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美国佩格蒙·布拉赛出版公司和英国I.B.陶里斯出版公司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出版了阿隆·克里曼所著《以色列的全球影响》和本杰明·贝哈莱米所著《以色列的军售对象》两书,书中一些章节揭露了以色列在拉丁美洲的武器销售和军事情报活动情况,简介如下:书中称,以色列是除美国以外拉美国家最大的武器供应者。以色列同21个拉丁美洲国家有外交关系,近年来每年向拉美地区销售价值达2.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以色列与拉美国家的武器交易的特点是:渠道多、促销手段强;种类齐全且有针对性。例如,许多在拉丁美洲国家政府中任军事和安全顾问的以色列现役和退役军人,大多既是顾问又是军火商,以色列通过这些顾问、以驻当地使馆,以及侨居当地的犹太人,形成了一个

  • 标签: 拉美国家 拉美地区 全球影响 军事情报 陶里斯 供应者
  • 简介:  2006年12月15日,引人注目的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结束,双方就人民币汇率、双边贸易等问题达成了一致,美国再次表明了支持中国加入美洲开发银行的态度.其实,从1991年起中国就开始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美洲开发银行的年会;1993年中国首次提出加入美洲开发银行的申请,并在2004年再次提出申请.然而,中国加入这个世界最大的区域开发银行的愿望至今都未能实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与美洲开发银行一次次"擦肩而过"?中国加入美洲开发银行的前景又将如何呢?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美洲开发银行 中国 人民币汇率 双边贸易 观察员 经济
  • 简介: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增速明显放慢,全球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冲击所产生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拉美政治形势整体继续保持平稳.但是个别国家出现的政治冲突对这些国家的政局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执政党面临新的挑战:拉美外交继续保持了务实、多元化的格局

  • 标签: 拉丁美洲 地区形势 地区经济增长 综述 政治冲突 政治形势
  • 简介:拉丁美洲是西半球唯一的发展中地区,中国是东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拉两地人民跨越浩淼万里的太平洋天堑,相互交往长达近500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与拉美国家不约而同地实施了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均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力和空间,中拉关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中拉关系提供了新契机与新平台.双方领导人均站在新世纪的"了望台"上,谋篇布局,展望未来,力图用战略的眼光发展双边关系.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南南合作的战略高度出发,更加重视中拉关系."

  • 标签: 中国 拉丁美洲 国际地位 财政政策 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
  • 简介:通过中文史料的考察,孟席斯所谓洪保、周满、周闻发现美洲的航线是凭空虚构出来,而并未真实存在过.迄今为止,未发现任何可以支持孟席斯"新论"的文献或其它有用记载,孟席斯的"新论"没有提供任何有说服力的新证据.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盂席斯 美洲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正在吸引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参与。拉美国家因不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起初并不包括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中。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日益显著的进展,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关注不断上升,要求参与其中。

  • 标签: 拉丁美洲 公共产品 国际关系 国际学
  • 简介:亚洲东北部、美洲西北部的古代民族具有丰富多样的制陶工艺.用于制造陶器的物质乃是居住地附近的粘土.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古代居民使用纯净的粘土制作陶器;白令海峡两岸的古代居民在制作陶器时,习惯于往粘土中掺入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作为添加物.当时已经会使用模具,并掌握了"环形塑造"的技术.焙烧陶坯时,没有专门的设备,只在篝火上进行,所以烧制出的陶器不够坚固.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的陶器产品和白令海沿岸地区的陶器产品具有不同的传统.楚科奇东部沿海地区和阿拉斯加西部沿海地区的陶器工艺具有同一性.

  • 标签: 东北亚 阿拉斯加 陶器 文化联系
  • 简介:本文是美国政治学家施道安发表于《政治学季刊》的文章。原文刊载于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Volume133,Number22018(http://www.psqonline.org)。文章基于地缘政治视角的分析,解释中美两国在南海不断发酵的紧张态势。在研究大国对抗的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强调这些对抗基本都包含了重要的海上维度。文章还审视了中美两国的地缘战略,探讨了有关中美对抗分析的启示以及南海引爆点的未来走向。本文深度反映了美方观点,可使我国学界更好地了解美国当前在南海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本刊发表时略作删节,特别是删除了部分注释,请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原文。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反映本刊立场。

