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管狭窄是胰腺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胰液流出受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诱发腹痛和加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扩张胰管、通畅引流为胰管狭窄的治疗核心。随着经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不断完善,治疗逐渐成为胰管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常用手段有括约肌切开、狭窄扩张支架置入。其中,括约肌切开和狭窄扩张效果不持久,常作为支架置入的先导步骤。本文就胰管狭窄的支架置入发展历史及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腺疾病 胰管狭窄 胰管支架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活体实验探索超声引导哑铃样金属支架(LAMS)置入后胆囊取石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体重30~35 kg小型猪6头,静脉麻醉经腹部开放手术于胆囊内分别置入直径0.8~2.0 cm无菌人结石2~4枚,缝合胆囊及腹腔。造模成功后超声引导置入LAMS。超细经胃越过支架进入胆囊后寻找结石并取出。经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经胆道支架引流(ERBD)预防胆漏。再以普通拔出LAMS,金属夹封闭胃壁创面。观察技术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头猪在内超声引导下成功置入LAMS,超细顺利进入胆囊,取石网篮取出直径小于1 cm结石,大结石经激光碎石后完全取出。操作总时间为87~128 min。术后观察无出血、穿孔、感染、胆瘘等并发症发生。另1头猪置入LAMS失败,由于先行EST加ERBD,造成胆囊体积缩小并远离胃腔,穿刺困难。结论超声引导经胃-胆囊置入LAMS后超细取出胆囊结石技术安全可行,可为行胆囊切除困难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动物实验 胆囊结石病 超细内镜 哑铃样金属支架 内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特发性颅高压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高压为主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头痛、搏动性耳鸣、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表现。大量研究表明,脑静脉窦狭窄与IIH密切相关,超过90%的IIH患者伴有脑静脉窦狭窄。尽管二者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但在这类患者中正逐渐形成以静脉窦支架置入为核心的外科综合治疗体系。文章对IIH合并脑静脉窦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假脑瘤 颅内高压 颅窦 支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恶性胆道狭窄(MBS)患者行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引流的疗效及总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MBS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的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影响总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均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7%(51/346),其中胆系感染发生率为13.0%(45/346),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为4.6%(16/346)。患者ERCP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1.0 d(70.3 d,246.5 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门部胆管狭窄(HR=1.85,95% CI 1.44~2.38,P<0.01)、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HR=1.75,95% CI 1.30~2.36,P<0.01),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HR=1.27,95% CI 1.00~1.61,P=0.050)、有血管及器官转移(HR=1.32,95%CI 1.04~1.69,P=0.023)及退黄效果不佳(HR=1.37,95%CI 1.02~1.85,P=0.037)是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胆道支架置入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MBS。肝门部胆管狭窄、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有血管及器官转移和退黄效果不佳的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MBS患者可能总生存较差。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恶性胆道狭窄 支架 黄疸,阻塞性 总生存
  • 简介:摘要对于胰腺假性囊肿及包裹性坏死的治疗,新型全覆膜金属支架因其引流效果好、抗移位特性强等优点,在内超声引导引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此种支架仍然存在移位的风险。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新型全覆膜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包裹性坏死过程中,支架移位至腹腔的处理。

  • 标签: 胰腺假囊肿 超声检查 引流 金属支架
  • 简介:摘要2017年6月—2019年9月,5例良性重度幽门狭窄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5例均成功完成幽门处全覆膜支架置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5例患者于术后1~3 d开始进流食,进食后均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营养状态获得明显改善。4例于术后3~4个月行支架取出;余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支架移位至胃,取出支架后观察幽门口略狭窄,行球囊扩张+黏膜切开。随后5例继续随访3个月,均无症状反复及再狭窄。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良性幽门狭窄安全、有效。

