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992年山林下放到户,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太阳村将王必成家附近的一片山林承包给其个人经营,并按程序办理了合法的山林证书。当年10月,有人借王必成没有完成农特税为由,提出不应将此山林承包给他,并建议没收其山林证书,于是王必成的山林证被该村六组收回。王必成不服,向村委会反映真实情况,由村调解委员会调查后证实——没收王必成的山林证纯属某些人私欲膨胀,恶意中伤、蓄意霸占,

  • 标签: 没收 调解委员会 恶意 个人经营 村委会 合法
  • 简介:《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存在巨大的逻辑困境,其第(一)项规定与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是不相容的,导致法条在表述时无法选取合适的词语来对该三项规定进行统辖。该条在“有下列情形”和“因下列情形”、“推定”和“认定”的使用上未加区别,也体现出对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的欠缺。因此,应当将它们分开规定,以避免在法律适用上和认识上的混乱。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过错 认定 推定
  • 简介:1982年12月4日颁布实施的我国现行宪法即将届满20周年。是中国宪法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换言之,是稳定性最强的一部宪法。本文试图从稳定性角度对这部宪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作为其20周年的纪念。

  • 标签: 现行宪法 中国宪法 中国 颁布 稳定 塑造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精神卫生法》优先医疗救助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实施。方法:采用规范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有关医疗救助的法律法规进行综述。结果:优先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首次从法律层面规定的以疾病确立医疗救助对象的特殊保护,因而成为《精神卫生法》亮点之一。结论:因缺乏相关程序法规保障该制度的实施,建议暂时可通过立法解释或者制定《精神卫生法实施条例》实现,将来通过制定《社会救助法》完善。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优先医疗救助制度 内涵 特征 实施
  • 简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改革、医药改革、信任危机、法治建设构成了我国医患纠纷演变中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医患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医患纠纷急剧上升,纠纷恶性化严重,医患诉讼一边倒,医疗机构负重前行。为化解医患纠纷,理顺医患关系,首先要加强医患关系的理论研究,尽快使医患关系法制化;其次医疗机构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真正的市场观念和服务意识;再次,建立科学规范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发挥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监督调节作用,强化医院的质量管理,加强法治道德与医学教育,以达到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 标签: 20世纪 80年代 医患纠纷 经济改革 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