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在勘探开发国际海底区域过程中应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对此问题的咨询意见围绕着“谨慎处理”这一核心义务展开。“谨慎处理”义务要求国家须在其法律体系内采取一切必要和适当的措施,其内容还可以从国家承担的直接义务中进一步揭示出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平等地承担“谨慎处理”义务和直接义务及其责任,但发达国家应在能力建设上援助发展中国家。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谨慎处理”义务 海底争端分庭
  • 简介: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但作为晚近发现的资源,现有的国际法尚未对其法律属性做出明确规定。国际社会基于各自利益考量,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从各国的争议出发,分析公海自由原则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历史发展和内容,并结合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本身的特征,对该资源的法律属性进行论证,同时为中国如何应对该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以期在该资源开发利用争夺战中,取得与中国地位相符的一席之地。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生物资源 法律属性 公海自由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 简介:"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的"实质民法",构成了近代中国民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近代民法史研究的既有成果主要从局部和静态层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研究,且长期存在两种误解:一是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在中国近代民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未充分认识;二是对其由来、名称、内容和性质等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均认识混乱。对该论题的研究应力求宏观定位与微观考察、立法史和裁判史相结合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全面专门研究,以期达到探寻真相并重新定位、展现发展路径和客观评估价值这三个层次的研究目标,从而对近代民法史研究进行廓清、丰富和提升。

  • 标签: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近代民法史 研究趋向
  • 简介: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遗传资源,但现有的国际法尚未对其管理机制作出明确规定。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多个论坛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解决进路。其中,扩大管理局的职能范围,使其能对海洋遗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具有诸多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的利益相左,实施难度较大;采用区域性管理机制能使特定区域纳入法律的运行轨道,却容易导致情势的碎片化;实施短效管理机制虽能防止形势恶化,可并不具有拘束力;制定一部《海洋法公约》的执行协定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 公海 国际海底区域 海洋遗传资源
  • 简介:从我国跨区域水资源治理的现有法律体系出发,通过对各涉水主体在流域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和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下的行为加以分析,可以揭示现有水资源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机制分散、缺乏监督和救济途径等问题,其中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行政体制中条块分割的组织特点、水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政府和各行业间缺乏合作等。结合目前珠江流域水资源污染治理现状,解决的对策在于:一方面是横向政府之间通过具体的机制形成磋商协作的长效机构,并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扩大民主参与主体,提升流域管理机构的权威和职权。提供流域合作的综合平台。

  • 标签: 跨区域 水资源 治理 污染 珠江流域
  • 简介:近年来,滨海新区塘沽人民检察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立足检察职能,从促:进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把筑牢依法履职、廉洁用权的党纪国法和道德底线作为宣讲工作主旨.突出特点,突出实效,不断加强以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讲工作。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减少、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 标签: 职务犯罪预防 宣传工作 职能优势 区域特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