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卒中后疲劳是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疲劳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同时使患者精力缺乏,失去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文章就卒中后疲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评估量表、影响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后疲劳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抑郁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大多数医生在他们职业生涯中都将会出现一些继发的创伤应激。Abi Rimmer整理了以下几位专家提供的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轻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10名重症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决策疲劳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以及中文版意志力信念测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97.42%。结果302名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总得分为(9.13±1.73)分,自我控制总得分为(53.41±7.29)分,意志力信念总得分为(22.67±3.6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患儿关系、患儿入住ICU天数、家庭月收入、有无睡眠障碍、父母自我控制力以及父母意志力信念是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疗工作者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干预,以减轻重症患儿父母决策疲劳,使患儿的利益最大化。

  • 标签: 儿童 重症 父母 决策疲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符合要求的手术室护士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心理疲劳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68名护士中无心理疲劳感的护士为38例(55.88%),有心理疲劳感的护士为30例(44.12%)。轻度心理疲劳护士为10例(33.33%),中度心理疲劳护士为13例(43.33%),重度心理疲劳护士为7例(23.33%);文化程度、专业职称、工作性质、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度、锻炼习惯、夜班次数、加班时间均为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文化程度、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度均为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与文化程度、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度等因素有关,临床上需结合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疲劳现象,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心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海上作业人员疲劳发生率及中医体质与疲劳发生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关体质调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和改良疲劳评定量表,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25名在海上作业50 d的男性海员进行疲劳与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平和质人数最多,占49.18%;偏颇体质前三位分别是气虚质(11.29%)、阳虚质(9.41%)及痰湿质(9.18%)。总体疲劳发生率为16.71%。平和质人群疲劳发生率最低(0.96%),偏颇体质中气郁质人群疲劳发生率最高(58.33%),其次为气虚质(45.83%),基于疲劳得分平均秩次的统计分析显示,平和质人群疲劳得分明显低于偏颇体质(P<0.05)。结论平和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是长期海上作业人员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医体质与疲劳产生具有一定相关性,气郁、气虚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疲劳

  • 标签: 中医体质 疲劳 海员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疲劳(PSF)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特征是与活动不相符的疲乏感,伴自主活动意愿缺失,通常不能通过休息改善。PSF可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早期识别PSF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本文就PSF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卒中后疲劳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ICU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5月选取南阳市11所二级医院、5所三级医院的300名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第2版护士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共情疲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3%(292/300)。结果292名ICU护理人员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得分为(48.37±10.2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婚姻状况、平均年假天数、用工性质、每月夜班天数的ICU护理人员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第2版护士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与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总分呈负相关(P<0.05);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共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ICU护理人员共情疲劳水平较高,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领悟社会支持与ICU护理人员共情疲劳有关,且受护理人员的学历、婚姻状况、平均年假天数、用工性质及每月夜班天数等因素影响。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共情疲劳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预防措施,提高ICU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关生活质量,并帮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降低ICU护理人员的共情疲劳水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员 共情疲劳 工作相关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河南省2所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300名儿科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构建,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于2021年4—5月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0名儿科ICU护士用于模型验证,其中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采用自制基线评分量表采集相关基线信息,采用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问卷及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相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模型建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预测价值评估。结果225名儿科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管理因素得分为(48.67±4.35)分,医疗设备报警管理阻碍因素得分为(39.67±3.67)分,临床报警疲劳总分为(22.32±2.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工作年限<5年、带病工作、护师及以下职称、倒班、无设置医疗设备警报的习惯、医疗设备管理因素均为儿科ICU护士仪器设备报警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最终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灵敏度为0.891,特异度为0.843。验证数据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901,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857。结论儿科ICU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报警疲劳,本研究模型可对其仪器设备报警疲劳风险作出可靠预测,提示应对高风险因素给予重点关注,并及时开展措施干预,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儿科 护士 重症监护室 仪器设备报警疲劳 风险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疲劳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最具致残性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其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由于既往缺乏对帕金森病伴发疲劳严格统一的定义和明确的量化标准,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2016年关于帕金森病伴发疲劳定义和诊断建议的专家共识发表后,这一领域的规范研究得到部分补充,但临床医师对其识别及干预仍显不足。文中通过对帕金森病伴发疲劳的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和影响因素、临床评定、治疗管理措施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帕金森病伴发疲劳患者的识别和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帕金森病 疲劳 识别 治疗和管理
  • 作者: 李超然 孙忠人 王玉琳 杨燕 孙维伯 冯楚文 屈媛媛 王庆勇 杨添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 150040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 310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 150040,哈尔滨医科大学2019级本科生,哈尔滨 15008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务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诊疗及选穴思路可分为调补结合、振奋元阳和调理脏腑三部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和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方面。常用方法有隔姜灸、雷火灸、温针灸、督灸等,取穴以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涌泉及背俞穴为主。

