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安倍内阁提出“有主张的外交”的新理念后,日本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出台“亚洲通道计划”、“自由与繁荣之弧”、“价值观联盟”等一系列新举措。然而,这并非日本改变其以日关同盟为主的外交基轴,而仅仅是日关同盟战略框架内的政策调整。日本对欧、对俄的基本外交政策也不会改变,争取“入常”仍将是今后日本外交的重点。

  • 标签: 日本 外交政策 外交走向
  • 简介:8月6日,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当选为日本第79任、第50位内阁首相。新内阁囊括了7党党魁,除羽田副首相兼外相外,其余成员均初次入阁。现将内阁主要成员简介如下:首相细川护熙一、简历日本新党领袖。(简历见本刊第9期《日本保守新党简介》一文)

  • 标签: 细川 政务次官 政治资金 日美关系 日美安全条约 政治改革
  • 简介:在1987年自民党第21届总裁选举中,竹下登、安倍晋太郎和宫泽喜一三名候选人曾展开一番激烈争夺。由于胜负难分,三人同意无条件地听从中曾根的指定。10月20日中曾根正式指定竹下登为下届总裁。11月6日竹下登当选为日本第74届内阁总理大臣,并组成竹下登新内阁。自民党总裁选举之后,自民党三位领导人即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也进行了调整。现将竹下登内阁成员及调整后的自民党三位领导人简历介绍如下: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1924年2月26日生。岛根县人。1947年早稻田大学商科毕业。曾任教员,岛根县青年团团长。1951年后,两次当选县议员,并曾任自民党青年局局长、通产省政务次官、内

  • 标签: 内阁成员 安倍晋太郎 自民党总裁 政务次官 内阁总理大臣 内阁官房
  • 简介:森喜朗内阁将继承小渊前首相重视亚洲外交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同中、韩等邻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着力推动亚洲经济合作机制和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改善日朝关系、开展大国外交将成为森喜朗内阁今后亚洲外交政策的走向。

  • 标签: 森喜朗 大国外交 邻国 内阁 外交政策 方针
  • 简介:2013年12月,安倍内阁出台日本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作为日本防卫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指导性文件,该“安保战略”全面规划了今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该文件提出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的理念和目标,详尽分析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和日本面临的新安保环境,确定日本国家安全保障课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日本应对新安保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安保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但存在再调整的可能性。

  • 标签: 日本 安倍内阁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安保战略
  • 简介:8月3日,泰国民族党领袖差猜·春哈旺接替炳·廷素拉暖出任第十七任泰国总理。这是泰12年来第一位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理。差猜是在炳拒绝再出任总理之后接受此任命的。他所领导的民族党在7月24日的大选中获得87个席位,是下议院中最大的政党,但所占席位不够半数,不能单独组阁。因此它同社会行动

  • 标签: 内阁成员 民族党 社会行动党 任炳 军事学院 立法议会
  • 简介:2014年7月,日本安倍晋三内阁通过名为“为维护国家生存、保护国民而形成无漏洞的安全保障法制”的阁议决定,通过修改行使武力的条件,在事实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这是二战后日本安全政策的重大转变,意味着日本可在自我防卫目标之外行使武力。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坚持“日本虽然在国际法上拥有集体自卫权,

  • 标签: 集体自卫权 安倍内阁 战后日本 解禁 安倍晋三 安全保障
  • 简介:野田以往的政治风格具有明显的“鹰派”特征,此次却以自比“泥鳅”击败对手而当选和组阁,足见当下日本政坛亟需执政党内抚平嫌隙、党外合作对冲的政治格局。外交上,野田会继续强调日美同盟和奉行“拉美抗华”的基本政策,但近些年日本领导人频繁更迭已大大影响美日之间的机制性对话,而对华政策是其外交成败的关键,周边外交可能会引起亚洲各国的警惕;国内经济问题堆积如山,不可能轻易取得解决;朝野政党为争私利的恶斗不会平息,将会招致越来越多国民的反感。

  • 标签: 野田佳彦 日本内阁 外交安保 经济政策 日本政坛
  • 简介:日本遗族会”是一个积极为战争翻案的日本战争阵亡者家属组织,1953年成立,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日本遗族厚生联盟”,在全国各地设有10400个支部,现任代会长中井澄子,副会长末广荣。遗族会本部事务所设在东京九段会馆,同时经营旅馆业务。事务所现有职员约220人,大部分为食堂、旅店部门的服务人员,只有10人为遗族会本部专职职员,负责与全国各地遗族会支部联系。1946年,日本政府停止发给军人、军属补助费,生活贫困的阵亡者家属增多。同时,由于美军占领时期发出了“国教分离指令”,战前国家与靖国神社的密切关系中断。战前,死亡军人家属被誉为“荣誉之家”,死者被当作“祭神”供奉在靖国神社。美军占领时期,日本社会对阵亡者家属表现冷淡,使他们颇觉愤怒不平,从而结成全国性组织,逐步发展成为积极为战争翻案的右翼团体。

