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992年12月正式成立'南非问题研究中心',其宗旨是:积极开展对南非各界的交流,加强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任务是:(1)加强对南非深入系统的研究;(2)向国内有关部门提供有关南非情况的咨询,包括承担有偿专题研

  • 标签: 研究中心 两国关系 国内有关部门 国际关系研究 文资 万寿寺
  • 简介:作为一支主权财富基金,2005年组建的越南国有资本投资与经营总公司代表了在政府授权下,以完全市场化原则投资与营运国有资本的新模式,是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目前阶段,越投总公司是越南加快国企股份制改造和推进国有资本向战略性产业集聚的重要推手,以此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并实现国有资本管理从混合模式向集中模式的过渡.长远来看,越投总公司能否成为像新加坡淡马锡那样备受信赖的机构投资者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 标签: 越南 越投总公司 国有资本 主权财富基金 淡马锡模式
  • 简介:台湾建立亚太营运中心条件与策略陈恩亚太营运中心是处在后冷战时期的台湾为实现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运用其较为雄厚的整体经济实力与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所提出的政策设计,是台湾迈向2l世纪,实现经济发展“第二春”的最重要经济发展计划。台湾建设亚太营运中心既...

  • 标签: 亚太营运中心 台湾当局 亚太地区 中国大陆 两岸经贸关系 跨国公司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由法律项目主任玛利亚·约尔丹诺娃女士率领的保加利亚民主研究中心代表团一行5人于9月7—13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代表团,杜克宁副秘书长与代表团举行工作会谈。代表团还拜会了国家预防腐败局和中关村科技园。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武汉、上海参观访问。

  • 标签: 保加利亚 代表团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访华 民主 中关村科技园
  • 简介:欧洲中央银行(ECB)于1998年7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欧元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出台,欧洲金融界经历着深刻受化,由于种种原因,英国未能搭上欧元的头班车。那么,这种情况会给英国的金融业特别是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带来什么影响?作为欧元区11国的中央银行,

  • 标签: 欧洲中央银行 伦敦 金融中心 欧元 货币政策
  • 简介:<正>印度东部地区,南起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东北延伸到阿萨姆、曼尼普尔、梅加拉亚、拉加兰德、米佐拉姆,同比哈尔、奥里萨和西盂加拉连成一片的广大地区。其中西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和阿萨姆是这个地区的主体。其余都是面积小,人口少的边远和部族地区。东部地区主要四个邦的基本概况列表如下:

  • 标签: 东部地区 孟加拉 农业发展 印度政府 水稻种植面积 萨姆
  • 简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俄联邦政府从2008年9月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拯救金融体系的措施。2008年12月29日,饿政府批准了《2020年前俄罗斯金融市场发展战略》。2009年2月5目,俄政府批准了在俄罗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俄预计在2012年前使俄罗斯的交易所进入世界上股票交易量和股票上市量前12家大型交易所之列,俄罗斯金融领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增长到6%,利用五年的时间形成强有力的区域金融中心,提高俄罗斯金融业的国际影响。

  • 标签: 俄罗斯 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危机
  • 简介:ICI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企业,现代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逐步引入ICI概念.本文据此尝试从图书馆的形象设计角度探讨今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并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目标得以实践的条件.

  • 标签: ICI 中心图书馆 形象设计
  • 简介:日本与东盟的关系的发展经过根据“曼谷宣言”(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五个国家(1984年文莱加入了东盟,目前东盟的成员国有六个国家)所成立的东盟在本文动笔时迎来了它的成立23周年。本文的目的拟概述东盟过去的经历,特别是与日本的关系通过对比日本与东盟的经济谈判实力,分析两者经济关系的变化,对日本的对策也一并加以研究。

  • 标签: 东盟国家 出口产品 工业制品 亚洲开发银行 贸易收支 贸易关系
  • 简介: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1922—2006年)是一位在思想界颇具争议、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以季诺维也夫为名成立了季诺维也夫研究院,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组织成立了季诺维也夫思想俱乐部等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召开全球季诺维也夫思想研究大会,可以看出国外对季诺维也夫思想的研究已趋于炽热化。

