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鸡球虫病的病原体,采用疫苗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表面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对卡介苗(BCG)、乳酸乳球菌(LL)、植物乳杆菌(LP)、鼠伤寒沙门氏菌(St)、枯草芽孢杆菌(Bs)、粪肠球菌(Efs)、大肠埃希菌(Ec)、蓝细菌(CB)、酵母、蜥蜴利什曼原虫(Lt)、鸡痘病毒(FPV)、火鸡疱疹病毒(HVT)、牛痘病毒(VV)和昆虫杆状病毒等载体介导的表面抗原疫苗的研制现状做一概述,以期为新型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艾美耳球虫 表面抗原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随访评估闷患者咽鼓管囊扩张的中长期疗效,并探讨不同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因闷塞感、耳鸣及听物矇眬感等咽鼓管功能不良症状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咽鼓管囊扩张治疗且术前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估的患者,共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0~62岁。术后追踪随访12~30个月并再次行ETDQ-7评估。利用SPSS 17.0软件分析ETDQ-7的总体评分及各个单项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并观察术后恢复时间与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结果患者咽鼓管囊扩张术后中长期ETDQ-7总体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前(27.0±7.9)分,术后(14.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闷塞感"、"内堵塞感或如同置身水下感觉,压迫感"、"感冒或鼻窦炎时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内有嗡鸣声"以及"听声闷胀或含糊不清,有朦胧感"5项症状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评估时间与ETDQ-7评分之间无线性相关(Spearman检验,ρ=-0.264,P=0.167)。结论以闷症状为主诉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咽鼓管囊扩张术后中长期随访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与术后时间无线性相关。

  • 标签: 咽鼓管 气囊扩张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细粒棘蚴过敏反应BALB/c小鼠模型,研究和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细粒棘蚴致敏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从自然感染细粒棘蚴的绵羊肝脏中提取原头蚴,培养40 d后,以50个微囊/鼠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接种BALB/c小鼠,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6个月之后,每只小鼠按0.1 ml/10 g经腹腔注射羊源细粒棘蚴粗制囊液致敏。对照组继续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激发过敏后1 h,根据评分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未致敏组、致敏组,每组各6只。取小鼠内眦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NK细胞、CD3+/CD4+/CD8+T细胞,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6、IL-13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致敏组的B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01),致敏组的B细胞百分比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未致敏组比较,致敏组的B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致敏组和致敏组的NK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01和P<0.01)。与未致敏组比较,致敏组的NK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未致敏组的CD3+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致敏组的CD3+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和P<0.001),CD8+T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变化。与未致敏组比较,致敏组的CD3+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致敏组IL-4、IL-6、IL-13含量都显著升高(P<0.001);致敏组IL-4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IL-13含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致敏组比较,致敏组IL-4、IL-6、IL-13含量都显著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细粒棘蚴过敏反应BALB/c小鼠模型,证明了Th2细胞引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细粒棘蚴囊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建立细粒棘蚴囊液外溢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细粒棘球蚴 BALB/c小鼠 过敏反应 B细胞 NK细胞 CD3+/CD4+/CD8+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腔软骨切取翻转治疗甲腔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8例甲腔前突畸形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6~41岁。采用经颅沟切口,分离暴露前突的甲腔软骨背侧面,将前突的甲腔软骨作椭圆形的全层切开,并将之剥除,经十字划痕后翻转180°,重新植入耳甲腔相应区域,可吸收线适当缝合固定,甲腔打包包扎。术后早期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血肿发生,远期观察甲腔皮肤有无皱缩,甲腔有无继发畸形。结果所有患者甲腔前突畸形均得到明显的矫正,切口愈合良好,且无局部血肿,经6~12个月随访,甲腔区皮肤无明显皱缩,结构无明显变形,患者及家属均感满意。结论采用甲腔软骨翻转后原位移植,可有效矫正甲腔前突畸形,效果良好。

