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现在是中国人的幸福时刻。“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和“大衰退”使西方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悲观的十年,此时中国人民却对21世纪将会是“中国世纪”十分乐观。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国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硕果:2010年,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和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中国正在满腔热情地进入太空时代——与此同时,美国的航天飞机即将退役。

  • 标签: 中国人民 21世纪 伊拉克战争 运算速度 航天飞机 所有人
  • 简介:当今世界比过去更需要外交,以国家为基础的外交机构和功能现在仍然重要,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外交也在经历变化,并面临“利益攸关方”不断增加、议程多和场域新,以及沟通和通讯渠道密集等新的环境挑战。作为分析未来外交一个理论框架,“整合外交”认识到制约外交演化和功能连续性特征,更关注新外交环境的特点;强调外交机构须与国际上多元行为体共同应对不断增加的议程;重视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充分利用公共外交战略;提出重新界定与非官方、非政府行为体互动的外交行为准则和规范。在突出强调现代外交新特点的同时,“整合外交”在甄别外交和职业外交官所面临的关键议题时,既有一套描述性目标,又有其规范性的意图。

  • 标签: 外交学 传统外交 未来外交 整合外交
  • 简介:当人们重新怀疑全球经济的前景时,俄罗斯经济似乎步履蹒跚。如果我们以最近的历史作为指南的话,那么确实有理由担心俄罗斯的经济。即使俄罗斯经济仍然正在以欧洲人只能梦想的速度增长,它也仍然令人担心。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处境艰难。在这两年里,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7.8%。这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中最大幅度的下降。其他所谓的"金砖国家"出现了经济放缓,

  • 标签: 俄罗斯经济 恐惧 全球金融危机 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 2008年
  • 简介:对青年来说,继承是回首过去,发展是面向未来。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青年的历史存在不完全等于青年的过去,而是青年在历史发展中的特征与价值,包括青年面向未来不断创造的新的价值。青年的未来走向同样是研究青年的历史存在时应该关心的命题。创造和自由的特征是青年的一种生命特征。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青年如何在创造未来中发挥重要作用;面临着整个社会生活全面物化的现实,青年如何更好地担当绿色家园守护神的角色;置身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化主旋律的新时代,青年如何在成为爱国公民的同时成为世界公民,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世界,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所有这些,都是青年未来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 标签: 青年 历史存在 未来走向
  • 简介:未来的25年里世界经济权力将发生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最大的变动。今天统治着世界的所谓工业化经济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但在未来一代人的时间里发达国家中的许多国家将会被新兴的经济巨人所代替。在富国之中,警告声不绝于耳,敦促他们的政府如何抗衡后来居上者。

  • 标签: 未来25年 第三世界 世界经济 发达国 发展中 自由贸易
  • 简介:当法国“黄马甲运动”进入第五周时,尽管法国政府宣布全面妥协,停止了引发事件,但抗议人群不仅在巴黎、在法国其他城市,而且在整个欧洲其他国家都有出现。西方媒体将此次事件评价为自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动荡,这个评价也许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目前的法国社会动荡正是其内在的社会矛盾和危机的再一次爆发,并且因为今天的欧洲不同于50年前的欧洲,欧盟的存在使得任何社会危机都可能更加便利地向其他欧洲国家传导。

  • 标签: 欧洲国家 法国政府 思维 社会动荡 社会危机 1968年
  • 简介:春去夏犹清,惠风抚乌伤。2014年5月27-28日,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在绿意盎然的浙江省义乌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

  • 标签: 对话 北非 西亚 中国 浙江省人民政府 规划
  • 简介:20世纪是亚洲国家获得新生的世纪,觉醒的世纪。从最近25年东亚经济的发展势头看,可以断言:21世纪将是亚洲腾飞的世纪。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克服制约亚洲腾飞的因素,建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东亚地区各国亟待回答的问题。中国和日本是亚洲的主要国家,两国关系发展好坏不仅关系两国自身的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亚洲的进程。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虽然存在一些摩擦,总的来讲发

  • 标签: 两国关系 国际新秩序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服制 国际环境
  • 简介:我国工读教育在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初创、到高速发展、再到目前陷入困境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段。工读教育的未来发展向何处去?笔者在总结我国工读教育五十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读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大思路:由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由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向提高学生认知思维能力转变;由只关注学生现状转变为为“问题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奠基。

