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刑事政策并非刑法难以逾越的樊篱,就专利犯罪而言,贯通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根据,也具有现实需要,专利犯罪的刑事政策应当向从严从厉转变。专利犯罪刑事政策的刑法化包括隐性和显性两条路径,前者主要包括专利刑法保护法益理论的调整、"假冒专利"和"情节严重"的妥当解释等方式,后者则包括完善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和加强犯罪预防等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专利犯罪,需要专利犯罪刑事政策从隐性和显性两方面入手,考虑到当前刑法条文中只有假冒专利罪一罪的现实,刑事政策显性刑法化的思考应当予以重视。

  • 标签: 专利犯罪 刑事政策 隐性刑法化 显性刑法化
  • 简介:海峡两岸经济刑法中显性目的犯的立法存在许多共性与个性。两者在显性目的的内容上多有贪利色彩。一般都对经济刑法的显性目的犯设置了罚金刑等刑罚。在个性上,有时不宜简单做出好与不好(优或劣)的判断。总体上双方均有值得对方借鉴之处。

  • 标签: 经济刑法 目的犯 意图犯 立法比较
  • 简介: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纠纷,尤其是直接侵权的认定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热点。部分学者推崇"实质呈现标准",认为深层链接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然而深层链接设链者仅提供作品的链接,并未向公众提供作品,这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原意不符,同时该标准所意图保护的利益与著作权法中的专有权权益并不等同,这也与著作权立法模式相悖。

  • 标签: 实质呈现标准 直接侵权 技术措施
  • 简介:2012年,横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法律监督、自身监督,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全而推进检察工作,各项检察业务取得了良好的佳绩,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在办职务犯罪创历史新高。2012年共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2件27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8件23人,渎职案件4件4人。2013年1月4日,反渎局被南宁市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三等功一次。二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三是法律监督能力有新提高。

  • 标签: 检察工作 横县 职务犯罪案件 法律监督能力 人民检察院 社会管理创新
  • 简介:6月20日,奉节县政协主席田承毅一行来到奉节县检察院,视察检察工作,听取工作汇报。田承毅主席对该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认为该院检察工作呈现三大亮点:一是机关形象好。通过扎实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在办公楼内悬挂着各种格言警句、文艺创作作品等,建立职工之家创造学习型检察院,真切感受到检察干警创先争优、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办公楼干净明亮,检察干警精神饱满。

  • 标签: 检察工作 政协主席 奉节县 学习型检察院 检察文化建设 检察干警
  • 简介:采光权纠纷属相邻关系纠纷,但城市规划中的采光权纠纷呈现一种三元利益结构关系,即采光受害人采光利益、采光妨害人商业利益、城市发展的公共利益。以“容忍限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利益坐标图模型分析三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商业利益的无限膨胀打破了应有的利益平衡。应通过法律的权利义务机制恢复利益平衡。为此从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以偏向采光受害人权利保护的制度设计原则,制定诸如“采光妨害排除请求权”、“采光赔偿请求权”、“采光知情权”、“行政赔偿责任”、“日照分析报告义务”、法院发布“禁令”权等法律制度,以解决此类纠纷。

  • 标签: 城市规划中采光权纠纷 利益格局 利益坐标图 法律重整
  • 简介:在死刑裁量过程中,对犯罪人选择何种死刑适用方式,〔1〕是由犯罪人实施的犯罪事实及相应证据决定的。根据对死刑判决书的解读,可以直观地绘制出基本的案件事实,而且这些案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认知的。死刑裁判书是整个司法活动的"精华",详细、准确地记录了被告人实施犯罪、被害人被害的全过程,并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予依法、恰当的惩罚,对被害人的被害给予最大限度的"抚慰",是判断司法公正与否的主要依据。死刑适用方式选择中的显性因素〔2〕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显性因素,犯罪原因、犯罪手段、犯罪结果;其二是犯罪情节。根据对样本分析,在审判实践中,死刑适用方式选择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犯罪原因的区分功能失效、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失范、、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失衡,量刑情节调节功能发挥失常,情节的边界模糊、功能混乱、裁量随意。

  • 标签: 死刑适用方式 显性因素 规范化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