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诸如轮奸等"加重情节"到底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争议,并带来对其认定应否考察主观罪过、因果关系等疑难问题。基于现行刑法为守护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机能而拒绝加重量刑情节存在这一点,刑法立法和司法中的加重情节只能是定罪情节,具体为加重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立法上,定罪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的界分在于立法给该情节的刑罚配置不同。其中,对于定罪情节,立法给其配置的是相应的具体法定刑,而对于(法定)量刑情节,立法给其配置的是从轻、从重、减轻、免除处罚等功能。

  • 标签: 加重情节 罪刑法定 定罪情节 量刑情节
  • 简介:酌定不起诉制度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酌定不起诉制度集中体现了公诉裁量权原则、诉讼经济原则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与此同时,该制度还与我国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相适应。然而,由于酌定不起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受传统起诉法定主义思想的影响,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率一直偏低。因此,本文通过对酌定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探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希冀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 标签: 酌定不起诉 理论基础 起诉便宜主义 缺陷 完善
  • 简介:在我国立法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情势变更制度在合同法制定时未予通过,实为憾事;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制定了这一制度,但问题甚多。这一制度被全国人大否决之后现在又是十多年过去了,当前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全国人大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制定这一制度。这是因为:第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第二,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第三,是经济建设、法制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 标签: 情势变更 国家立法 需要
  • 简介:穿过历史的邃道,一个轻描淡写、君临无谓的“休”字,“休”去了多少女子意欲与男子平等伸展的人格,“休”曲了多少女子委身“道德”而牺牲独立和自由的人性,也“休”出了多少凄凄的悲剧!依稀里,那一声声哀哀戚戚的“官人……”似乎还隐约可闻;而随着时代的飞轮,这曾是从男人口里唾液般吐出的“休”字,竞又从现代女人口中喊出,以至汇成一种世纪末骚动的都市情节,又该是轮到眼下迷惘而愤怒的男人们来嚼咀和消化了。女人可是上了天?听着女人们“休夫”的雷声渐紧,实在是“时代不同了”。瞧一瞧近来形形色色的离婚案中,女性首先提出

  • 标签: 女子 婚姻家庭 女性解放 离婚案 钢丝绳 都市
  • 简介:《刑法》第236条第3款第4项规定的"二人以上轮奸"的情节,性质上属于强奸罪的共同正犯。只要二人以上基于共同轮流强奸的故意,连续、轮流地对同一妇女或者幼女实施奸淫的,即构成轮奸,其中的参与人是否都具有责任能力不影响轮奸的认定,但无责任能力的参与人因具备阻却责任事由而不负刑事责任。轮奸的成立至少要求两人的奸淫行为达到既遂,奸淫未得逞者不以轮奸论处。轮奸、共同实行强奸的场合,各正犯的犯罪形态的认定应奉行"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轮奸的片面共犯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基于与他人具有共同强奸的片面故意分担或者加担他人的强奸实行行为,而且还要求行为人对同一被害人也实际实施了强奸行为。

  • 标签: 轮奸 刑事责任能力 部分实行 全部责任 片面共犯
  • 简介:我国刑法没有采用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模式规定毒品犯罪的死刑,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法定标准是刑法总则第48条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何谓毒品犯罪的"罪行极其严重",如何在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中实现罪刑均衡,并且使死刑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对毒品犯罪的量刑情节进行分析考虑。

  • 标签: 毒品犯罪 死刑适用 量刑情节
  • 简介: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异域作品很多,它们作为不可或缺的艺术构件强化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文人的自我解脱。异域作品的共同点在于抒发剧中主人公的苦闷与彷徨,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因此,中国古代戏曲通过异域作品这种艺术手段实现了艺术的现实批判。值得注意的是,解脱型魂梦戏往往用佛学禅宗思想去反对理学,虽有一定的民主性,但也有一定的消极成分,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认识。

  • 标签: 中国古代戏曲 异域作品 艺术
  • 简介:量刑情节具有调整量刑幅度、保持量刑均衡、准确适用刑罚的重要作用。完善的量刑情节体系有助于引导法官正确量刑。由于立法背景、立法指导思想以及立法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关于量刑情节的规定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不仅规定不全面,而且也不尽合理,有许多需要修改和完善之处。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审视,完善量刑情节的立法方式、丰富量刑情节的内涵、确立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规则、合理确定量刑基准,是推进量刑科学化、精确化和透明化,实现量刑公正的可选之策。

  • 标签: 量刑情节 立法方式 内涵 量刑情节竞合 量刑基准
  • 简介:领导干部授意、指使、强令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违规实施行政审批,或者违规干预行政审批的,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日前,哈尔滨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草案)》。

  • 标签: 行政审批 情节严重 哈尔滨市 领导干部 违规 开除处分
  • 简介:轮奸作为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对其认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罪犯的重大人身自由甚至是生命权问题。然而,关于轮奸情节的若干问题在理论及实务界仍存在着极大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体系性地梳理和彻底地澄清。在此,认定轮奸必须至少有二人以上完成了奸淫行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轮流完成奸淫行为应成立轮奸,片面轮奸的成立必须有相关原因力的介入,在强奸共犯中应对未完成奸淫者按照强奸未遂或中止在3至10年的法定刑幅度内处以刑罚,以此裨益于司法实践的统一。

