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兼具社会性和财产性双重价值,在破产中处置土地经营财产价值,常常受到社会性价值掣肘,致使土地经营社会性价值与破产法立法宗旨之间形成冲突。土地经营流转趋势不可阻挡,以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出资过程中,应当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市场经营充满风险,当其经营陷入危机引入破产制度解决债务问题时,需要妥善处置土地经营权社会性价值与破产法立法宗旨矛盾。建议给予以土地经营权出资农民附条件优先权和选择权,优先权和选择权设置是有偿且自愿,在农民遭遇投资失败导致失去土地时,可以行使优先权或选择权重新购回土地。

  • 标签: 农村承包土地 经营权 破产处置 双重价值
  • 简介:立法好坏与立法技术运用巧拙紧密联系,性别立法技术影响着性别法规范好坏。以我国传统性别为例,理学思想指导下宋、明、清立法者继续从纲常礼教下形成性别差等立法原则出发,使传统中国性别立法在结构技术和表述技术上不断发展完善。但是,理学思想僵化也导致立法技术应用目标的转变,即由注重家庭、生活性别关系调控转为通过礼教性别差等观念强力维护达到加强专制统治法律效果,使传统中国性别立法观念与技术与两性平等越走越远。

  • 标签: 宋明理学 性别立法观念 性别差等技术
  • 简介:杨鸿烈先生是著名法史学家,其《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书,被誉为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奠基之作,在法学界有着崇高地位,向来为学者所称颂.自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影响深远.①然而,纵观《中国法律思想史》诸多版本,里面均有一例不大不小史实错误,非常明显,却鲜为人道.

  • 标签: 《中国法律思想史》 杨鸿烈 流传 商务印书馆 奠基之作 史实错误
  • 简介:"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坚定领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十九大"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深刻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正确地认识到了我国所处历史地位,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一次飞跃,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 简介:总分则式民法典体例出现与德国潘德克顿法学法源理论和方法论有着密切关系,以萨维尼为首德国法学家们坚信法学应当是一门科学,追求逻辑意义上整全法源,采用提取“公因式”方法抽象出总则和各分则中“小总则”,构造出逻辑自洽、具有高度涵括性规则体系。此种法典体例下,债法总则存废不是一个单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法典科学性结构性问题。我国民法典分则草案不设债法总则对民法典体系效益和科学性都会造成消极影响:一是法典体系逻辑被破坏。诸分则与总则之间层层递归、相互嵌套体系逻辑被打乱,法典结构关系变得松散;二是合同法总则立法科学性和严谨性存在缺陷。不使用债概念使得合同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等等术语在语义和逻辑上都存在问题;三是物权请求权和法定之债需大量参照适用合同总则规则可能导致参照泛滥。从现有司法裁判实证研究看,这可能导致司法适用混乱和司法裁判不确定性增加。

  • 标签: 债法总则 法源 体系构造 同构压力 参照适用
  • 简介:天津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推进美丽天津建设”。会议由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等部分组成。专题研讨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最严生态法治要求、创新制度强化执法”等三个分主题展开。与会人员共同学习研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六大原则”“五大体系”等内容,并对美丽天津建设建言献策。

  • 标签: 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天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法治
  • 简介:为隆重纪念第47个世界环境日,2018年6月3日,由天津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分会、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天津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成功举行。会议主题是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推进美丽天津建设。

  • 标签: 世界环境日 资源保护法 生态文明 思想理论 学术年会 天津市
  • 简介:本文探讨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引起法理学者们关注基本问题:法品格。法品格是法律制度建设中统合正当性和合法性基准,也是与公正、公平及法正当程序等相辅相成一项重要法律价值。本文通过对德沃金法律观阐释论述,法品格这一概念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和现实重要性。