  • 标签: 中国工读教育 历史轨迹 发展思路
  • 简介: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青年是人口主体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一个群体,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使青年发展备受社会关注。在探讨我国青年政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中国共产党与青年政策的关系,归纳我国青年政策的价值功能,提出完善我国青年政策的思路。

  • 标签: 青年政策 公共政策 价值功能
  • 简介:这个周末,中国许多城市爆发了针对日本所谓“国有化”钓鱼岛非法行径的游行。在记录那些群情激奋现场的影像中,两张照片格外吸引了我的注意。第一张照片中,一名戴着黑框眼镜和白色口罩的高中男生,背着单肩书包,双手高举一张薄薄的纸片,上面写着“反对暴力,理性爱国”。发微博的网友说,这个显得有些瘦弱的男生,就这样穿过沸腾的人群。在他身旁,比他高大的成年男人聚在一起,暴力血腥的骂声此起彼伏。

  • 标签: 国家 教育 少年 理性爱国 钓鱼岛 国有化
  • 简介:在上海的3M中国有限公司,保存着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正面,3M的工作人员正在与当时的上海电力局召开产品研讨会。照片背后写到:“电力产品研讨会举行与3M中国营业执照颁发于同一天。”这里说的同一天,是1984年11月10日。当天注册的3M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外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 标签: 3M中国有限公司 路线图 开放 外商独资企业 电力产品 工作人员
  • 简介: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JIBC)成立于1978年,是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最大的一所公共安全教育学院及北美最大的综合性司法学院,该校通过其特殊的应用教育,培养司法、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 标签: 对话 学生 警校 中国 哥伦比亚 公共安全
  • 简介:美国http://www.bu.edu/pardee/网站2010年10月8日刊登了科芬·P.盖拉格尔题为《中国与拉美工业化的未来》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崛起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出13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并帮助和促进了该地区近10年的经济增长。但是,这样的出口增长最终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去工业化等问题。甚至更糟的是,中国制造的商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比那些来自拉丁美洲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 标签: 中国制造 工业化 拉美 拉丁美洲 2010年 加勒比地区
  • 简介: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多层面的,涉及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及非传统安全等等诸多内容,一般来说指传统意义上的周边安全环境,主要指周边政治和军事安全环境。由于中国周边行为体及其与中国的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现象。

  • 标签: 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 非传统安全 军事安全 政治安全 经济安全
  • 简介: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模范,尤其是自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间,欧洲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是世人心目中的发达国家。但是,今非昔比,欧洲当前陷入多重危机之中,政局呈现动荡之势,引发世界关注。给欧洲政坛造成冲击的是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自二战结束后,欧洲社会对二战和纳粹政党的批判和反思,抑制着极端主义政党的发展,政坛中占主流地位的是中左翼和中右翼。这两类政党处于政治光谱中间地带,立场不走极端,伴随各自国内局势的发展,一左一右地轮流执政。其间,这种稳定的政治模式也曾遭遇极端主义政党的挑战,但没有形成有力冲击,欧洲政坛总体保持稳定。

  • 标签: 社会党 欧洲 世界政治经济 政局稳定 困境 极端主义
  • 简介:一、非洲能源形势:变与不变几组数据可以显示非洲能源形势发展的“变”与“不变”:第一,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资源与供应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根据《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资料,非洲探明石油储量从1991年的604亿桶、2001年的968亿桶,增长到2011年的1324亿桶,目前非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的8%。按2011年生产水平计算,非洲石油的储采比年限为41.2年,低于中东的78.7年,高于欧亚(俄罗斯、中亚及北海)的22.3年以及亚太地区的14年,说明非洲的石油生产与供应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 标签: 非洲大陆 能源形势 形势发展 未来前景 “变”与“不变” 英国石油公司
  • 简介:为争夺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美、日、俄等海权强国争先恐后掀起了争夺开发权的“蓝色圈地”运动。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进入了从勘探向开采迈进的关键节点期,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国际海底管理局、主权国家主管机构和跨国公司“三足鼎立”参与的深海资源开发全球治理体系。未来,围绕深海资源开发国际规则的制定,各方势力将展开激烈博弈。中国应积极参与深海资源开发的全球治理,争取自身权益最大化。

  • 标签: “区域”资源勘探开发 全球治理规则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