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印度尼西亚经济重建的关键在于印尼能否对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两大世界潮流。印尼新政权虽然已经表达了实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决心,但反对的阻力仍然很大。现政权如果公开处理过去存在的种种不公正的问题,仍将会面临既得利益阶层的正面反对改革的压力。

  • 标签: 经济重建 政权 民主政治 政治改革 反对 公开
  • 简介: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经历文革和近年来片面强调经济优先发展,传统文化和基本信仰有所失落。无论是传统价值观或革命价值观,均面临其他价值观的严重挑战。中华传统文化却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得到更多的推崇和光大。华侨华人在保持传统文化优秀因子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因子,形成兼具中西文化特质的华侨华人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很大程度上具有普世价值,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文化 传统 革命 价值观 华侨华人
  • 简介:“珍珠战略”是一个由美国人发明的不规范的战略概念。这一术语传播到印度后,迅速引起了印度战略和防务界的极大关注,并成为印度政府制定印度洋安全政策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一概念主要针对中国且充满了错误认知,我们理应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 标签: 珍珠链战略 印度 战略认知 战略应对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少数国家因外力干预或国内政治权力变动而结束了民族冲突,进入战后重建时期。冲突之后的权力剧变为妇女参与重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联合国的公约和宣言、女性主义组织与和平运动所提出的性别议题为女性参与重建提供了具体方向和内容,而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为妇女参与重建提供了坚强后盾,使得妇女在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没有妇女参与的重建就不是真正的重建已成为共识。在重建中,妇女积极推动民族和解,参与民主建设,参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目前妇女参与重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父权制观念阻碍妇女的政治参与;宗教原则限制妇女权利;国际社会干预应适应当地国情。

  • 标签: 重建 妇女 民族冲突 重建配额制
  • 简介:阿富汗大选经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尘埃落定。阿富汗大选引发的政治危机与当前的安全形势,凸显阿重建进程面临的巨大困难。卡尔扎伊虽连任总统,但其弱势更加明显,阿未来重建道路仍很漫长。阿富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变数。

  • 标签: 阿富汗大选 阿富汗重建 阿富汗问题
  • 简介:值此中国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日本社会教育团体碧波会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日本福冈举办灾后重建儿童绘画摄影展。这次画展的作品主要是灾区儿童及中国其他地区儿童制作的.主要反映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以及灾区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表达了灾区人民不怕困难。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灾区重建 儿童绘画 日本社会 摄影展 地震
  • 简介:一、价值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了价值的概念。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任何企业的价值都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波特认为企业价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企业价值、渠道价值和买方价值共同构成的价值系统中。

  • 标签: 价值链理论 信息服务产业 赢利模式 ICT 企业价值链 汽车
  • 简介:作为利用海洋的有效手段,人工岛屿很早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人工岛屿兼具“人工性”和“岛屿”的双重特征。因此往往难以同岛屿、船舶和人工设施相区分。国际法对于人工岛屿法律地位规定的演变,反映了国家海洋主权或主权权利与海洋自由的二元对立,其本质是世界各国对于海洋权益的争夺。本文旨在从国际法制史的角度,透析人工岛屿法律地位的嬗变历程,突出人工岛屿在国际法上的本质特征,彰显国际法的基本发展思路。本文认为,人工岛屿法律制度的变迁映射了国际社会对于海洋归属认识的转变,其形成与发展是各国、各利益集团之间不断协商、博弈、求同存异的结果。国际法的与时俱进有赖于国际共同体各方秉持善意、公平、平等的原则,在国际法制的框架内,形成以共同同意为基础的国际法规则.

  • 标签: 人工岛屿 法律地位 人工设施 海洋城市
  • 简介:受限于薄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通过加强美菲同盟的策略试图取得优势。美国则借中菲南海争端,通过巩固与菲律宾的同盟关系维护自身在西太平洋的存在。但是由于两国在南海问题中立场与利益的不同,以及中美、中菲关系的结构性差异,美国无法完全按照菲律宾的利益行事。除了有限地帮助菲律宾提升防御能力,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是宣传性的,即制造出美国十分重视盟友利益、菲律宾在与中国的南海争端中有美国帮衬的表象,其目的是迷惑中国对局势的判断并且限制中国的政策选项。所以在外交的分类中,加强美菲同盟的策略既是军事性也是宣传性外交。加强美菲同盟的策略没有改变南海问题现状,中美关系或中菲关系的整体发展也没有因此受到阻碍。通过权力运用观下一国获得对他国权力的条件考察加强美菲同盟这一策略,可得出菲律宾未能通过该策略在南海问题中获得对中国的优势。但是这一策略充分体现了在国际政治中菲律宾积极超越自身不足的主动性。

  • 标签: 美菲同盟 菲律宾 南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