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法系的各种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法系的各种特点也是在逐步形成并发展变化着的。法史学者过去对中华法系特点的静态总结较多,动态总结较少。本文选择“以礼为本特点的发展”、“家族法地位的发展”、“民族立法制度的发展”、“民间调解作用的发展”和“儒家思想影响的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中华法系特点的发展变化略陈己见,供学界同仁参考。

  • 标签: 中华法系 特点 发展
  • 简介:2018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中的“奋斗目标”和“统一战线”段落中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宪法文本。此举标志着“中华民族”从一个被广泛应用近百年的政治术语和学术概念正式演变成为一个宪法概念。这不仅回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在规范、政治和宣誓等层面上,为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治发展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宪法保障。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宪法概念的“中华民族”具有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目标的涵摄功能。

  • 标签: 中华民族 宪法概念 民族团结 民族发展 涵摄功能
  • 简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失败原因浅析王志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

  • 标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 袁世凯 南京临时政府 原因浅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
  • 简介:在东亚诸国中,朝鲜与中国的法文化交流最为深远,它曾以中华法系为母法,其法制建设受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华法系能被朝鲜所接受的重要原因在于中朝两国存在的相类似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而朝鲜从本民族的国情出发,具有创造性的立法活动与法制建设,又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法系的基石,更加突出了中华法系的特点,为中华法系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

  • 标签: 中华法系 儒家 朝鲜 法文化
  • 简介:对于“中华文明的未来”这样的论题,一直以来,主要是研究中华文明,特别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在讨论。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需要有跨文化或跨文明的大视野和比较文明的研究,对中华文明的命运,需要站在中华文明之外对之进行反观和审视。

  • 标签: 中华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明 大视野 跨文明 跨文化
  • 简介:<正>在纪念《中国法学》创刊10周年之际,经本刊编辑部评定,特表扬和奖励本刊以下几位优秀特约通讯员,他们是:张文显杨海坤公丕祥徐显明林喆郑淑娜本刊自1990年起先后聘请了29名国内学者和在国外的中国学者为本刊特约通讯员(名单见1993年第4期)。他们义务协助本刊编辑部了解和反映读

  • 标签: 编辑部 通讯员 中国学者 中国法学 国内学者 研究动向
  • 简介:<正>晨曦微露,高高矗立的高墙、电网渐渐露出了峥嵘。“哐啷、哐啷”,一扇扇铁门依次打开。在监舍长长的通道上,两名狱警并肩走着。那位拿一串钥匙的,个儿不高,稍胖的身躯却显出一种粗犷的气质,黝黑的脸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大沿帽下的两鬓露出些许白发,一双眼睛深邃有神。

  • 标签: 狱警 教员 监狱人民警察 顽固犯 犯人 江苏省
  • 简介: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推进,各种新法律文件迭出,历史遗留下来的诸种制度也因此面临着存在合理性的质疑,包括劳动教养、收容教育等在内的强制措施则更陷入了必须予以改革的境地。至于其改革方案,相当一部分学者倡导保安处分化,即构建我国的保安处分体系来统合各种既有强制措施。

  • 标签: 保安处分 中华民国 分章 刑法 强制措施 法治进程
  • 简介:百年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有两个主导性倾向:西方认同压倒民族认同、政治认同代替文化认同。而改革开放50年中国在文化领域最大的变迁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划时代的概念“中华文化”。

  • 标签: 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 文化概念 中国
  • 简介:一百多年来移植西法有必要,有成功,还有些消化不良。中国法学和法治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移植西法,接续传统。由于对传统文化及其中华法系的集体遗忘和误解曲解,有必要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折中融西,取精用宏,重建新的中华法系。

  • 标签: 移植西法 正本清源 中华法系
  • 简介:2004年9月29日至30日,广东省法学会在从化举行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选举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启欣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商学院院长吴家清、省法学会副秘书长李皓平为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本着公平、公正和回避的原则,对申报的优秀法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议,然后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共评出一等奖三篇,二等奖六篇,三等奖八篇(评选结果附后)。根据中国法学会通知精神,会议还评选

  • 标签: 优秀法学 年度优秀 法学论文
  • 简介:为充分调动我省广大会员和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法学研究的积极性,奖励在1998年度法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学、法律工作者,经研究决定,开展1998年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评对象:我省法律实践工作者和法学理论工作者,1998年度在地、市以上刊物(包括公开和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均可参评(每位作者申报的论文篇数不限)。

  • 标签: 优秀论文 法律工作者 法学研究 法律实践 通知 年度
  • 简介:2006年10月21日。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在福州联合召开首届省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和优秀青年法学人才评审会。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审,分别评出省优秀法学研究成果20项、优秀青年法学人才10名。

  • 标签: 法学人才 优秀青年 研究成果 评审会 法学会 省委
  • 简介:本文从两岸四地、三大法系、四大法域司法文明进步的视角,试图探讨21世纪中华司法文明的进步,主要以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为线索,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

  • 标签: 司法文明 两岸四地 中华 海峡 文明进步 21世纪
  • 简介:《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可以从政治决定与政治推动、立法进程、学者和公众参与三方面进行阐述。《民法总则》在承继《民法通则》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又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其规定具备体系性与合理性。《民法通则》以来的中国民事立法,曾受到德国民法和前苏俄民法的影响,但是探索和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道路。《民法总则》的制定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提升了公民的人身权地位,实现了维护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与财产权平等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充分体现了保护个人信息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时代特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发展理念。

  • 标签: 《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的立法过程 《民法总则》的主要特色
  • 简介:近日,在刚刚闭幕的石泉县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对2017年度15件优秀代表建议和10个办理代表建议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在石泉县十八届人大一、二次会议上,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312件,件数之多创石泉历届人代会之最;全县42个承办单位负责办理代表建议,涉及办理部门之广前所未有.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先进单位 石泉县 议和 表彰 代表建议
  • 简介:1997年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经组织评委对合格参评论文民主评议,评出一等奖二篇,二等奖三篇,三等奖五篇,鼓励奖九篇。获奖论文如下:一等奖《中国有关国际惯例的立法评析——兼论国际惯例的适用》

  • 标签: 优秀论文 国际惯例 民主评议 立法评析 福建省 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