  • 标签: 耳软骨 耳甲腔 畸形 回植
  • 简介:摘要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沙拉嗪1 g口服、3次/d治疗。治疗前血清肌酐(Scr)78 μmol/L。5个月后血尿素(BUN)8.3 mmol/L,Scr 185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1 ml/(min·1.73 m2)。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示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球性硬化。考虑可能为沙拉嗪所致肾损伤,停用该药。停药26 d后,BUN 4.0 mmol/L,Scr 130 μmol/L,eGFR 47 ml/(min·1.73 m2),加用醋酸泼尼松30 mg/d,2个月后减量至15 mg/d。复查示BUN 5.5 mmol/L,Scr 93 μmol/L,eGFR 71 ml/(min·1.73 m2)。

  • 标签: 美沙拉嗪 肾炎,间质性
  • 简介:摘要妊娠期急性弓形感染可继发胎儿宫内感染,导致死胎或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生后先天性弓形病患儿可遗留长期后遗症,需要重视弓形的母婴传播,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弓形虫病,先天性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妊娠
  • 简介:摘要为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需求,打造一流在线课程,广西医科大学寄生学教研室在学银在线平台上建立课程《族入侵——人体寄生学》,为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非医学生的通识教育提供学习资源。在构建理念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在课程内容上,包含微课、PPT、随堂测验、病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管理上,教师借助平台的多种功能实时与学生开展互动,起到督学的作用;在课程考核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开展综合性评价。自课程上线运行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虫族入侵 在线课程 自主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司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的96例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取右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采取右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司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入室(T0)、Ramsay评分达到5分时(T1)、扩宫颈时(T2)、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研究组T1时MAP、HR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68.5±8.9)mmHg比(59.3±7.5)mmHg(1 mmHg=0.133 kPa)、(75.3±6.4)次/min比(60.5±7.7)次/min、(98.5±0.6)%比(95.5±1.1)%,均P<0.05];T2时MAP和HR低于对照组[(73.8±10.1)mmHg比(83.5±11.8)mmHg、(76.1±9.7)次/min比(89.7±8.7)次/min,均P<0.05];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大于研究组[(269.2±29.2)mg比(216.7±25.2)mg,t=9.430,P<0.001];苏醒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6.9±1.3)min比(5.5±1.2)min,t=5.482,P<0.001];术中对照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25.0%(12/48)比4.2%(2/48)、31.2%(15/48)比6.2%(3/48),均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托咪定、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司氯胺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镜干、湿状态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评估湿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40例内镜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8~72岁。依据术前鼓室黏膜炎性状态分为湿组22例和干组18例。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前骨气导差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听力改善情况;(3)观察2组患者鼓膜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干,无再次流脓。(1)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术前骨气导差、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2)术后3个月听力改善情况:湿组、干组气导的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63.03±16.63)dB、(53.89±13.85)dB,术后分别为(46.59±13.86)dB、(39.51±12.92)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3.35、10.13,P值均 < 0.001);骨导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30.30±13.48)dB、(26.25±9.94)dB,术后分别为(30.10±12.53)dB、(26.11±9.55)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47、0.36,P = 0.642、0.723)。2组患者骨气导差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其中干组由(27.2 ± 9.4)dB降至(13.4 ± 6.4)dB,湿组由(32.7 ± 9.0)dB降至(16.5 ± 4.8)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0.24、14.34,P值均 < 0.001)。2组间比较,手术前后骨气导差以及术后骨气导差的降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2组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2组患者随访3个月,鼓膜均完全愈合,均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等并发症。结论内镜湿状态下Ⅱ型鼓室成形术后患者的听力恢复及鼓膜愈合情况与干状态疗效相当,该手术是可行的。