  • 标签: 遗族 靖国神社 日本政府 自民党 历史观 分离指令
  • 简介:日本右翼的深入了解不仅是研究日本政治的需要,也是我们把握中日关系发展动向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右翼势力不断地阻碍中日关系的发展.我们更应加大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研究力度。与西方相比,日本的右翼势力构成复杂,思想主张繁多。单就右翼组织内部来讲,战前有“国粹派”、“革新派”“侠客派”之分,战后有行动右翼、新右翼、宗教右翼之别。更重要的是,在右翼组织之外,出现了一批右倾文人与右派政治家(其中不乏右翼政客)。他们对日本社会以及日本政治外交的影响远远超过右翼组织,甚至直接左右着日本国家的发展方向。不论是合理的民族诉求,还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我们都必须及时地把握其政治思想与治国理念。本文在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组织构成与思想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客观地界定了“日本右翼”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标签: 右翼组织 右倾文人 右派政治家 战后日本政治三次右倾化
  • 简介:为了恢复国际商业捕鲸的合法性,日本采用“外交沟通”与“经济援助”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展开全方位、多层次捕鲸外交,并取得了部分进展。从发展趋势看,虽然近期国际社会反捕鲸声音日趋高涨,但鉴于国际捕鲸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缺陷、日本国内支持捕鲸政治基础坚实等,日本仍会利用种种借口继续大量捕鲸,国际捕鲸与反捕鲸形势更趋复杂,前景不容乐观。

  • 标签: 日本 捕鲸外交 国际捕鲸委员会
  • 简介:从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多次发生篡改历史、掩盖战争罪行、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其实质是企图通过否定日本的侵略历史及战争罪行,为日本民众树立新的精神支柱,为日本扩充军备、谋求大国地位的政治目的服务.

  • 标签: 日本 历史教科书事件 创新精神 对外侵略 军国主义教育
  • 简介:本文对日本大众文学从以下三方面作了阐述:1.源于民间文学和说唱艺术的日本大众文学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而兴起,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民众的审美情趣,逐步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2.日本大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民众心态,表现时代风貌,针砭时弊、批判丑恶,逐步扩大了在民众中的影响。可以说是作家与民众共同创造并发展了日本大众文学;3.日本大众文学因扎根于民众这一丰饶的土壤之中而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 标签: 大众文学 推理小说 日本文学 通俗小说 作品 司马辽太郎
  • 简介:去年11月,我有幸随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青年政治家代表团访问了韩国和日本。虽然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两个国家的国土,但是作为一名匆匆过客。在短短的十余天里.所到之处目睹的诸多细节皆令我感触良多,也给我留下非常难忘的印象。

  • 标签: 韩国 印象 日本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出访 中国青年
  • 简介:当前,网络已渗入到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安全战略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网络安全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也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15年9月,日本正式推出了新版《网络安全战略》,重新评估日本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新的日本网络安全战略的目标、原则、措施,确定了日本网络安全的体制和未来方向。

  • 标签: 国家安全战略 网络安全 日本 国际关系 竞争与合作 社会政治
  • 简介:一.认同的历史性变化认同具有生动而多重的性质,它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如前面所考察的那样,日本华侨经历了战争开始前、战时、战后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这样一些历史阶段,作为一个民族集团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其历史进程中,他们的认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认为,他们的认同具有这样的倾向:以中国或广东省、福建省等的出身为基础,随着他们的处境的变化,其境遇也发生变动.即,笔者认为其变化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 标签: 日本华侨 认同感 社会发展 外交关系 民族意识
  • 简介:近几年来,日本人权外交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动向,比如2005年12月日本内阁决定设立“人权大使”,2006年6月日本参议院以多数票赞成通过《朝鲜人权法案》,等等。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系统考察日本人权外交可以发现,它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历史、战略和国际环境影响,表现出明显不同于美国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日本人权外交流变、特征和原因的分析,认为日本人权外交政策正在从模糊走向制度化。

  • 标签: 日本 人权 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