  • 标签: 南海 中美对抗 地缘政治 中美关系 引爆点
  • 简介:中国崛起、美国“重返”及区域内其他力量的发展,导致亚太地区格局正在发生近百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中美战略博弈已经成为决定亚太格局走势的最主要矛盾,因为中国崛起势头难以逆转,美国亚太“再平衡”也是一次兼顾历史与现实、涉及内政与外交、得到美国两党共同支持的重大战略性选择,力量之变与战略之变同时发生,两强对立势难避免。但是,由于两国不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和根深蒂固的历史积怨、在亚太地区各具优势彼此难以替代、在全球其他地域和领域的合作有助抵消亚太对抗,加之双边利益深度捆绑,中美博弈未必会走向战略对抗,而完全具备走向良性互动的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一个根本问题(亚太主导权)的破解、两套体系的对接、三大海域的危机管控、四组三边关系的经营和五个多边组织的互动等“一二三四五”问题。这既是中美实现亚太和平共处的前提,也是能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 标签: 中美关系 亚太地区 和平共处 良性互动
  • 简介:布什访华虽然使美国追求单边主义政策的图谋更加突显,但中美在经贸、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而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以及彼此的战略意图与战略动向问题仍将会长期困扰两国关系.

  • 标签: 布什 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 国事访问 外交关系
  • 简介:冷战后,美国通过强化军事同盟体系、军控与裁军等战略手段,力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霸权世界体系。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军控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美国执意研制和部署TMD、NMD,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并已成为中国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严重阻碍。

  • 标签: 军控 NMD 军事同盟 中国国家安全 中美关系 冷战后
  • 简介:当前,中国崛起态势“如火如荼”,美国首强地位“自恐不保”,中美关系逼近“振荡期”,业已存在的现实摩擦与可能爆发的矛盾冲突亟待有效的手段予以管控,相互疑虑日益增长的趋势亟需特别的渠道予以扭转,实现这些目标刻不容缓。正如1972年历史性开启中美关系的对话那样,中美急需切实管用的沟通对话机制,通过经常性、机制性的接触,起到增信释疑的作用,有助于保持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安全乃至军事关系的稳定,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的扩大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应运而生,因之而兴,为推进中美关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对话机制也有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由此,如何深化中美对话机制、为塑造新型大国关系营造好的氛围,值得我们思考并为此提出见解、建议。

  • 标签: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战略与经济对话
  • 简介:九一一事件以来,防扩散成为中美合作亮点.两国在多层面形成较稳定的合作模式:在国际防扩散机制建设方面,美中之间主要是倡议者和积极参与者、建设者的关系;在应对地区核热点方面,中美分别扮演了“好警察”和“坏警察”的角色;在双边合作方面,中美互动以培训与协作为主.防扩散之所以能够成为中美合作亮点,是空前严峻的核扩散形势及两国防扩散战略调整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扩散合作加深了中美了解与互信,稳定了热点地区形势,保障了中美两国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改善了中美经贸交流的外部环境.但随着近年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美防扩散合作面临抓手减少、互补协作难度增大、地缘干扰因素增加等挑战.因此,对未来的中美防扩散合作不能盲目乐观.当然,形势变化也孕育着新的希望.中国的快速发展将扩大中美防扩散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并为两国合作提供更多智慧和资源.中美应在更加平等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防扩散合作重点,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之成为两国携手进行全球治理和维护地区秩序的样板.

  • 标签: 防扩散 核安全 出口管制 中美合作模式
  • 简介:中美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贸易与金融失衡,美元霸权是导致中美经济失衡的主因。作为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经济失衡体现了两国不平等的经济关系。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及2011年美债危机充分显示了这一不平等关系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应将被动调整本国经济的压力转化为主动调整的动力,在双边和多边层面致力于纠正中美经济失衡。

  • 标签: 中美经济失衡 美元本位制 “中心-外围”
  • 简介:长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始终在接触与遏制、防范与合作之间摆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奥巴马政府亦是如此,总体上是接触与合作占主导,这是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占据主导所决定的。努力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大局,为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国对外也是对美政策的总目标。尽管近一年来中美两国间龃龉不断,但只要双方能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增强互信,深化合作,抓住机遇,携手前行,就一定能够成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 标签: 中美关系 共同利益 矛盾分歧 合作共赢
  • 简介:中美关系从两国建交后的一波三折逐渐演变成今天比较正常的国家关系,除了中国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上做出重要努力外,双方强劲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双赢也起到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经济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和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强。

  • 标签: 经贸合作 中美关系 经济因素
  • 简介:从201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发生中美撞机事件以来,中美海上安全的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迫。17年前的那次悲剧性的EP-3空中撞机事件的发生,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和美国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的军事侦查行动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和政治解读,但今天,中美海上安全合作的性质、

  • 标签: 中美撞机事件 海上安全 安全合作 路径 专属经济区 政治解读
  • 简介: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美俄作为有世界影响的主要大国,其相互关系经过几年来不断的调整变化,重新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一段时期,美强俄弱、中国力量上升这一力量对比的基本状况仍将继续下去,中美俄三边关系将在互动中基本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

  • 标签: 美俄关系 国际关系 中美 大国 世界影响 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