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贝赫特病并发肌腱端炎可能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了解病因及发展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兰州大学第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2例并发肌腱端炎的贝赫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贝赫特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足部胀痛,超声提示肌腱端炎。结论肌腱在贝赫特病病程发展中有着慢性变化。风湿病患者中应重视该疾病与肌腱端炎的相关性,积极治疗以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肌腱端炎 脊柱关节病
  • 简介:摘要创刊60多年来,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许多可读、可用的高水平临床论文,包括国内许多首报的神经系统疾病病例,大样本临床研究结果,实用权威的疾病或技术诊治指南、共识、标准和规范(以下简称指南/共识)。临床医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增加了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认识,规范了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提高了诊治水平。但是,杂志近年来收到的稿件和发表的一些临床方面论文离高标准和规范的临床要求还有差距,为此,我们提出:完整规范的病例资料是基石;病例资料真实性是底线;发表高水平权威性指南/共识;精准教育,积极推广指南/共识。愿能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努力,将杂志工作做得更好。

  • 标签: 临床医学 病例报告 指南 教育,继续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尿道电术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经典的经尿道对肿瘤的碎片状电,存在低估分级分期、诊断欠准确等缺陷,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而次电提供了一种进一步准确诊断的选择。本文从次电概念的提出及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对次电的认识,指导患者治疗。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化学治疗 免疫疗法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的取新方法——"逆行解剖取法",报道该方法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共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5例,应用"逆行解剖取法"取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术中于髂结节、髂骨内侧附近寻找合适的皮肤穿支或肌支,应用显微剪和显微蚊氏钳逆血管分支由表至里分离解剖至旋髂深血管起始部,然后骨刀凿取髂骨瓣,髂骨瓣嵌入股骨头内,吻合旋髂深血管与旋股外侧血管横支。术后通过门诊随访患者并总结该方法的初步应用效果,术前、术后Harris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髂骨瓣取长度为3.0~5.0(4.0±0.5)cm,血管蒂长度为4.0~7.0(5.3±1.0)cm;髂骨瓣取时间35~55(45.0±6.1) min;术中旋髂深血管髂骨瓣取成功率为100%,所有髂骨瓣断蒂前骨面渗血活跃;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为100~400(226.7±78.2)ml。术中1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牵拉伤,术后第1天出现大腿前外侧区域麻木,术后4个月麻木症状得到缓解,其余1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大腿前外侧区域麻木等症状。术后髂骨瓣供区引流量为50~70(62.7±7.5) ml,髂骨瓣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3年,髂骨瓣供区均未出现切口疝等并发症;术后9、12、18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基本达到较好的水平。结论"逆行解剖取法"取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能快速确定髂骨瓣的营养血管,操作相对简单,解剖安全可靠,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供区的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旋髂深动脉 髂骨瓣 逆行解剖切取法 供区损害 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制丝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对卷烟精细化生产的要求,叶丝干燥来料含水率波动对叶丝干燥后烟丝各质量指标都有影响。叶丝干燥工序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卷烟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其对叶丝干燥后叶丝的填充值、烟丝结构和感官质量、过程能力指数CPK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稳定控制叶丝干燥来料水分,降低卷烟批次间的加工差异和波动,对提高工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制丝工艺技术 切后叶丝含水率 CPK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unhill术、全术与次全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2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全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全组(102例),将次全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次全组(108例),将Dunhill术治疗的患者纳入Dunhill组(115例)。采用SPSS 25.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计数资料用频数(n)、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组相比,Dunhill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短,Dunhill组和次全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Dunhill组手术时间比次全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甲状腺次全术与Dunhill术,甲状腺全术在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大。而Dunhill术可有效兼顾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结合患者需要而谨慎选择。

  • 标签: 甲状腺肿,结节性 甲状腺切除术 Dunhill术 全切术 次全切术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腺等离子剜术(TUERP)与前列腺等离子电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大体积BPH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TURP治疗,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前列腺膀胱组织切除量更多(P<0.05)。术前,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大尿流更高、残余尿量更低(P<0.05)。结论相比TURP治疗大体积BPH,TUERP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出血量,切除病变组织更多,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剜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尿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以乙醇、丙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丙酸酯。讨论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乙丙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了合成乙丙酸酯的适宜的工艺条件酸醇摩尔比为2.5∶1,催化剂为氨基磺酸,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乙丙酸酯的产率达到67.70%。气相色谱测得酯含量为96.73%。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产物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表征了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产物为乙丙酸酯。

  • 标签: 乙二醇 丙酸 乙二醇二丙酸酯 影响因素 表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器官簇联合取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完成的50例胸腹腔器官簇联合取的临床资料。供者均为公民逝世后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4.8±12.3)岁(范围:5~55岁),住院时间[M(IQR)]4(4)d(范围:2~43 d),气管插管时间4(2)d(范围:1~43 d)。取经胸骨正中及腹部大“十”字切口,分别建立各靶器官的灌注管路后同期进行冷灌注,以膈肌为界,以器官簇为单位进行联合灌注及取。现场完成心、肺分离后分别送往移植医院,腹部器官簇则直接保存送回广西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行进一步分离和修整。结果共获取心脏21个,肺脏47对,肝脏49个,肾脏47对,胰腺11个,取时间(32.6±6.5)min(范围:19~50 min),无热缺血时间,未出现影响器官质量和功能的手术副损伤。顺利完成心脏移植17例,心肾联合移植2例,双肺移植43例,单肺移植6例,肝移植41例,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联合移植1例,肝肾联合移植3例,胰肾联合移植9例,肾移植74例。结论对DBD供者进行胸腹腔器官簇同期灌注、联合取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器官移植 组织和器官获得 器官保存 胸腹腔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巩膜咬器治疗泪点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州爱尔眼科医院2014年至2018年门诊下泪点息肉阻塞60例(75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巩膜咬器咬泪点息肉。随访1年,观察术后泪溢症状和泪道冲洗情况。结果75眼中71眼(94.67%)咬后泪溢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其余4眼未愈(5.33%),经再次咬后治愈。结论应用巩膜咬器治疗泪点息肉效果良好。

