治疗结束后,患者均对疗效满意。结论果酸治疗痤疮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寻常痤疮 羟基乙酸 化学剥脱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成年女性痤疮(adult female acne,AFA)是指25岁以上女性的痤疮,包括持续型和迟发型,其病因、临床特征及进展与青春期前痤疮有所不同。临床常见面部下半部分的炎性皮损,易出现炎症后色沉及瘢痕,且皮肤比青少年痤疮更加敏感,对局部用药耐受性更差。它具有基因易感性,部分患者有高雄血症或高胰岛素血症,痤疮丙酸杆菌耐药菌株与慢性病程有关。治疗方案多选择联合治疗,需考虑大量因素,复发频繁,维持治疗必不可少。本文综述了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

  • 标签: 寻常痤疮 成年女性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痤疮女性患者20例,年龄27~46(35±3)岁。全面部注射1次A型肉毒毒素50~60 U,14 d后予以低能量强脉冲光治疗,每28 d 1次,3次后每2个月巩固1次共5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防晒、保湿。20例患者7~10 d开始起效,潮红和红斑明显减轻,瘙痒好转;14 d红斑大部分消退。激光治疗3次后红斑消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之后每2个月巩固1次,随访6个月治愈。仅1例患者强脉冲光治疗后出现面部红斑、水肿,予以冷敷3 d后缓解,无色素沉着。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玫瑰痤疮 肉毒毒素 强脉冲光 联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析患者表型及临床特征,提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全国28个中心对该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纳入2 269例玫瑰痤疮和2 408例其他面部皮肤病患者,与2017版美国国家玫瑰痤疮专家委员会(NRSEC)制订的国际诊断标准比较,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均存在面中部持续性红斑(100%)。在1 861例主要表现为面颊部红斑的患者中,1 850例(99.4%)在红斑之前或同时出现阵发性潮红;在1 489例主要表现为鼻或口周部红斑的患者中,仅52例(3.5%)发生阵发性潮红;342例有肥大增生的患者均在肥大增生改变之前发生持续性红斑。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提出,面颊部可周期性加重的伴有阵发性潮红的持续性红斑,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对于表现为鼻、口周部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合并至少1项选择性表型(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肥大增生改变或眼部症状)才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9.6%,接近国际标准100%,特异性为91.9%,而国际标准为73.3%。结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更有利于增生肥大型玫瑰痤疮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红斑痤疮 诊断 红斑 潮红 面中部持续性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光注射联合医用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将10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联合组、水光组、保湿组。联合组及水光组给予水光注射,每月1次,共治疗3个月;联合组及保湿组使用外用医用保湿修复霜每日早晚,各1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师根据皮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水光组、保湿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分别为10.01±1.23、9.18±0.92、4.63±1.01,3个组患者治疗后红斑、丘疹脓疱、瘙痒等症状积分都有好转,联合组效果明显优于水光组(t=0.678,P<0.05)和保湿组(t=1.1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组有效率分别为94.38%、89.91%、48.12%;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水光注射联合医用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

  • 标签: 玫瑰痤疮 联合治疗 治疗结果 水光注射 保湿修复霜
  • 简介:摘要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皮脂含量增加是痤疮发生的前提,皮脂成分改变促进痤疮炎症反应。皮脂稳态失衡是痤疮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皮脂成分复杂、结构多样,使用单一的实验方法很难对皮脂中的所有脂质化合物进行分析。脂质组学可对数百种不同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深入了解皮脂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目前脂质组学在痤疮皮脂分析中的应用。

  • 标签: 寻常痤疮 脂肪酸类,非酯化 角鲨烯 神经酰胺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脂质组学 皮脂稳态失衡
  • 作者: 许德田 郑捷 王秀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光医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443;冰寒护肤实验室,上海 20044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 200020,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光医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443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