  • 标签: 轮奸 共同强奸 片面轮奸 既未遂
  • 简介:《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施行以来,为反洗钱监管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对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民银行根据该法第32条对有关"情节严重"的情形进行行政处罚时,却遇到了法律适用上的困难。

  • 标签: 《反洗钱法》 情节严重 洗钱犯罪 2007年 监管工作 洗钱活动
  • 简介:目连救母这样的入冥故事具有世界性和古老性。从神话、史诗中搜集到的该类型的例证,分析可得该主题下的两类单体故事以及更次一级的型式类别,并在情节序列上考察目连救母故事的组构情况,总结得出“复合起点”、“反复再现”、“异型融合”和“旁支扩张”四种生长机制,以期从一个侧面说明该故事持续生长并构成超长篇规模的内在原理。

  • 标签: 目连救母 情节类型 生长机制
  • 简介:在整个诉讼程序中,警方通过刑事法律文书陈述的案件事实是所有法律程序进行的基础,因此,所描述的案件事实和原发的案件事实的接近与否决定着所有的司法判断和诉讼的成败。叙述是一种由写作者控制的表现手段,刑事法律文书写作的法律原则要求对案件事实必须做到还原描述,但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因为叙述的因素会导致还原描述无法完成,这些因素包括叙述不完整导致、叙述不准确、概括叙述、细节模糊和主观叙述。

  • 标签: 法律文书 叙述 细节 还原
  • 简介:在中国古代的神异小说和狐鬼题材文学作品中,"怪诞"是常见的一种文学创作方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的创作方式符合文学作品形成"怪诞"的三个必要条件:"同体共时性"、"反常化"手法以及极度夸张的表现方法。以夸张手法形成的怪诞创作方式,必然同时伴随有奇异想象的成分;二者是构建怪诞方式的一体孪生之两面。溯源追始,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怪诞创作方式,一方面源于人类寻求"反常化"的固有心理,另一方面源于原始人类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正是从远古走来并在古代文艺创作领域长存的万物有灵观和相应的意象化造型方法,导致了"怪诞"创作方式在运用和表现上的普遍性。

  • 标签: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 情节 怪诞 创作
  • 简介:近年来,针对盗窃犯罪发案率“独占鳌头”、“经久不衰”,且不断上升之势,国家继《刑法》之后,先后颁发了一系列严厉打击盗窃犯罪的法规,刑法学界的同志也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出一条抑制盗窃发案的途径.这种有益的探讨,无疑对打击盗窃犯罪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诸家之说,几乎均为根据《刑法》及有关法规,对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就事论事,而从立法本身来探讨其条文规定是否科学化问题,至今却很少有人涉及.对此,笔者意欲谈一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 标签: 一百五 盗窃犯罪 公私财物 情节严重 司法工作人员 情节特别严重
  • 简介:<正>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2〕31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交通发展的决定》(鄂政发〔2004〕33号)精神,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全省公路(含桥梁,下同)收费站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并在深入调查、科学核算的基础上,重新核定了全省各公路收费站点的收费路段、收费标准和收费年限等,现予以公布。

  • 标签: 收费站点 公路收费 贷款修路 机动车辆 省政府各部门 收费期限
  • 简介:我国受贿罪“数额或情节”的定罪量刑模式引发了数额与情节相融路径的争议,在《贪贿解释》将其改造为“数额”标准和“数额+情节”标准之后虽然得以平息,但是,在情节设置和规范适用上仍存在缺陷:预防刑情节设置有突破责任刑限制的风险、不同刑档加重情节的同一化设置以及多情节适用规范的阙如,影响了情节细分刑罚功能的实现。按照并合主义刑罚根据论的逻辑,受贿罪刑罚升格的情节应为责任刑情节,而非预防刑情节。基于此,完善和修正《贪贿解释》的上述缺陷,需要重构情节体系并规范情节适用,区分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将责任刑情节作为升格法定刑的依据。

  • 标签: 受贿罪 加重情节 责任刑 预防刑
  • 简介:<正>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适应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全省水路交通综合检查站进行了清理整顿。现将经过清理整顿后予以保留的全省水路交通综合检查站公布如下:湖北省水路交通黄梅县小池口检查站湖北省水路交通武汉检查站

  • 标签: 水路交通 水上安全监督 省政府各部门 管理体制改革 池口 沙洋
  • 简介:有学者提出在裁量刑罚时禁止双重评价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属于基本罪状内容的情节,在量刑时不得重复考虑;二是对于属于加重、减轻罪状内容的结果,在选择了相应的加重或者减轻的法定刑后,量刑时不得重复考虑。本文以《刑法修正案(七)》中的情节加重犯及情节减轻犯为考察范本,在禁止双重评价的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基准刑与调整基准刑升降幅度刑的界定法,对新修订的条文如何区分哪些是确定加重或减轻法定刑(基准刑)的情节,如何区分调节法定刑(基准刑)升降幅度的情节,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禁止双重评价 基准刑 调整升降幅度刑 精确化 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