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由南美地区大国巴西推动的南美地区主义是继欧盟之后最为成功的一体化运动。它既是当前全球地区主义新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南美地区政治格局的走向。南美地区主义的深入发展,加强了巴西在南美的地区大国地位,成为巴西开展全球博弈的地区制度平台。然而,巴西在推动南美地区主义的进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南美国家集体行动的困境、美国因素的制约以及巴西自身因素的局限等。

  • 标签: 南美 地区主义 巴西 地区大国
  • 简介:柬埔寨问题是东盟做为外交共同体出现于国际社会的关键,展示了东盟及其成员国为地区事务所做的共同努力,新加坡表现尤其活跃,在协调东盟内部分歧、促进柬埔寨抗越力量的联合、促使问题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柬埔寨问题的出现为新加坡提供了参与地区事务的契机,改变了其地区形象,增强了其对地区合作的信心。柬埔寨问题是新加坡地区外交的重要转机。

  • 标签: 新加坡 柬埔寨问题 东盟 地区外交
  • 简介: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和印度的“东向政策”现阶段以协调为主。美方援引印度势力为其所用,高度肯定印度的积极角色,积极鼓励印度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美印防务合作,推动建设中的东亚多边机制包容印度,鼓励印度在缅甸、斯里兰卡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作用。这种互动的地缘政治影响极为深远,将促使印度更大胆地东进亚太并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化进程。但美印分歧仍极为突出,印度极力维护其战略自主性,双方在地区战略重心上存在明显分歧,从而决定了两国战略难以合流。

  • 标签: 东向政策 重返亚太 亚太安全格局
  • 简介:2012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旅游年”,这是把中俄地区旅游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的难得的新机遇。对黑龙江省来说,发展中俄地区旅游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是广泛开发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客源,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要结合实际情况,争取把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的旅游合作做大做强。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旅游
  • 简介:在东北亚地区,只有朝鲜不是《核不扩散条约》成员国,其他国家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内享有不同的地位。专家把核武器的扩散分为纵向扩散(即核武库的逐渐增加)和横向扩散(即核大国数量的增加)。目前,东北亚地区核武器纵向扩散的威胁可能来自外部干预势力,如美国。此外,还有中国和朝鲜,它们已经是事实上的有核国家。

  • 标签: 《核不扩散条约》 东北亚地区 地区经济 有核国家 外部干预 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