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正>20世纪80年代中我初次到德国,是年96岁的卡尔·米特仙逝。首闻其大名,是在80年代末,再度赴德,又正值他的百岁诞辰纪念,这时CarlSchmidt已是如雷灌耳。接下来,由于东欧剧变,西方的专制制度研究热回光返照,"反面教员"米特常常被学术界点名,其思想和作品

  • 标签: 施米特 百岁诞辰 一般法律原则 东京审判 欧盟法 纽伦堡法庭
  • 简介:担保是债权人为保障其债权实现的方式,被普遍适用于借贷、买卖、货物运输等经济活动中。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关于担保的法律规定,我国除了《担保法》之外,还有《物权法》第四编的规定。以北京市延庆县法院3年来审理的案件为例,近90%的民间借贷案件涉及担保的问题,经过涮研发现,人们对担保的认识与法律规定大相径庭。

  • 标签: 担保方式 《担保法》 学法 他人 法律规定 民间借贷
  • 简介:台湾少年法制承袭于大陆法系,经过“以教代刑”、“教刑并重”、“以教代刑”司法理念的转变后,台湾地区建立了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双轨并行、保护处分优先的少年司法处遇模式,而以个别化、社会化理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少年观制度亦是台湾少年事件法处理中极具特色的非监禁性少年犯处遇方法.然关于少年观制度性质的确定,却是百家争鸣,无一准确定义.少年观制度(保护管束),既是保安处分中保护管束的分支,又是保护处分制度的一大类别,具有超越刑罚、超越保安处分、超越保护处分的性质.

  • 标签: 台湾地区 少年司法 少年观护制度 保安处分 保护处分
  • 简介: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通常将塔姆勒所弘扬的这套理论归入自然法学的范畴,奉为加世纪著名法治文化现象即自然法复兴运动的主要策源地之一。然而关于塔姆勒的理论归属及其认定标准并不是完全没有疑问的。本文借助于现代自然法讨论中的几个常见坐标或参照元素,即实定法、道德和正义,通过梳理塔姆勒对待这些问题或事情的态度,尽可能中立地审视和重构塔姆勒法哲学的性质、立场、问题意识和建构方法。经研究发现,塔姆勒虽然秉持着在整个法律世界甄别和落实正义的雄心壮志,但在诸多关节要害处的立场却跟法实证主义者别无二致。

  • 标签: 施塔姆勒 自然法 新康德主义 正义法的理论 批判的法理论
  • 简介:米特的政治法学将对主权者的辨识置于关键地位,但创造处境、保护处境、解释根本问题和判决重要争端的主体不尽一致,给主权者的辨识带来了重要的理论困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追溯揭示出米特学说中存在的重要断裂:四种主体的分化归根结底是处境创造者和保护者的矛盾,二者处于统一体中却可能发生冲突。米特通过骚乱学来处理这一矛盾,将希望寄托于处境的守护者。在当代社会,政治精英集团的复合型人格可能充当这个守护者的角色,但其动态复合结构比米特学说中预设的单一位格对政治法学提出了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 标签: 施米特 政治法学 处境 骚乱学
  • 简介:大陆社区矫正走出传统管控模式,必以观为旨归。观包摄了刑罚执行和权益保护之义,观察则突出了行刑的主要方法。尽管社区矫正的应然节律是观察、行为引导、行为干预、必要时予以惩诫,但观察却不表明管理者不作为,令惩诫措施设而不用或设而少用,有效发挥观察的常规作用,都要求其细化处置措施。设置"中途住所";畅通管理渠道和强化异地接管环节;规范电子监控技术,也都是保证观察到位的基本条件,都须有所作为。

  • 标签: 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 观护 观察
  • 简介:在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助益創新和技術發展的知識產權制度顯得尤為重要。知識產權保護的浪潮早已席捲全球,在改革開放的探索中一直積極追求與國際接軌的中國也不會固步自封而獨善其身。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來,中國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迄今為止,中國已經先後制定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單行法和19部行政法規,僅在版權方面,就從電腦軟件保護、音像製品管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等多個方面頒佈了10部法規。持續進行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動和不斷強化的司法保護,也使中國在加入《伯爾尼公約》、TRIPS協議等重要國際公約時的承諾得以踐行。然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五週年之際,面對美國連年發佈的《301條款報告》「重點觀察名單」,面對華為被封殺、光伏遭「雙反」的困境,我們也當警醒,知識產權不再只是保護創新的工具,而漸漸成為發達國家打擊發展中國家、構築貿易壁壘的有力武器。本期特選取張平教授的文章,客觀剖析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受到的外來壓力干擾,反思符合國情的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之路應堅持的方向。

