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与东南民间外交是中国民间外交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与东南民间外交在新世纪新阶段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从现状来看,中国与东南民间外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开拓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以及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效果的统一.

  • 标签: 民间外交 东南亚 中国 综合国力 短期目标 大发展
  • 简介:冷战后,中国在东南的国家形象成功地从“威胁者”转变为“合作者”,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日益鲜明突出,但也有被国际舆论再次塑造为“挑战者”甚至“威胁者”的可能.在国际尤其是东南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中国实力迅速提升的新形势下,中国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略,在东南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进“成熟的战略伙伴”形象建设.

  • 标签: 国家形象 东南亚 中国 大国形象 国际舆论 南亚形势
  • 简介:从近年来东南各国的民意调查来看,中国在东南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情况仍不容乐观。本文分别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的建设路径分析中国在东南软实力建设情况,提出在民间层面发挥个人对个人传播的优势能够补充官方层面软实力建设的不足,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在东南国家的软实力建设空间提供助力。

  • 标签: 东南亚国家 中国东南亚 国家软实力
  • 简介:针对地区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新安全观”,强调以此来满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要求和通过合作来实现区域安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和东盟在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制度性成就与实践成效.但是,由于东盟和中国对地区安全事务的看法不尽一致,双方的安全合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 标签: 外交实践 安全观 面向东南亚 中国 区域安全 安全环境
  • 简介: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达国家,日本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非政府组织(NGO)。其中,东南是日本NGO进入时间最早、活跃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东南地区的日本NGO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合作机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资金、智力等方面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NGO在东南地区的活动不仅对当地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的东南外交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的这一案例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NGO外交提供借鉴。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日本外交 东南亚 中国
  • 简介:2015年6月26-28日,由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察哈尔学会共同主办,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承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支持的第二届公共外交地校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民族(地方)文化的国际转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中国民族文化 国际传播 面向东南亚 中国-东盟 经验 实践
  • 简介:本文重点关注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MSR,简称"海丝路")做出的回应。对于从古至今与中国有着密切往来的南亚地区而言,这一倡议已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将"海丝路"视为海上往来沟通的桥梁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但南亚国家在落实具体决策时仍旧面临外交和政策困境。虽然经济的相互依存、基础建设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向海洋定位的方向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创造了大量合作互补的可能性,但小国所要承担的地缘和外交压力以及国内政治共识的缺乏,使它们很难对中国的倡议做出有效的回应。尤其是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一直在努力寻求以一种务实平衡的方式加入丝绸之路倡议。与此相比,印度仍然对中国"海丝路"倡议的长远动机存疑,并采取模糊立场。尽管认识到"海丝路"倡议有符合印度重要经济利益的潜力,但印度对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担忧以及对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增强的影响力的不安,使"海丝路"在印度的发展充满坎坷。

  • 标签: 南亚 印度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一带一路”
  • 简介:西宁市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资源特色,积极开展与南亚国家城市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其中,与尼泊尔帕坦市的交流合作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可作为西宁市与南亚开展务实交流合作的典型案例.开展与南亚友好城市的交流,地缘优势、资源特色是重要基础;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是重要任务;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弘扬城市文化,促进人民友好往来是重要内容;海外华侨和友好人士是西宁与南亚开展友好交流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是做好与南亚友城交流的重要支持.

  • 标签: 交流合作 南亚国家 合作内容 西宁市 尼泊尔 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