  • 标签: 法的品格 法的不确定性 法的生命 拟人化 法的解释
  • 简介:评价与民意相趋同判决是否具有正当性应立足于对裁判理由审视。尽管司法民主具有诸多良性社会功效,但其实现过程仍需经由法律程序引导,社会公众任意介入司法并不能得到宪法规范合法证成。自尼采提出"上帝已死"和韦伯"世界祛魅"后,价值多元解构了独断正义,个案中民意与正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是故,无论司法民主还是个案正义,单独都不能充当民意判决正当理由。然而,现实中公众意见总是能够与法律规范交叠重合。在将法律和民意分别视为操作性理由和辅助性理由后,法官基于多元理由而作成判决,尽管符合民意,但却不失正当。

  • 标签: 裁判理由 民意判决 正当性 司法民主 个案正义
  • 简介: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对民主社会这三大信条进行了严词批驳。在他看来,自由是有秩序自由,平等是法律之下平等,而博爱则是一种与自由社会不相容价值。穆勒式自我防卫自由观太过简化,可能物极必反走向奴役;自由依赖于合理强制,过分地取消对自由限制不是促进自由,而是扼杀自由;自由只具有工具性价值,本身并不具有内在价值。平等实际意义只是法律之下平等。这种平等要求法本身是正义。如果法律没有超验权威,那么法治就是一句空话,自由也无法得到保障。博爱不容于自由,穆勒观点在人性观、历史观、实践上都是错误。斯蒂芬并非崇拜权力威权主义,其保守主义立场也不是因循守旧代名词。作为刑法学者,斯蒂芬理论值得中国刑法学界倾听,它可以让我们反思犯罪论中法益理论和刑罚论中的人道主义。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造体系都是有缺陷,理论不完美是必然,总有一些知识在体系之外。

  • 标签: 自由 平等 博爱 法益 人道主义
  • 简介:在当前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务中,刑法解释任意性难题和多义化难题已然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民众对刑事司法信任,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刑法学进一步发展。导致目前刑法解释理论难以克服任意性与多义化难题理论症结,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未能准确区分法"发现"与"证立"是两个不同过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们都属于一种"独白式理解"。要想缓解或克服刑法解释任意性与多义化难题,需要某种方法论上觉醒,亦即实现从"发现"到"证立"转换以及由"独白式理解"到"沟通式理解"转变。法律论证理论无疑为这种刑法方法论觉醒提供了一条可能进路,这就要求将刑事司法裁决理论重心,从传统对刑法文本规范解释转移到对刑法裁判规范理性证成上。

  • 标签: 文本规范 裁判规范 刑法解释 法律论证
  • 简介:德沃金在《刺猬正义》中捍卫了价值一元论哲学立场。价值一元论包含着两个内容,一是价值一体性命题,二是融贯性道德、政治和法律实践。价值一体性命题主张价值客观性和一体性。价值一体性经由解释性实践而构建价值世界整体性。在实践内涵上,价值一元论围绕尊严概念而展开,尊严两条基本原则以责任为实践机制,沟通了伦理领域和价值领域,并最终为政治和法律实践中政治价值和法律价值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提供价值基础。政治和法律实践归属于道德实践整体价值系统,法律实践是道德实践一部分。然而,价值一元论无法回应不可通约性难题挑战,合法性价值也无法通过解释与价值世界一体性结构相契合,刺猬式正义观面临着深层次理论困境。

  • 标签: 价值一体性 尊严 不可通约性 合法性 德沃金
  • 简介:刑法中责任对于犯罪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有责性阶层核心内容。责任本质特征是非难可能性,只有在具有非难可能性情况下,行为人才能对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对于非难可能性,需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尤其是需要从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这两个维度为非难可能性提供根据。其中,违法性认识是非难可能性智识性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是非难可能性意愿性要素。在我国刑法中,非难可能性要素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而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法理而出罪案例还是较为罕见。随着刑事法治加强,责任主义思想观念必将逐渐获得认同。因此,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责任概念应当进一步推行。

  • 标签: 责任 非难可能性 违法性认识 期待可能性
  • 简介:从流担保禁令、时效利益预先放弃禁令等五种权利事先放弃法律解释论出发,可归纳出事前弃权原则上倾向于无效一般规则。其背后法理逻辑包括:未来权利尚未特定化,处分行为前提欠缺;意思表示容易生瑕疵;被放弃权利涉及人身(信赖)利益;事前弃权容易导致对自由或独立过分限制;可能违反赋权规范特定公益目的。将该规则验证性适用于任意解除权、法定解除权、违约金酌减权以及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等权利事先放弃场合,亦能获得较好解释力。

