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得知地震区血液中心目前急需A型和O型血这一情况后,大足区院机关工委、青年联合会于4月21日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全院干警发出献血号召。4月22日上午,共有28名血型符合要求的干警自愿报名一同前往区人民医院无偿献血点,为救治灾区同胞的生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该院干警当天共为灾区献血6200毫升。

  • 标签: 地震灾区 无偿献血 干警 大足 组织 血液中心
  • 简介: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些地方检察机关遭受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致使一些正在审查起诉的案件无法继续办理。为保证灾区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灾区正常社会秩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标签: 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震灾区 检察机关 审查起诉 案件 人员伤亡
  • 简介: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鲁甸龙头山镇地震现场,武警官兵背负伤者就医。截至8月4日14时,地震已造成398人遇难。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两名儿童在医院接受治疗。8月4日上午,云南省鲁甸县检察院到达翠屏村救援受灾群众。图为检察官深入群众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并运送伤员。8月4日,海南三亚,南山寺居士点燃蜡烛、诵经,为云南鲁甸地震区祈福。

  • 标签: 地震灾区 昭通市 深入群众 云南省 武警官兵 检察院
  • 简介:“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出现了很多疑难刑事法律问题,如建筑物毁损责任追究问题、趁灾造谣、非法经营、灾民哄抢救灾物资等行为的定性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应当区分不同情形,作出相应处理。

  • 标签: 地震 质量鉴定 恐怖信息 非法经营 聚众哄抢
  • 简介:汶川大地震带给国人太多泪水与伤痛,“多难兴邦”要求痛定思痛。天威不可测,但灾后重建中,对人祸所致损害,如何追偿:对民法欠缺之处,如何完善等都是汶川大地震留予我们的民法思考,正所谓“惩前必后,来者可追”。

  • 标签: 民法 地震 灾后重建 追偿
  • 简介: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 标签: 指纹 采集 指纹差异
  • 简介:笔者以房地产领域为例,对5.12汶川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不可抗力”事件及其风险回避作了详细阐述,并对震后重建中的律师业务契机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地震 不可抗力 风险回避 律师业务
  • 简介:2008年5月12日.让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无比悲痛与震惊。受地震的影响,震中及周边地区的不动产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北川县城的不动产毁损率达100%,江油、部江堰等受灾地区的不动产毁损率达60%-90%左右.成耶、绵阳等周边地区大量不动产需加固、修复,因此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各类不动产争议大量涌现,由于相关应急法律、去规的缺失.以及大量受灾地区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毁失、现场勘验的局限性和不动产所有权人死亡或失踪等客观因素的困扰.不动产争议案件不可避免地成为震后司法审判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基于此,笔者从民法的角度人手观察,对本次地震所引起与不动产相关的法律后果进行研究.对地震的应急民法思考和现阶段的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意见。应当看到的是,本次地震所带来的诸多民事法律问题相当复杂疑难.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因此本文提出的纯属一家之言.希望能抛砖引玉,为灾后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标签: 不动产 法律应对 地震 司法审判工作 民事法律问题 周边地区
  • 简介: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大地震,都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司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法律对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民事纠纷处理缺乏具体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应当重视公平原则的适用,以达到合法又合理解决民事纠纷的目的。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及汶川地震相关案件应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一)》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及汶川地震相关案件应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二)》(以下简称《意见二》)的相关规定,对公平原则在地震后民事审判中的适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民事审判 公平原则 震后 最高人民法院 汶川大地震 民事案件
  • 简介:在对人脸图像的研究中,三维图像可以弥补二维图像不能解决的多姿态多角度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高效地大规模采集高清三维人脸图像仍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包括设备选用、质量控制以及获取图像后的处理方法等。本文介绍了1100多份高清三维人像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方法、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设备的选择。在对扫描设备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性能比较后,选用了ArtecSpider手持式3D扫描仪,它不仅使用方便且可以较好地获取被扫描物体的深度信息和彩色纹理,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别,适合用于获取高分辨的三维人脸图像。其次是在获取大量的三维脸像样本中如何做好图像质量的控制。由于手持式扫描仪在采集过程中易受到人为操作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本研究摸索出适用的操作流程以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三是采集后的数据处理。获取的原始数据是经过计算机实时配准的几百至上千个曲面的集合,采用了人工干预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曲面配准的精度。在大规模样本采集效率的分析方面,通过对预处理前后的图像质量、平均处理时间和单个样本的曲面采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采集的曲面数在500~700帧之间的样本质量为最佳。

  • 标签: 三维人脸图像 3D扫描仪 模型预处理 人工干预
  • 简介:11月1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03年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一名日本研究人员向观众展示了一位遥控救援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4只螺旋式运动的转轮,可以在地震后爬进建筑物的废墟里搜救幸存者。

  • 标签: 机器人 遥控 国际展览会 东京 日本 螺旋式
  • 简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反映了教育部16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能有力引导高职院校向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建设,推进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数据采集平台》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完善。

  • 标签: 高职教育 评估 采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