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委内瑞拉新总统卡尔拉周瑞芳委内瑞拉全国同盟领导人拉斐尔·卡尔拉·罗德里格斯已于2月2日宣誓就职,成为委自1958年恢复民主制以来的第八任民选总统,任期至1999年。资深政治家和学者卡尔拉1916年1月24日出生于亚拉奎州首府圣费利佩市。父亲当过...

  • 标签: 委内瑞拉 反腐败 总统候选人 社会市场经济 友好关系 美洲自由贸易协定
  • 简介:本文探讨的是菲律宾伊富高民族的口头叙事文化“呼”。《呼》在东南亚地区第一个人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和伊富高人,梳理了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接着探讨了“呼”的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具体的表演形式等;最后论述了“呼”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所处的困境,以及国际组织和菲律宾政府展开的文化保护行动。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诗 民俗学 菲律宾 东南亚文化
  • 简介:土耳其总统苏莱曼·米雷尔李国福坎坷政途米雷尔总统1924年生于土耳其中部伊斯帕尔塔县伊斯兰村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在经历了正规的初等和高等教育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土木工程师资格"。1961年2月参加正义党,开始其政治生涯。因精明干练,精力充沛,很...

  • 标签: 土耳其 伊拉克 库尔德族 苏联解体 加入欧盟 巴尔干国家
  • 简介:<正>和巫统一样,马公会纯粹是为了代表华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从马来西亚的历史来看,马公会至少起着四个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占领时期,特别是日本投降和英当局重新统治马来亚之后的头几年,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令人忧虑。在马来人反对马来亚联邦的过程中,首先是来自海外的华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今后所处的地位和命运。接着,华人领袖特别是陈禎禄爵士不断全力地为争取华人的权利和利益而斗争。1969年5月13日事件发生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1969年迄今,马来西亚人民在一些被

  • 标签: 马华公会 马来人 马来亚 马来西亚人 华人领袖 社会结构
  • 简介:<正>光復馬来亚1945年9月初,英国光复部队抵达马来亚。部队是在3日登陆梹榔屿,5日登陆新加坡,12日到达吉隆坡,16日到达怡保,但若干著名的地方甚至月底才重新占领。当日本人被命令撤离重点行政区集中投降,和英国军事管理当局到来之前的这一过渡期间,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从叢林里出来接管政权。

  • 标签: 马来亚 过渡期间 管理当局 新加坡 吉隆坡 部队
  • 简介:越南国家主席黎英11月9~15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继胡志明主席1959年对中国访问之后越国家首脑对我国的首次访问,也是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高层的第三次会晤。访问期间,江泽民、李鹏和乔石等领导人分别会晤了黎英。对黎此次访华,越南主要报刊均发表评论,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中越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将两国的友谊推上“发展新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 标签: 黎德英 两国关系 中越关系 国家首脑 主要报刊 边界谈判
  • 简介:马来西亚的、印社会,虽然形成历史相似,但二者毕竟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群,因而彼此的社会结构、族群认同、社会影响力及与马来人的关系方面判然有别。在结构上印人社会远较华人社会复杂;在影响力方面,由于、印社会经济实力悬殊,华人影响力远非印度人所能比拟;在与马来人的关系上,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皆与马来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但马矛盾主要表现在华人为伸张平等政治权益的诉求及维护母语教育的地位而与马来人纷争不断,印人则在维护本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方面与马来人针锋相对。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人 印度人 比较
  • 简介:明代对海外诸国的贸易采用了一种“朝贡贸易”制度,即寄市舶于贡舶,“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这种朝贡贸易有不少是由籍使者来承担的。这些籍使者为什么到国外定居呢?他们在朝贡贸易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明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以史籍中明确记载为籍的使者为例,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求为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提供点滴素材。

  • 标签: 朝贡贸易 贡舶 市舶 琉球 道渊 明宣宗
  • 简介:<正>印度的保留问题正日趋严重。翻开报纸杂志,随处可见有关保留问题的争论;1990年印度各邦尤其是北部各邦屡屡发生围绕保留问题的骚动,致使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在大街小巷,到处是“你赞成还是不赞成保留”的询问和无休止的辩论。笔者曾撰文讨论过印度保留政策的目的、执行和问题以及有关保留的基本问题的辩论。本文将围绕曼尔方案,探讨保留问题与1977年以来的印度政治风云变化的关系,并力图对保留问题做一些政治社会的分析。

  • 标签: 落后阶级 印度政治 国大党 保留 印度人民党 种姓制
  • 简介:拉伊斯梅尔汗的历史与现状陆水林HlSTORYANDSTATUSQUOOFDERAISMAILKHANDlVlSlON¥LuShutilinD.I.Divisionisoneof6divisionsofNorth-WestFrontierProvin...