  • 标签: 疲劳综合征,慢性 灸法(中医)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3至5月,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词主要包括compassion fatigue、nur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mental intervention、RCT、共情疲劳、护理人员、心理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等,搜集心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共情疲劳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段为建库以来至2020年3月3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计算合并心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共情疲劳影响效果。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940例护理人员。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共情疲劳总评分低于对照组(SMD=-0.96,95%CI:-1.17~-0.74,P=0.001),且共情满意评分(SMD=0.61,95%CI:0.45~0.77,P=0.002)、倦怠评分(SMD=-0.46,95%CI:-0.62~-0.29,P=0.006)、二次创伤评分(SMD=-0.40,95%CI:-0.68~-0.12,P=0.020)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干预时间(<8周和≥8周)和干预方式中,心理干预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提高共情满意评分,降低倦怠评分和二次创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护理人员共情满意水平,改善共情疲劳的症状,且对共情疲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干预 共情疲劳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进展性、破坏性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疲劳是IBD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IBD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临床工作中,疲劳常常不被重视,其主观性及复杂性使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难以评估。疲劳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没有用于临床缓解IBD患者疲劳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主要综述IBD患者疲劳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疲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疲劳 治疗 影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质焦虑与社会支持对疲劳的影响以及特质焦虑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0名健康疗养的军事飞行人员,采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进行测评,分析特质焦虑与社会支持对疲劳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军龄、飞行时间、军衔等级、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对疲劳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疲劳与特质焦虑呈正相关(r=0.412、0.311,P值均<0.001),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247、-0.236、-0.226、-0.314、-0.337、-0.235,P=0.013、0.018、0.024、0.001、0.001、0.019);特质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45、-0.350、-0.325,P<0.001、<0.001、P=0.001)。特质焦虑不仅对疲劳有直接路径影响效应(β=0.423、0.246,P<0.001、P=0.012),而且还作为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对疲劳有间接路径影响效应(β=-0.143、-0.088,P=0.026、0.037)。结论特质焦虑与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军事飞行人员疲劳,且特质焦虑在这种影响关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 标签: 疲劳 焦虑 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军事飞行人员
  • 简介:摘要分析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的中介作用,为缓解其疲劳状况提供理论参考。选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23例ICU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进行调查。223例ICU患者家属中,155例有疲劳状态,发生率为69.51%。比较ICU患者家属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居住地、付费方式和人均月收入等方面疲劳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疲劳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3、-0.276、-0.416,均P<0.01),抑郁、疲劳与焦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8、0.703,均P<0.01),疲劳与抑郁呈正相关(r=0.665,P<0.01)。焦虑、抑郁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间接效应量为52.64%。对社会支持水平及焦虑、抑郁状态进行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ICU患者家属的疲劳状态。

  • 标签: 家属 疲劳 焦虑 抑郁 领悟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阿片类镇痛药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 POFS)的影响。方法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201例)、瑞芬太尼组(R组,198例)和布托啡诺组(B组,209例)。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丙泊酚0.1 mg·kg-1·min-1术中维持;R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配伍瑞芬太尼0.5 μg/kg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丙泊酚0.1 mg·kg-1·min-1及瑞芬太尼0.05 μg·kg-1·min-1术中维持;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配伍布托啡诺5 μg/kg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丙泊酚0.1 mg·kg-1·min-1术中维持。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估患者症状(头晕、头昏、头痛、嗜睡、乏力)严重程度,参考患者NRS评分,采用Christensen疲劳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疲劳评分并计算患者POFS评分;记录3组患者POFS评分、POFS发生率、POFS持续时间;记录"夜间入睡时症状仍存在,第2天晨起后完全好转"的患者睡眠时长变化。结果93%的患者POFS程度较轻(POFS评分1~4分);B组POFS评分高于C组(P<0.05);B组POFS发生率高于C组、R组(P<0.05);B组POFS持续时间长于C组、R组(P<0.05);"夜间入睡时症状仍存在,第2天晨起后完全好转"的15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当夜睡眠时长长于日常睡眠时长(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阿片类镇痛药会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POFS有不同影响,布托啡诺等作用时间长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可能导致更严重的POFS;针对POFS的防治,单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配伍丙泊酚是更为适宜的麻醉方案。

  • 标签: 镇痛药,阿片类 胃镜检查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疲劳后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F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入组后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2组患者在疲劳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其踝关节主动性关节位置觉(JPSA)、被动性关节位置觉(JPSP)及运动觉(KT),同时采用Pro-Kin 254型平衡测试系统评估患者姿势稳定性。结果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外翻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8.09±2.06)°和(7.97±2.54)°]、JPSP[分别为(10.30±1.40)°和(9.22±1.20)°]及KT[分别为(10.50±1.53)°和(9.09±1.0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内翻1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7.99±2.08)°和(8.25±2.20)°]、JPSP[分别为(11.59±2.08)°和(9.78±2.31)°]及KT[分别为(10.88±1.71)°和(8.94±1.3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长度[分别为(1005.74±71.01)mm和(976.68±39.33)mm]、运动面积[分别为(746.73±71.19)mm2和(722.42±44.74)mm2]及总偏移指数[分别为(4.12±0.14)°和(3.85±0.19)°]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总偏移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治疗能有效改善FAI患者疲劳后本体感觉功能,提高其动态姿势稳定性,从而降低踝关节扭伤风险,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疲劳 本体感觉 姿势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BIS指导下全麻对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Ⅲ级,无术前疲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BIS值40~49组(B1组)和BIS值50~60组(B2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B1组术中BIS值维持40~49,B2组术中BIS值维持50~60、C组术中维持HR和MA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20%,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地佐辛+帕洛诺司琼行PCIA,VAS评分>3分时,口服氨酚羟考酮片5 mg或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进行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30 d时行Christensen疲劳评分,记录POFS(Christensen疲劳评分≥6分)发生情况。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 d,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 d内发热、呕吐和谵妄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行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B1组和B2组术后1、3和7 d时Christensen疲劳评分降低,术后7 d时POFS发生率降低,术后各时点QoR-15评分升高,住院时间缩短,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与B1组比较,B2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术后各时点QoR-15评分升高(P<0.05),术后各时点Christensen疲劳评分、各时点POF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各时点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术后补救镇痛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发热、呕吐、谵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下全麻可减轻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POFS,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麻醉,全身 老年人 疲劳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