  • 标签: 事前弃权 法律行为 效力 私人自治 公共利益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目前主流刑罚措施诟病与反思多有出现,从刑罚目的上看,传统报应论与预防理论都有其合理部分,同时也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将两种理论综合对待是当前主流观点。由于刑罚本身"恶"属性和社会中存在"群聚效应",使我们难以去除对死刑追求,也使刑罚改造目的不容易实现,而传统刑罚手段也给服刑者回归社会带来困难。目前需要针对现有刑罚方式问题探索社区矫正,社区服务等新刑罚手段,并在合适时间加以推广。

  • 标签: 报应论 犯罪者改造 社区矫正 群聚效应
  • 简介:在传统"事实—虚构"二分法法学叙事中,法律拟制常常被视为法律上虚构,而奠基于经验主义怀疑论与康德批判哲学拟制哲学则对法律拟制提出了不同见解。在拟制哲学提出之后,纯粹法学、论题学法学与类型理论以拟制哲学为资源,回应了法律拟制问题。拟制哲学可以成为法律拟制哲学基础。依据拟制哲学,法律拟制并非纯粹虚构,其毋宁是法律本质属性。在拟制哲学视野下,法律天然具有拟制属性,而通常所言之法律拟制,则系具有实践价值类推。

  • 标签: 法律拟制 经验主义怀疑论 康德哲学 拟制哲学 类推 纯粹法学
  • 简介:含混性是语言固有属性,含混性研究与建构一种逻辑清晰的人工语言体系努力伴随而生。含混性语言可以类型化为量含混与质含混,语义含混与语用含混。法律语言含混性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要面对“边界情形”问题,还与法律普遍性效力存在张力。即使如此,面对显示案件中价值判断和立场分歧,法官有时不得不应用含混性策略来权衡各方利益。法律语言含混性能够确保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拓展公民自由行为空间,推进道德评估与价值衡量多元化以及权力运作平衡。对于法律含混性存在弊端问题,可以从规范表述、法律思维和焦点转化等层面来化解。

  • 标签: 法律语言 含混性 语用学 司法价值
  • 简介:民商分立还是民商合一,这是个亦旧亦新问题。在日本,随着商法典若干内容单独立法,商法典内容不断"减少"。正在进行日本民法典大修订中,还曾设想由民法吸收商法典中商行为法总论内容。虽然这一设想最终未占上风,但如何划定民法与商法分界线今后可能重新上升为一个重大命题。"商世界"有不少特殊理念和制度,想要把"商世界"所有问题都放入膨胀民法典是有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立法形式"合一"或"分立"问题,更重要是厘清什么是"商"并探索其具体规制原理。明确"民"与"商"各自世界差异,在考虑二者各自特殊性和差异基础上立法才是应有之道。近年来逐渐盛行B2C(Business-to-Customer)型交易恰处于"民"世界与"商"世界居中位置,厘清B2C型交易规制原理是解决上述问题先决条件。本文以2005年修改《日本公司法》与《债权法》修改为中心探讨。

  • 标签: 民商分立 民商合一 商法典 B2C立法形式 民法典
  • 简介:自首作为量刑重要环节,其功能定位在于准确量刑而非简单从宽处罚,因而其作用发挥受到量刑原则制约与量刑目的指引。自首从宽依据在于犯罪人人身危险性减小,更利于实现刑罚目的,因而自首情节不必然带来从宽处罚效果,亦不是死刑案件中免死金牌。实践中,确定对具有自首情节被告人是否可以从宽处罚时,应将被告人客观罪行作为判断基础,进而实质考察被告人人身危险性是否降低、主观恶性是否减小,排除不应当、不足以从宽处罚情形,以确保罪刑相适应,正确理解并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标签: 自首 不从宽处罚 人身危险性 罪刑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