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笔者通过查询“陪都档案”等史料,结合文献资料,对抗日战争期间中越通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这一时期,中越通邮不仅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国际局势的影响,也同当时中越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越南华侨在越南的影响力等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中越通邮出现了几次停办与恢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中国为保障通邮,采取了在越南设立邮件转运处、利用航空公司航线等办法。

  • 标签: 中国 越南 邮政 邮汇
  • 简介: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芦沟桥事变,这一事变震憾着祖国大地,也震动了千百万海外侨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生存,素有爱国爱乡传统的海外闽籍的数百万华侨,也和辛亥革命关心祖国的政治前途一样,纷纷加入了抗日救亡斗争的伟大行列。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支持和参加抗日

  • 标签: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救国 日本侵略者 马来亚 救国公债 国民参政会
  • 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

  • 标签: 民族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 抗日团体 中国近代历史 两党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抗日战争中的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孙振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不禁令人回忆起在这一战争中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的活动事迹。这是美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开始正式友好交往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但现在回忆起来却颇具意...

  • 标签: 战争中 对日作战 延安精神 抗日根据地 美国政府 国民党军队
  • 简介:20余年来,大陆史学界对华侨与抗日战争关系的研究硕果累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华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原因和特点,华侨对祖国抗战的主要贡献,抗战期间有关各方的侨务政策,战时华侨领袖和著名人物以及华侨与太平洋战争等方面.

  • 标签: 大陆 华侨华人 抗日战争 研究述评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约有十万人。分布在包括首都马尼拉以及除巴塔纳斯(Batanes)省以外的菲律宾全国各地。菲律宾华侨的39%聚居在首都马尼拉,如果包括马尼拉市郊的话则达45.4%。菲律宾华侨大部分经营零售贸易,进出口贸易,经营糖、椰、麻、烟和大米等农产品林产加工;也有少数华侨经营金融业(当铺、民信局、汇兑庄、银行等)。华侨同菲律宾人民一起为争取国家独立,发展工农业生产,繁荣菲律宾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各地华侨一样,菲律宾华侨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

  • 标签: 首都马尼拉 零售贸易 进出口贸易 救国联合会 宗亲会 南侨回忆录
  • 简介:当中日两国军队在济南发生的冲突在中国大陆重新燃起人们的抗日怒火时,抵制日货运动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迅速发生。在北方,抵制日货直到7月份才开始,在南方,广东爆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但广东政府由于害怕该运动会助长共产党的骚乱,因而不但不予以支持,而且还采取措施加以禁止:汕头中华商会主动采取了抵制行动,并希望能进行得不太过火。

  • 标签: 抗日 南洋华侨 汕头 侨民 中华 南方
  • 简介:在移居国外的少数民族中,南洋(东南亚)华侨的行为和举止最容易被人们过于简单地加以概括。人们总是指责华侨是“东方犹太人”、对其母国以及居住国的政治漠不关心、或采取骑墙观望态度。然而,这样指责南洋华侨缺乏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L.E.威廉姆斯教授出版了一份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他认为在荷印华侨,特别是在土生华人(Peranakans)当中,

  • 标签: 侨民 南洋华侨 民族主义 证据 华人 说服力
  • 简介:<正>作为香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国际研讨会”的第二阶段,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新加坡南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外华人与抗日战争国际研讨会”9月22日在暨南大学召开。与会者有南洋学会副会长林我铃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崔贵强教授、新加坡中华经济研究院李绳毅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颜清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吴伦霓霞博士和冯小丽女士,以及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60余人。南洋学会元老、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教

  • 标签: 海外华人 抗日战争 国际研讨会 华侨华人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 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