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文因交际的需要和社会功能的作用,形成公文语体。公文语体的形成在它的内部因素上主要表现在:书面语的大量运用,文言词语的保留用法的运用,专业术语的运用,整句和长句子的运用,有句型整饬的修辞方法等方面,从而使公文语体具有简明、准确、庄重、规范的特色。

  • 标签: 公文语体 文言词语 整句 书面语 句子 交际
  • 简介:公文格式属于公文的形式问题,是公文质量高低的外在形式.一篇公文,内容再好,语言再规范,如其格式不规范,也决不能说是一篇好公文.因此,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公文格式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从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成人院校的公文来看,就其格式而言,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具体表现在:

  • 标签: 成人院校 公文格式 发文机关 规范化问题 公文处理工作 主送机关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2015年,某县公安局接到相关部门移交案件:奥某人事档案中相关文件涉嫌伪造,要求立案查处,经审讯奥某供认在2010年12月私刻4枚假公章并伪造人事档案相关文件。办案部门调取了相关部门印章样本和奥某人事档案相关文件材料一起送检。1.2鉴定过程1.2.1初次检验送检检材为3份公文4枚印文:发文日期为2008年的"人劳局公文"原件1份,

  • 标签: 伪造公文 印章印文检验 司法鉴定
  • 简介:宋代碑石上的法规、条令往往不是独立的存在。宋代《千仓渠水利奏立科条碑》上的"奏立"程序和公文,《范文正公义庄规矩碑》上的公文体式和公文,与刻于一石的条规紧密关联,并呈现公文前置的样态。从法律的视角看,条规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可以独立存在;从行政的角度分析,规章是公文的附属,记载规章生效过程和行政授权的公文更具有主体地位。这种理解的差异,是基于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不同角度。故只有对史料进行多角度的全景性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受传统文献载录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注重法规条款内容;即使在公文和规条并存的情况下,也往往忽视公文在行政授权方面的法律意义。碑刻史料具有程式和内容并重的特色,为我们了解古代行政授权的复合性,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 标签: 行政授权 碑刻史料 公文 法规 程式
  • 简介:被告人梅直方(FRANCISCOHUNGMOY),男,1949年11月15日出生,美国籍,原系美国纽约市亚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住美国纽约市214街38—29号。1993年6月16日被逮捕。辩护人冯季平,河北省石家庄市蓝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辩护人张金龙,河北省石家庄市蓝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 标签: 律师事务所 备用信用证 美国纽约市 上诉人 张金龙 季平
  • 简介:<正>一、经济法律规范就是经济制度规范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主要社会规范之一.社会规范的特性使法律与社会制度发生直接联系.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是社会关系规范化的结果.社会制度也就是社会关系制度.构建社会制度的社会规范有多种,如传统、习惯、惯例、政策、法律等等.法律因具有规范性、普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强制性等特性,使其在实行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近现代成为构建社会制度诸规范中的最主要的社会规范.因之,在理论上,人们每谈到制度的时候,总会自然地将其与法律联系起来;在实践上,人们总会将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生活制度加以法律化.

  • 标签: 经济法律制度 调整经济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规范 意志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
  • 简介:附条件逮捕制度的推行,是在面对严重刑事犯罪时,既要保卫社会又要保障人权而依法能动进行的制度调整.是在坚守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有力践行。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必须对其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予以制度设计,确保该制度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目的的实现。

  • 标签: 附条件逮捕 定期审查 价值研究 制度完善
  • 简介:本专栏所刊登的文章,由上海市检察学会供稿。廉政建设是一项综合�

  • 标签: 廉政重在 重在制度
  • 简介:缓刑制度因其轻缓性,开放性的特点适应了刑罚缓和化,社会化和非刑罚化的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现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立法所采纳。本文将在考察缓刑制度的超源,分析缓刑制度的优越性的基础上,通过与缓刑制度发达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的比较,对我国大陆刑法中缓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与设想。

  • 标签: 优越性 适用制度 执行制度 完善
  • 简介: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各单位各部门逐步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实施之初,大家都能遵守执行,但是一段时间后,有的人就会逐渐淡化、麻痹,致使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可见,我们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持之以恒遵守制度的精神。

  • 标签: 机关效能建设 规章制度 学习制度 财务制度
  • 简介:时下.总能听见对制度不健全的抱怨,对热点事件的批判几乎都会归咎于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有锒铛入狱的贪官在痛哭流涕地反省时,也要情不自禁地感叹一句“如果制度健全,我也不会堕落到这个地步”,、与公众对制度的饥渴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新制度竟相出台。制度不断地升级换代,制度创新热情持续高涨,俨然一派立法时代“制度大跃进”的繁荣景象。“要依靠制度”的观念终于成为共识和常识,值得欣喜;可是之后,又总充满了困惑,为什么如此密的制度构建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所谓的制度少了些什么?

  • 标签: 制度健全 创新热情 制度构建 新制度 大跃进
  • 简介:<正>主讲人:王利明教授主持人:石佳友副教授评议人:石佳友副教授、朱虎博士王利明教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看着这么多同学站着,我也不好意思坐着了。我要坐着后面的同学也不一定听得见。这样吧,我就站着讲,待会儿提问的时候我再坐着讲。

  • 标签: 合同法 公共利益 合同无效制度 当事人 宣告合同无效 未生效合同
  • 简介:“警司警诫制度”是香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减少司法惩处过程中精神伤害的一种司法制度.就是由一名警司或警司以上级别的警务人员向一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施行警诫.从而不再向这名未成年人提出刑事检控。这种制度的主旨是:因为一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被牵扯进刑事诉讼的过程.可能就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可能造成永远不可恢复的精神损害。刑事罪名成立及被判刑罚的污名,极可能造成一生都不可弥补的伤害。为了免将未成年人带上法庭接受审判,香港律政司就授权警司和警司以上级别的人员,对适合的案件在案发日起一个月内对未成年人施行警诫,警诫时最少有一名家长或监护人陪伴。这就是“警司警诫”的全部内容,但它不是适用全部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的先决条件必须有: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服务制度 香港 律师 涉嫌犯罪 司法制度
  • 简介:迄今为止,我国对法律制度废止时的制度善后并没有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流程。废止一项法律制度犹如从制度灌木丛中连根拔除其中的一株灌木,涉及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为什么要拔除,这可称为制度供给;如何干净彻底地拔除,这可称为制度实施;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填补拔除后出现的空白,这可称为制度创新。制度供给的理性建构主要包括确定制度供给的主体、说明制度废止的理由、阐明制度废止的法律依据、明确制度废止的形式等;制度实施包括正向度的制度配套和反向度的制度清理两个部分;法律制度废止后并不必然引发制度创新,如果需要创新,则创新后的制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制度善后 制度供给 制度实施 制度创新 法治 劳教
  • 简介:在以核心家庭为主而形成的少子、老龄社会中,将老年人护理问题作为家庭内的问题来考虑,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的监护正从家庭结构中解放出来。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从亲属关系转向他人关系,关于财产管理,有可能承担善管注意义务,并收取适当的报酬。社会需要建构包括任意监护和法定监护在内的、作为支援制度的广义上的成年监护制度

  • 标签: 成人监护 财产管理 人身监护 社会福祉
  • 简介:<正>2012年7月6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修正案》加大了对劳动派遣用工的规制力度:明确界定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的"三性"标准,设置行政许可、提高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重申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加强违法监督。《修正案》的着眼点仍然集中于劳务派遣

  • 标签: 劳务派遣制度 劳务派遣单位 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用工 行政许可 劳动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