  • 标签: 季诺维也夫 亚历山大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术研究机构 莫斯科大学
  • 简介:1919-1923年,苏俄政府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并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经过长期多次的谈判与磋商,中俄双方最终于1924年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俄虽然在协定中放弃了部分在华的特权,但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保留了中东铁路和外蒙古的实际控制权,损害了中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通过国家利益具有的冲突性与合作性的双重属性来分析苏俄早期对华政策,可以发现其政策的两面性。因此,对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不仅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应该注意到其消极的一面。

  • 标签: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苏俄 国家利益
  • 简介:二.新移民(新华侨)(一)内地前往香港的移民(新中国成立后)1.实施抵垒政策前的中国大陆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1年期间就有要求避难和改善生活的i00万人从内地移居到了香港。二战后到1950年春大约有75万人从内地的广东、福建、上海等移居到香港。其后也持续有大量的移民从内地来到香港,

  • 标签: 华侨华人 新移民 对外开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中国成立 侨汇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如果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难以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中俄两国国情相似,创新经济都处于初期阶段,有很多共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创新经济 中国 俄罗斯
  • 简介:越战前期,加拿大默认并配合了美国军事介入越南,但随着美国军事行动日益升级,它逐渐显示出更加自主的和平外交姿态,还试图在美国与北越之间进行斡旋。为此,加拿大派遣希伯恩使团负责沟通双方,并力促和谈。加拿大总理皮尔逊还发表坦普尔讲话,明确反对战争扩大化。加拿大从默认到自主的越战政策,是国际冷战局势重大变化在西方阵营内的折射,预示着加拿大将走向更独立的外交立场。越战时加美关系的演变是西方非对称性联盟固有结构性矛盾的一个缩影。

  • 标签: 加拿大 越战政策 “默认外交” 希伯恩使团 坦普尔讲话 “自主外交”
  • 简介:三十年前,我国老一辈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李一氓等,发起筹建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并任首任会长。李一氓十分赞赏周恩来的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思想,他也坚决拥护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适应国际形势呈现和平与发展为主要潮流以及我国国内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主导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如何遵循周恩来的人民外交思想,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作用。这是李一氓倡议建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初衷。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20世纪80年代初 改革开放战略 创新 人民外交 外交思想
  • 简介: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政法院校学报联络中心成立大会纪要(1995年10月18日)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领导下,由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三家学报发起,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政法院校学报联络中心(简称“...

  • 标签: 政法院校 学报研究 高校文科 学报编辑部 大学学报 编辑工作
  • 简介:前言东盟一直是东亚唯一的地区合作机构,自1967年成立以来,推动了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合作。成立之初,其成员国为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5国,1984年文莱,1995年越南,1997年老挝和缅甸,1999年柬埔寨先后加入,从而扩大到了10国,覆盖了东南亚整个地区。区域内经济合作也从1976年开始实行,自1992年以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为目标,2010年6个老成员国基本上撤销了关税。现在的目标是在2015年以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为中心实现东盟共同体(Ac)。

  • 标签: 东盟经济共同体 地区一体化 东盟自由贸易区 合作机构 2010年 马来西亚
  • 简介:华人从中国移居到马来西亚,除随身携带的少许物资之外便是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及人文精神。他们将中华文化注入日常生活中,并扎根于马来西亚,成为该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华人文化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创新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人文化 传承与创新
  • 简介:越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革新开放以来,文艺舞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越南共产党提出"建立和发展先进的、充满民族特色的越南文化"①针指引下,文艺舞台呈现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趋势.在保留和发展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使文艺舞台五彩缤纷,洋溢着现代气息.笔者在最近十几年中曾多次去过越南,在越南逗留期间多次通过电视等媒体观看越南的文艺节目,深感其文艺舞台变化之大.尤其是2001年笔者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越期间,在河内、广宁等地,越方均从当地各文艺团体中精选出一批优秀文艺节目,为我们举办了晚会,使笔者更是得以饱览越南文艺舞台的精华之作.笔者还与越南人民军总政歌舞团的导演进行了讨论.现将笔者多年的研究心得,结合文献资料,对近年来越南几种主要的舞台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 标签: 越南 文艺舞台 改革开放 民族传统戏剧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