  • 标签: 中耳炎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耳内镜 湿耳 鼓室成形 部分人工听骨
  • 简介:摘要63岁女性患者体检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可见一薄壁透亮影,内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手术病理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肺海绵状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畸形所致的肺内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是否发生变性等有关。大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多在常规体检时发现,与肺内其他良、恶性肿瘤极为相似,临床上难以鉴别。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发生血管瘤破裂导致大出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司氯胺酮联合右托咪定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前评估存在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右托咪定组(F组)和盐酸司氯胺酮+右托咪定组(S组)。两组均于10 min内静脉输注右托咪定负荷剂量1 µg/kg,随后F组分两次各给予舒芬太尼0.1 µg/kg静脉注射,S组分两次各给予司氯胺酮0.1 mg/k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平静5 min (T0)、第1次置入纤支镜即刻(T1)、第2次置入纤支镜即刻(T2)、第3次置入纤支镜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1 min (T5)时的心率、MA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SpO2、Ramsay镇静评分,T1~T5时插管情况(包括呛咳、插管舒适度、插管后耐受性),插管过程中患者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插管成功连接呼吸机后的第1个PETCO2,术后24 h随访情况(记忆、不良反应、插管满意度)。结果与T0时比较:F组T1、T2时心率降低,T1、T3~T5时MAP降低,T2~T5时RR降低,T1~T5时SpO2降低,T1~T5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S组T1~T2时RR降低,T1~T5时SpO2降低,T1~T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T1时比较:F组T2~T5时RR降低,T3~T5时SpO2降低,T2~T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S组T2~T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T2比较:F组T3~T5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S组T3~T5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S组T1、T3、T4时MAP升高,T4、T5时RR增加,T3~T4时SpO2升高,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插管成功连接呼吸机后第1个PETCO2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T1~T5时呛咳、插管舒适度、插管后耐受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记忆、不良反应及插管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司氯胺酮或舒芬太尼联合右托咪定均可为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提供有效的镇静,但盐酸司氯胺酮联合右托咪定在纤支镜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经鼻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肺动脉包栓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患者女,43岁,因右侧胸痛就诊。患者既往有肝包病史,胸部增强CT示肺动脉远端分支充盈缺损、管腔增宽,延伸至远端胸膜下,呈多囊状稍低密度影,囊壁稍强化。行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肺动脉内栓塞物为包囊肿。

  • 标签: 棘球蚴病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噻嗪属于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其急性中毒病例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回顾1例患者口服噻嗪中毒后出现呕吐、全身抽搐、神志不清、氧饱和度下降。经洗胃、呼吸机支持,并使用丙泊酚、咪达唑仑、苯巴比妥钠、丙戊酸钠仍无法控制抽搐。后予盐酸戊乙奎醚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合已发表的新烟碱类中毒文献,我们建议急性重度噻嗪中毒主要的治疗是洗消和对症支持治疗,盐酸戊乙奎醚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中毒 噻虫嗪 盐酸戊乙奎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人工蹬骨手术在硬化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2例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13~70(33.4±11.2)岁。患者均在内镜下行人工镫骨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眩晕、面瘫及味觉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周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愈合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纯音测听0.5、1、2、4 KHz时的气导阈值、骨导阈值及气导、骨导阈值差值的差异。结果22例硬化患者均顺利在内镜下完成人工镫骨手术,手术时间50~145(79.5±29.2)min 。术后3例出现味觉障碍,3个月内自行缓解;5例出现术后轻度眩晕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无面瘫、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术后2周复查,术外耳道切口愈合佳,无外耳道狭窄,无鼓膜穿孔。术后3个月复查听力,气导阈值和气导、骨导阈值差值分别为(34.1±14.3)和(11.5±7.8)dBHL,较术前的(58.5±13.3)、(34.8±10.4)dBH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60、8.407,P值均<0.01);术后骨导阈值(22.6±10.4)dBHL,与术前的(23.7±8.3)dBH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需行翻修手术。结论内镜下人工镫骨手术治疗硬化症,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范围广、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术后患者听力可明显改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耳硬化症 耳内镜 人工镫骨手术
  • 简介:摘要氯胺酮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但是由于术后噩梦、锥体外系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的应用有所减少。而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异构体,与消旋体氯胺酮相比,应用剂量较小,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心血管和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小。此外,还可以应用于难治、重度抑郁症和癫痫患者,尤其在儿童麻醉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麻醉药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癫痫 艾司氯胺酮
  • 简介:摘要氯胺酮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但是由于术后噩梦、锥体外系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的应用有所减少。而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异构体,与消旋体氯胺酮相比,应用剂量较小,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心血管和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小。此外,还可以应用于难治、重度抑郁症和癫痫患者,尤其在儿童麻醉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麻醉药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癫痫 艾司氯胺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提出"肾主骨"、"肾开窍于",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肾脏病患者耳鸣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中医理论认为肾之间在经络及生理病理方面关系紧密;现代研究发现肾脏与内耳在基因表达、组织结构、致病因素方面具有共同性。补肾填精是中医学治疗耳鸣耳聋的主要治法。

  • 标签: 肾脏 内耳 耳鸣 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