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解放或独立以来,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中印人口城镇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加速发展,中印人口城镇化速度也逐渐加速,城镇化水平大为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既在-定程度上推动中印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新的问题.由于中国城镇化速度更快,因此中印人口城镇化中的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本文在指出中印城镇化进展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印城镇化进展出现差异的原因,即中国制造业发展比印度快,中国农村发展优于印度和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好于印度.

  • 标签: 中国和印度 城镇化 水平差异 原因和影响 比较
  • 简介:<正>人口增长二十世纪以来,菲律宾进行过七次人口普查。据普查资料,菲律宾人口总数为:一九○三年七百六十三万五千人。一九一八年一千零三十一万四千人,一九三九年一千六百万人,一九四八年一千九百二十三万四千人。一九六○年二千七百零八万八千人,一九七○年三千六百六十八万四千人,一九七五年四千二百零七万一千人。但由于普查方法不完善,出现人口漏算的情况(特别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因此,大致的情况是:一九三○至

  • 标签: 菲律宾 人口增长 二十世纪 人口资料 人口普查 普查方法
  • 简介:<正>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 标签: 人口增长率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印度半岛 城镇人口 死亡率
  • 简介:<正>东北部开发中心草拟的《地区开发第五个发展规划》一文中,有值得人们关注的资料。它能明确地回答:东北部人为什么贫困?为什么要来到曼谷出卖劳动力?这个问题可能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有些人可能了解得较片面,以至有时指责东北部人懒惰,因而贫穷。这篇专题报导,或许能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东北部人。东北部的面积和人口均为全国的三分之一。但全地区的总产品和总收入大约只是全

  • 标签: 东北部 发展规划 地区开发 劳动力 开发中心 总产品
  • 简介:<正>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尼泊尔王国、不丹王国、马尔代夫共和国和于1975年4月14日被印度吞并为其一个邦的锡金王国等八个国家,面积四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目前,南亚地区约有十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人口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今天,南亚地区的人口问题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这不仅严

  • 标签: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人 孟加拉国 控制人口增长 尼泊尔 人口增长率
  • 简介:印度近期的改革政策带来的较高粮食价格对穷人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59~1994年24轮的全国抽样调查表明,印度的贫困率与相对粮食价格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就改革的批评家们对这一联系的阐释提出质疑。这并不是收入分配的结果,而是由其他可变因素,...

  • 标签: 改革 粮食价格 贫困
  • 简介: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人口问题,2006年5月普京总统在年度国情咨文中重点谈到人口危机,并称其为“最尖锐的问题”,首次把人口政策提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认为它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危和民族兴亡。为此,俄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人口增长的措施,旨在逐步稳定人口数量,并为今后人口增长创造条件。

  • 标签: 俄罗斯政府 人口政策 民族利益 国家安危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 简介:本章主要探讨八十年代以后泰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但是,泰国的农村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并没有出现骤然的变动。泰国农村自六十年代(有的地方还要早些)以来就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在量方面(例如,居民迁移到城市去)和质方面(例如,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本文却是以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变化为考察中心的,譬如说,1980—85年的五年期间内农村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00%,其后,到1989年则下降到1.59%。如果

  • 标签: 八十年代 人口移动 地方生产总值 城市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亚洲经济研究所
  • 简介: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截至1990年10月31日,印度尼西亚的人口达1亿7932万1641人,其中男性8944万8235人,女性8987万3406人。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在这个人口总数中也包括了没有固定住所的12万7418人。所谓没有固定住所的人系指流浪者、船员、船上或水上生活者等。在总人口1亿7932万1641人中,有30.93%、5546万466人是城市人口,其余的1亿2386万1175人是农村人口。另外,在总人口中,约有59.99%的人居住在爪哇岛,1980年该项比率为61.91%。

  • 标签: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人口总数 水上 人口增长率 船上
  • 简介:本文从总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角度出发,就印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考察人口对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和机会.指出:(1),人口增长与投资的增减各有自己特别的途径,人口增长没有带来投资的明显障碍;(2),人口增长刺激消费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而且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消费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3)就印度来讲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潜在市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机会.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率 人口问题 投资规模 消费结构
  • 简介:2001年3月,印度进行了十年一度的全国人口普查(上次人口普查时间为1991年).根据印度正式公布的本次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总人口已达1027015247人,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 标签: 印度 2001年 人口普查 人口增长率 男女比例
  • 简介:据FAO(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当今世界人口中约有15%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0%,“转型国家”(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洲诸国)及发达国家占10%。在发展中国家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国,其总人口的1/3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亚太地区则有1/6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比营养不良情况更为深刻的问题是:非洲、亚洲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只有发达国家的1/10。然而在发达国家,像欧洲、日本等,却呈现出“少子化”倾向。

  • 标签: 营养不良状态 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 少子化 亿人 农业组织
  • 简介:中国已重新成为移民和学生流向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来源.中国向东南亚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移民流动、学生流动和旅游者流动.这种人口流动对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不过,双方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必要性将确保这种联系会继续发展下去.

  • 标签: 中国 东盟 人口流动 影响
  • 简介:<正>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人口为一亿四千七百四十九万零二百九十八人,仅次干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是世界第五、亚洲第三、东盟第一人口大国。近三十年来,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速度迅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同时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存在以下四个严重问题:

  • 标签: 人口与计划生育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 印度 苏联 近三十年
  • 简介:丹麦面临的人口压力对其经济增长潜力尤其是财政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对丹麦人口现状和前景的分析表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缓解这一人口压力来保证丹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本政策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影响人口压力的教育和移民两大政策,得出以下结论:(1)必须对教育系统予以改革,使学生能够较早进入劳动力市场;(2)与提高移民进入标准相比,帮助移民——尤其是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更好地融入丹麦社会能够更为可行地缓解人口压力;(3)必须对税收和福利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以确保上述人力资本政策行之有效。

  • 标签: 丹麦 人口压力 人力资本政策 教育 移民 税收
  • 简介:南亚国家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问题。独立后南亚国家政府在外国援助机构的帮助下颁布了一系列农村发展计划,包括农村社区发展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农村公共工程发展计划和微型贷款计划等,旨在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和体制机构,实现扶贫和脱贫的目的。南亚国家农村反贫困的战略选择包括开发落后地区,向贫困人口提供生产资源和生产技术,加大妇女技能培训以促进社会转型,提高原住民和边远人群的知识技能,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非农就业和市场开发等方面。

  • 标签: 南亚 农村发展计划 反贫困 战略选择
  • 简介:几十年来,泰国的贫困率持续不断地降低.尽管这个时期的收入不均程度仍有所加重,但绝对贫困人口确实是减少了.贫困率的降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密切相关,但贫富差距的扩大则不然.泰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它逐步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开放有关.本文还探讨了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来降低贫困率的可能性,并认为这种措施并不能有效地降低贫困率.

  • 标签: 贫困率 经济增长 全球化 绝对贫困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贫富差距
  • 简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粮食问题黄华人口与粮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国际行动理事会多年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想着重讲一讲亚洲的这一问题。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正致力于各自的工业化及经济与文化现代化事业,因此,他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国内稳...

  • 标签: 粮食问题 亚洲发展中国家 国际行动 人口控制 黄华 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