  • 标签: 幽门狭窄 良性幽门狭窄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消化镜中心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58例因胰腺假性囊肿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的患者临床资料。11例单纯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为病例组;47例X线联合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病例组手术成功率为100%(11/11),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47/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手术操作时间(15.82±5.528)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22.62±7.820)min(P<0.05)。结论单纯超声引导置入哑铃样金属支架成功率高、手术操作时间短、无X线暴露,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X线 胰腺假囊肿 超声检查 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显示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血栓形成及其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注册中心和南京卒中注册中心,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并进行中OCT检查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特征,分析OCT图像,观察术后支架血栓形成,同时收集斑块钙化、薄纤维帽、支架贴壁情况、斑块脱垂以及微夹层等OCT图像特征。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17例(23.3%)OCT显示支架血栓形成。4例支架血栓形成导致围手术期血管事件,其中1例较严重。支架无血栓形成组未发生围手术期血管事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夹层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5.439,95%可信区间1.102~26.837;P=0.038)。结论OCT可显示颈动脉支架置入支架血栓形成,后者与围手术期血管事件相关,而微夹层是支架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栓形成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妊娠期肾绞痛孕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本院局部麻醉下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妊娠合并肾绞痛需放置输尿管支架的孕妇资料。比较局部麻醉及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结局,并对局部麻醉下成功实施输尿管支架置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此研究中纳入了88名孕妇,38名孕妇局部麻醉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50名孕妇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平均年龄29岁。局部麻醉组和静脉全身麻醉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 min和26 min(P=0.00),两组孕妇均无中并发症,两组孕妇术后先兆早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成功放置输尿管支架的孕妇相比,局部麻醉未能成功放置输尿管支架的孕妇均为右侧输尿管支架置入,发病孕周在24周左右。结论妊娠合并肾绞痛孕妇局部麻醉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是安全有效的。该手术可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成本,减少静脉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病孕周晚、右侧支架置入可能是局部麻醉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妊娠 肾绞痛 局部麻醉 输尿管支架置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超声及其附件的发展,支架引流已经成为胰腺包裹性坏死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几年对内超声引流治疗胰腺包裹性坏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支架 胰腺包裹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平板CT在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3例因颅动脉瘤、椎动脉夹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而行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使用DSA工作站对支架置入后普通平板CT和高分辨平板CT扫描结果分别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方法显示的支架重建图像质量的差异;采用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将靶血管5 s-3D-DSA重建图像和高分辨平板CT扫描的支架重建图像进行融合,观察并评估支架完全打开及贴壁情况。结果23例患者顺利置入25枚Willis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达100%。与普通平板CT相比,高分辨平板CT能更清晰和直观地显示金属支架细节,图像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0.56±0.71 vs. 1.5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观察到1枚支架头端金属丝U型连接处打折,但未见血管破裂及漏等情况,余24枚支架完全打开并贴壁良好。结论高分辨平板CT能清晰展示支架打开程度及贴壁情况,进而指导者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在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分辨平板CT Willis覆膜支架 支架置入术 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支架置入时间对输尿管软碎石(FURL)治疗肾结石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11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肾结石患者,患者均采用FURL治疗。按照FURL术后支架置入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置管组(n=91)和短期置管组(n=35)。常规置管组患者的术后支架置入时间为4周,短期置管组患者的术后支架置入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结局指标(住院时间和无石率)、术后并发症指标(术后血尿、肾血肿、尿路感染和发热)和术后疼痛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常规置管组和短期置管组的住院时间[(7.22±1.02)d比(7.26±1.22)d]、术后1个月无石率[84.6%比82.8%]、术后2个月无石率[93.4%比88.5%]、术后血尿[10.9%比11.4%]、肾血肿[3.3%比0]和发热情况[2.2%比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常规置管组,短期置管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更低[17.6%比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常规置管组和短期置管组的阿片类药物平均应用次数[(1.05±0.45)次比(1.00±0.50)次]、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应用次数[(1.52±0.55)次比(1.45±0.45)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腹痛发生次数[(1.25±0.55)次比(1.15±0.45)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置管组患者的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应用次数大于短期置管组[(1.45±0.46)次比(1.25±0.30)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FURL手术后,使用短期支架置入与传统的长期支架置入一样有效,可以达到同样的无石效果,并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对于降低术后感染和术后疼痛,短期支架置入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结石 术后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疼痛,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引导与X线透视肠道支架置入在治疗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的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106例,按操作方法分为超细组58例,X线辅助组48例,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临床缓解率、桥接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超细支架成功置入率98.3%(57/58)、临床缓解率96.6%(56/58)、术后并发症率10.3%(6/58),而X线辅助组支架成功置入率100%例(48/48)、临床缓解率95.8%(46/48)、术后并发症率16.7%(8/48),P>0.05;但超细组无需配备放射人员及C臂放射机。