  • 标签: 斯梅尔 印度河文明 巴基斯坦 部落 穆罕默德 印度教徒
  • 简介:从理论角度来看,“修昔底陷阱”是现实主义尤其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观点,即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从政治战略的视角回到“修昔底陷阱”的历史起点,格雷厄姆·艾利森等西方学者提出的“修昔底陷阱”,对雅典和斯巴达以及中国和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类比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误区:实力决定论、战争获益论和双边关系论。这三个误区分别涉及“修昔底陷阱”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范畴因素。中国应规避“实力决定论”的理论陷阱,把握战略主动;坚持以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崛起;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性管控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

  • 标签: 修昔底德陷阱 实力 政治战略 改革 第三方因素
  • 简介:<正>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政治学教授、前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耶尔·高尔曼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就东西方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他的主要观点是:一、缓和一词长期以来被用以说明敌对双方关系的和解。四十年来美苏关系经历了很多曲折。到了七十年代,美苏之间出现缓和,双方关系在下述条件下得到了改善:(1)双方都想解决相互之间的主要问题;(2)双方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愿意缓和。美苏缓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限制可能导致战争爆发的因素;2.在武器控制和裁军方面

  • 标签: 东西方关系 联邦德国 主要问题 美苏缓和 七十年 美苏关系
  • 简介:研究尼泊尔主流媒体涉报道的事件和倾向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尼泊尔的形象,从而指导增进两国间官方和民间友好往来,使中国掌握对尼政策的主动权。本文整理尼泊尔主流报纸和涉报道的大量数据,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培养分析理论和新闻学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对尼泊尔主流报纸的涉报道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政策启示。

  • 标签: 尼泊尔 涉华报道 对尼政策
  • 简介:<正>“現在,有一个怪影在菲律宾遊蕩着——民族主义的怪影”,模仿共产党宣言这句话来形容目前菲律宾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民族主义,別名叫做菲律宾主义,它的具体政策便是所謂菲人第一政策,对此,現在各阶层正在議論紛云。这种民族主义的攻击对象正針对着侨居在菲律宾的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和其他歐洲人,甚至也殃及到美国人。其中,僑在菲律宾经济中所掌握的实权在美国人之上,正因为这一点,遭受的攻击也就最为强烈。

  • 标签: 排华政策 菲律宾经济 民族主义 共产党宣言 攻击对象 政府
  • 简介:关于刘永福和黑旗军的评价问题,近年来,我国史学界颇为重视。而越南史学界的某些人则肆意歪曲与篡改历史,大做反华文章,对刘永福和黑旗军尽多诬蔑之词。日本学者大泽一雄在《横滨商大论集》1973年3月第12卷2号上发表的《越南嗣朝对土匪与黑旗军政策之探讨》一文,对黑旗军抗法斗争的正义性以及刘永福个人的历史贡献所作论断,亦欠公允。

  • 标签: 嗣德 国史学界 永福 大泽 正义性 一雄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马来西亚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本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两族极少交往和产生摩擦,日军统治激化了马两族的矛盾,战后马两族关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了种种磨合,经历了摩擦、稳定、摩擦、爆发、缓和,不断反复的曲折历程.文章认为:马两族的关系因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变化,由于马两族法律地位的差异,马两族之间的矛盾在一段时期内仍难以消除,并对两族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马来西亚 马华两族 关系发展
  • 简介:马来西亚社在庆祝传统农历新年时,除了传承一些中华文化传统习俗之外,还发展起一系列剐具特色的庆春活动。本文通过对团拜、举办文化展览和各种比赛、热心公益事业和“闹元宵”等马来西亚华人新年活动的论述,力图在再现马来西亚华人现当代发展起来的庆春活动概貌的同时,发掘其在促进华族文化传承、增强社凝聚力、增进族群和谐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社 春节
  • 简介:<正>1993年4月上中旬,在与东南亚地区直接毗邻的云南诸州,“节”、“会”纷纷举行,交相辉映。思茅有“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姑简称为“两会一节”);西双版纳有“泼水节”、“四十周年州庆”、“茶王节”;文山有“三七”节……。一时间,四海宾客如云,五洲高朋满座,这些“节”与“会”向东南亚乃至整个世

  • 标签: 东南亚 西双版纳 云南 遗产保护 学术研讨会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