  • 标签: TRIPS 制度 行政法 司法
  • 简介:米特政治宪法理论是其保守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重构成,也是魏玛德国国家法理论流派中极具挑战性的一支.米特理论具有明确的魏玛宪制处境,基于对魏玛代议制之思想基础、制度安排与实践表现的全面批判,重申了民主的同质性原理,弱化了民主的自由主义程序属性,为其政治决断论、绝对宪法论和领袖护宪论的连贯性理论建构提供了历史和思想前提.米特政治宪法理论以其独特的政治概念和宪法概念为逻辑支点,以非常政治为情境预设,以政治同质性和单一领袖人格为理想目标,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具有浓厚的政治神学背景,缺乏可资借鉴的“转型原理”,但在政治宪法核心概念与分析体系上具有重的思想和方法论启示.

  • 标签: 政治宪法理论 代议制 民主同质性 区分敌我 政治决断
  • 简介:2003年,内地舆香港簽署了《内地舆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贸關係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之後又陸續簽署了七個補充協議。随著CEPA的簽署和實,委讬公證人制度作爲保障CEPA依法實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正式纳入CEPA框架。CEPA是内地舆香港之簡簽署的自由贸易協議,是内地對外簽署、全面實的第一個自由贸易協議,

  • 标签: CEPA 法律制度 法律保障 自由贸易 内地 香港
  • 简介:4月15日是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在北京市聯合舉行貫徹實國家安全法座談會。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他強調,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

  • 标签: 民國 法座 人大常委 AWARENESS instructions MINISTER
  • 简介:阳光明媚的早晨,在劳教所的教室里,我见到一群女学员,她们中有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也有年过半百的妇人。刚来到这所特殊学校,她们脸上写满了失望和不屑,眼神流露出彷徨和疑虑。民警告诉我,她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由于情绪过激导致忧郁、抱怨,争吵也时有发生。

  • 标签: 价值 特殊学校 劳教所 女学员 民警
  • 简介: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和司法改革的深入,判例愈来愈引起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重视。尽管学者们角度和主张不一,但都承认判例对我国法治进程有重要意义,司法改革中应该重视判例。本文一方面论述判例的特质和属性,这主要是属于“形而上”的抽象层面,笔者将之归纳为判例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论述判例对我国的价值,或曰“判例在我国的合目的性和合需要性”,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形而下”的具体层面,笔者将之称为现实价值

  • 标签: 判例 价值 司法改革 法治进程 “形而上” “形而下”
  • 简介:在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物权法的基本价值,物权法的基本价值体现了立法者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所奉行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它明确了我国物权法应实现的目标。物权法的基本价值同时还决定了物权法的规范功能,即物权法所应当具有的作用和应当达到的目标。毫无疑问,物权法和其他法律一样应当体现法律的秩序、自由、正义和效益等价值目标。但是,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

  • 标签: 物权法价值
  • 简介:审判长、审判员:我受被告人的委托和咸宁地区法律顾问处的指派,担任陈元伟等流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一案第一被告人殷恰龙的辩护人。下面,我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被告人殷恰龙罪轻的材料和意见。请会议庭会议时考虑。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殷恰龙犯有非法拘禁罪和流氓罪,纵观全案材料,本辩护人认为,被告人殷恰龙1991年9月1日的行为不构成流氓罪。流氓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它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尚,情节恶劣的行为。殷恰龙9月1日的行为不具备流氓犯罪特征。一、被告人殷恰龙主观上没有聚众斗殴,破坏公共秩序的故意1991年3月29日中午,同案被告人阮

  • 标签: 被告人 非法拘禁罪 聚众斗殴 公共秩序 犯罪行为 流氓罪
  • 简介:本文依次从实体罪名、诉讼程序以及刑法和刑事政策的关系三个维度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1号指导案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实体罪名维度,文章讨论了该案所涉及的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着重分析了该罪是否为情节犯或动机犯,并得出了全部否定的结论。在诉讼程序维度,文章考察了该案所涉及的酌定不起诉制度,揭示了该制度所存在的法律性质之困和适用条件之困,并主张引进阶层犯罪论体系以化解这两个困境。在刑法和刑事政策的关系维度,文章梳理了三种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模式,并倡导我国的刑法与刑事政策从分离走向融合。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聚众斗殴罪 酌定不起诉 刑事政策
  • 简介:公证的价值,是指公证本身所固有的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公证对价值主体的某种效用.公证的价值目标是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公证制度是国家设立的一种预防性司法制度,是国家"为当事人双方提供的不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方法".①它通过对非争议、非诉讼的既存事项,依法进行真实、合法的判断性证明,从而实现预防纠纷、防患未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公证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当事人合法权益 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与社会 主体需要 价值主体 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