结论超细引导与X线透视肠道支架置入均能安全有效缓解左半结直肠癌性梗阻,但超细引导法具有无X线辐射优点。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梗阻 金属支架 超细内镜 X线辅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鼻泪囊鼻腔吻合(E-DCR)中吻合口应用药物支架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以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慢性泪囊炎行E-DCR 50例(60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1眼),E-DCR的吻合口处放置药物支架;对照组,25例29眼,中不放置药物支架。术后随访1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8眼(90.32%),好转2眼,复发1眼;对照组治愈14眼(48.28%),好转8眼,复发7眼(χ2=4.000,P=0.047)。治疗组中出血(35±15)mL,少于对照组的(40±18)mL(t=2.152,P=0.035)。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者1眼,少于对照组的7眼。治疗组术后鼻部无需再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无疼痛感;而对照组术后8眼出现疼痛感。结论吻合口药物支架在E-DCR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支架,吻合口,药物 泪囊炎,慢性 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镜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9月—2015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行颅动脉支架置入的31例症状性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6~73(57.00±9.87)岁。依据置入支架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自膨式支架组16例和球扩式支架组15例。对患者进行5年以上随访,观察和记录终点事件:术后30 d的终点事件包括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死亡,术后30 d~5年的终点事件包括同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血管性死亡。结果31例患者获随访1~77(62.7±15.5)个月,5年发生终点事件4例(死亡3例):术后30 d发生终点事件(出血性卒中)2例,其中死亡1例;术后30 d~5年的终点事件2例。术后第1~5年每年累积发生终点事件分别为2、2、4、4、4例,其中第3年终点事件增加2例,分别为同侧缺血性卒中1例、出血性卒中1例(均死亡)。自膨式支架组和球扩式支架组患者各项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ICAS的围手术期及远期观察显示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胰管支架是扩张胰管、通畅引流的有效手段,置入胰管支架多用于缓解慢性胰腺炎引起的疼痛、治疗胰管断裂及其引发的胰腺液体积聚、预防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也可以用于治疗胰腺分裂症、胰腺恶性肿瘤以及定位阴性结石。随着技术的发展,胰管支架在胰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讨论胰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内镜超声 胰管支架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超声支架引流治疗的48例胰腺包裹性坏死(WON)患者临床分析,分析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4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引流,操作成功率100%,总临床成功率83.3%(4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6/48),其中术后出血4例,术后感染2例,支架阻塞8例,支架移位2例。提示超声引导支架引流治疗WO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开展需谨慎。

  • 标签: 内镜超声 支架引流 包裹性坏死
  • 简介:摘要回顾性研究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资料。39例患者中30例应用介入技术,其中21例行PTA,12例PTA+PTS治疗,治疗后2d、1个月及3个月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技术患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经皮腔球囊血管成形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可行、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巴马猪颈动脉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支架再狭窄(ISR)模型,观察并总结其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改变。方法以13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采用球囊过度扩张的方式损伤巴马猪颈动脉内膜后原位置入Neuroform EZ支架建立ISR模型。术后每2周通过床旁彩超监测巴马猪颈动脉支架置入区血流情况,如发现支架血流增快或减慢,即刻行DSA、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高分辨MRI(HR-MRI)检查,明确支架狭窄情况后处死巴马猪,取支架处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13头巴马猪单侧颈动脉球囊扩张完成后共置入13枚Neuroform EZ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2.46±3.57)周(6~18周),13头巴马猪中监测到支架血流增快10例,血流减慢3例;即刻DSA检查显示13头巴马猪的支架均出现不同程度狭窄,狭窄率为(44.23±9.39)%;IVUS和OCT提示支架主体完全被增生的血管内膜覆盖,局部管腔的缩窄为明显增厚的内膜所致,而缩窄的管腔在HR-MRI上表现为管壁的明显强化;HE染色显示病变血管内弹力板断裂,内膜增生明显,增生的内膜以平滑肌细胞为主。结论通过球囊过度扩张撕裂血管内膜并原位置入支架的方式,在12周左右可建立巴马猪颈动脉ISR模型,多种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均证实ISR为增生的内膜所致。

  •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内膜增生 颅内支架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