  • 标签: 息肉,泪点 咬切器,巩膜
  • 简介:摘要以顺丁烯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选取合适的催化剂,用直接酯化法合成顺丁烯丁酯。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顺丁烯丁酯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条件甲苯20m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正丁醇和顺丁烯酸酐的摩尔比2.5∶1,硫酸氢钾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酸酐的7%,在此条件下产品的产率为93.64%,气相色谱测得酯含量为88.31%。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了产物的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适宜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顺丁烯丁酯。

  • 标签: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硫酸氢钾 合成 表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锥术后是否存在宫颈再生的过程,如果存在,多久以后可以完成此再生过程,以利于在临床上指导手术与妊娠间隔时间,从而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宫颈冷刀锥术的患者50例,应用阴道超声对患者宫颈锥术前、术后宫颈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分析术前、术后宫颈长度及宫颈体积的变化。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术后12个月,宫颈长度分别为(30.14±2.25)mm、(20.42±1.14)mm、(23.30±1.23)mm、(25.38±1.31)mm、(26.26±1.37)mm、(26.68±1.40)mm,宫颈体积分别为(16.02±1.71)cm3、(10.87±0.81)cm3、(12.40±0.92)cm3、(13.51±0.10)cm3、(13.98±0.11)cm3、(14.20±0.11)cm3,手术前后宫颈长度、宫颈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8.57、116.41,均P < 0.01);宫颈冷刀锥术后3个月内宫颈形态可完全恢复正常,宫颈冷刀锥术后9个月宫颈长度及体积可恢复到术前的88.82%,之后宫颈长度、体积再无明显变化。结论宫颈再生是存在的,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建议宫颈冷刀锥术后9个月再计划妊娠,以降低因宫颈再生不足导致的流产、早产风险。

  • 标签: 宫颈疾病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环扎术,宫颈 宫颈冷刀锥切 宫颈长度 宫颈体积 腔内超声检查 宫颈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全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术方式、病变类型、原位甲状旁腺保留数(parathyroid glands remaining in situ,PGRIS)评分、围术期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等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改变为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81.1%(30/37),结节性甲状腺肿13.5 %(5/37),Graves病5.4%(2/37)。32.4%(12/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16.2 %(6/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10.8%(4/37)的患儿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40.5%(15/37)的标本中发现≥1个甲状旁腺腺体。29.7%(11/37)术后24 h内出现低钙血症,16.2%(6/37)出现低钙血症的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GRIS评分、甲状腺最大径、术后2 h的PTH、术后24 h的PTH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6个月后血钙和PTH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全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均在术后24 h内发生。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PGRIS评分低和术后2 h的PTH降低是术后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后2 h监测PTH可帮助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儿童
  • 简介:摘要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一种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现在公认宫颈锥术是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术式有两种:宫颈冷刀锥术(CKC)及环形电术(LEEP)。宫颈锥术可以保留育龄期SIL患者的生育功能,并阻止SIL向宫颈癌发展,但对宫颈长度、宫颈完整性等产生不良影响,可能降低术后受孕能力,增加术后妊娠风险,出现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术中甲状旁腺保护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全术的甲状腺癌患者206例,术中均行甲状旁腺保护技术操作,根据手术中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将其分为非侧颈清组97例和侧颈清组109例,统计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206例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非侧颈清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4.12%(4/97),侧颈清组为17.43%(19/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对于防止甲状腺全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TOBSPIN切丝机采用全新理念和创新设计生产的新一代旋转式切丝机。刀的进给和刀的退回零位由一台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在更换刀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控系统的故障和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容易造成进刀螺杆与推刀异形螺母脱离现象,刀零位丢失后。复位校对过程复杂繁琐用时较长,对维修校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在校对过程中易出现错误及零部件的损坏。校正过程存有较多的安全隐患。经分析研究,在八套进刀单元内加装刀零位校正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实现TOBSPIN切丝机刀零位校正工作。大大简化校正过程。本文对该装置的研发展开相关论述。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电术(PKRP)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大体积BPH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RP组与TURP组各50例,记录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血清指标,评估比较患者勃起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RP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长、术中失血量均短于、少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5、8.74、6.20、8.34,均P < 0.001)。术前PKRP组与TURP组术前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9、0.73,均P > 0.05),术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有下降,最大尿流率均有上升,且PKRP组残余尿量低于TURP组,最大尿流率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5、11.67,均P < 0.001)。术前两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0.33,均P > 0.05),术后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均有下降,且PKRP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低于TURP组(t=16.01、5.09,均P < 0.001)。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2、0.63,均P > 0.05),术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均有上升,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有下降,PKRP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25.06±3.61)分]高于TURP组的(21.52±3.05)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1.05±0.18)分]低于TURP组的(1.58±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10.98,均P < 0.001)。术后PKR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 < 0.05)。结论该研究从勃起功能、生活质量、围术期指标等多方面观察两种临床常用术式在大体积BPH治疗的疗效差异,具有一定新颖性,结果证实大体积BPH患者接受PKRP手术与TURP手术均有改善患者勃起功能、血清指标、尿动力学指标的作用,不过PKRP手术创伤性更小,改善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更少,可优先选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勃起功能障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病例对照研究 围手术期 排尿 前列腺特异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