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老师把我叫到学校谈话。在办公室,老师说儿子最近上课总是心不在焉,迷上了打游戏。有时甚至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沉迷在那虚拟的游戏世界中不可自拔。

  • 标签: “画” 批评 学习成绩 办公室 游戏 儿子
  • 简介: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同志在与经济界全国政协委员座谈时强调,要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不同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意见对作出正确决策的作用最大,因为批评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利于把方案做得更加周全,避免决策失误。

  • 标签: 批评意见 中国 民主决策机制 民主政治建设
  • 简介: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年)以创作政治讽喻小说闻名于世,被公认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虽然去世多年,但无论在社会科学界还是文学批评领域,他的创作思想与政治立场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至今余热不减,而且对他的评价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由于奥威尔的作品紧扣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现实,同时对他的解读与阐释又始终受到外部政治气候的很大影响,所以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社会近几十年来在意识形态和文学批评上的演变轨迹,更好地把握从冷战至当下的时代特征。一就其生前而言,奥威尔的早期作品无论在批评家还是在读者当中,都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响。例如被誉为“奥威尔画廊中最精美自画像”①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1938),在英国出版后销量少得可怜,而在美国居然没有出版商愿意将其付梓。直到《动物农庄》(1945)的巨大成功,他才声名鹊起,而《一九八四》(1949)则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但此时对奥威尔的研究多是见于报纸杂志的书评,系统性的分析尚不多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50年代中期。在冷战时期,诸多西方批评家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给奥威尔贴上了“反共作...

  • 标签: 奥威尔 反乌托邦小说 英国文学史 希斯 托马斯 克里斯托弗
  • 简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2003年3月13日号《纽约书评》上发表《布什的减税计划-各种危险》一文,对布什的减税计划公开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该计划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会增加不平等。他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即通过强有力的税收体制将钱转移给那些将会迅速花掉钱的人:失业人员、地方政府以及低收入者。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斯蒂格利茨 美国经济学家 布什 减税计划 税收体制 失业人员
  • 简介:英刊《比较诗学》第25卷(2005年)发表了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访谈文章,涉及对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和对文化理论的新的理解,伊格尔顿也重新审视了他早年关于一切皆是政治的观点,认为这种政治的泛化有掏空政治本身的危险。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伊格尔顿 文化政治 赛义德 批评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者 《比较诗学》
  • 简介:2018年6月14日,中科院在读研究生谢雕在饭馆招待重庆垫江的高中同学周凯旋时,被周凯旋用匕首杀害。随后,周凯旋被北京警方抓获。当年,谢雕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凯旋考上四川大学后又退学,复读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且是硕博连读。周凯旋因沉迷游戏,考试不及格,最终失掉了硕博连读的机会,本科毕业后回重庆寻找就业机会。

  • 标签: 良好心态 接受批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青年 西安交通大学 硕博连读
  • 简介:大数据在当今侦查破案中可谓大显身手。但若遇特殊情况,老民警常说的“多动腿、多动嘴、多动脑”这侦查破案三要素还是能发挥大作用的。

  • 标签: 传统 侦查破案 民警
  • 简介:<正>1950年1月6日,欧洲共产党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发表了署名为观察家的《关于日本形势》的评论文章(以下简称《评论》),批评了日本共产党在战后初期的政治路线和斗争策略,对日本共产党产生了严重影响。1950年1月18日,日共召开第18次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作出了正式决议,肯定了共产党情报局的《评论》具有“积极的意义”,接受了批评。1972年日共发表《日本共产党50年》一书,

  • 标签: 日本共产党 共产党情报局 评论 占领军 日本政府 革命形势
  • 简介:犯罪现场调查——照相、测量、记录等,是一种工作量大、耗费艰辛的过程,如果能有一种设备,不仅能高效率、高精度地完成工作,又能在关注细节的同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还便于对陪审团人员播放讲解,一定会受到警察局等执法部门的极大欢迎及热烈追捧。如今,以360度全景照相机、激光扫描仪为代表的技术被全世界的警察部门不同程度地利用着,以便于更好地执法。强悍的相机执法部门最大的科技进步当属高分相机的普及和发展。该相机能在短时间内拍摄大量照片,可对犯罪现场进行完

  • 标签: 传统侦测 侦测方法 方法变革
  • 简介:霍米·巴巴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人文中心安尼·罗森伯格讲座教授。他于1997年出版的专著《文化的定位》成为后殖民文化批评的重要经典之一。2009年国外新出版的研究其思想理论的论文集就有若干部,

  • 标签: 文化批评 后殖民 空间转向 思想述评 巴巴 重构
  • 简介:作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点行动之一,“互联网+现代农业”为破解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组织形式小散、生产方式粗放、服务水平滞后、质量安全缺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指明了方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 标签: 传统农业 农业发展方式 基因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生产方式
  • 简介:传统发展观面临挑战自孔德、斯宾塞以来,西方社会科学形成了关于“进步就是发展”的传统观念。严格意义上的发展观,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对于经济增长和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憧憬之中。60年代末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新社会运动”、南北冲突、环境污染,人类...

  • 标签: 传统发展观 新发展观 “现代化”理论 经济增长 传统经济学 发展理论
  • 简介:美刊《社会文本》第87期(2006年夏季号)发表文章《反思传统、帝国主义与全球主义》,对赛义德涉及的传统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帝国主义 赛义德 传统 全球主义 文章
  • 简介:外交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外交共同文化的存在。外交共同文化是指外交官作为特定的群体经过历史传承所共享的符号和意义体系,这些体系不仅规范外交官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及处理国际事务的态度,而且通过外交规范和外交交往的礼宾仪式使之礼仪化。由于近代欧洲国家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同质性”特点,各国外交家对保持传统的外交共同文化具有广泛共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外交文化革命”虽然削弱了外交共同文化的基础,但并未改变传统外交文化的基本特点。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外交共同文化面临着重大挑战。外交未来能否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并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取决于网络时代的外交共同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 标签: 外交学 外交 文化 网络时代
  • 简介:望子成龙是任何家长在对待孩子方面的不二选择。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不仅仅是家庭之福,也是对社会进步的支持和贡献。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成了"龙"的孩子却凤毛麟角?尽管做父母的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事情的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孩子不仅没有成才,反而在成长的道路上跌了跟头,变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成了人们的负担。

  • 标签: 传统家庭 儿童教育 当代 礼仪 社会进步 不和谐因素
  • 简介:传统文化中汲取自信精神,要认清哪些是可以吸收利用的积极内容,哪些是需要抛弃的消极内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全面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双重影响,把积极的、有益的内容转化为生活的行为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是在现代性和传统性结合中的文化资源转换,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立足全球,处理好体与用的关系、破与立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 标签: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 简介:调解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司法形式。在传统社会中,调解具有强大的文化理念支撑,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文化。调解在此文化理念下产生和发展,成为文人士子和乡绅耆老们的共同事业。

  • 标签: 中国 调解 传统 制度 理念
  • 简介:凡涉及反对改良主义、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等问题时,卢森堡通常与列宁站在一起。但在建党问题上,卢森堡不接受列宁的高度集权的组织原则,她更反对把党组织的集中制原则扩展为革命后的新政权的组织原则,她认为那会使社会主义变形。进一步看,卢森堡和列宁的差别不仅在组织问题上,而是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理解。

  • 标签: 信条 布尔什维克 卢森堡 列宁 俄国社会民主党
  • 简介:<正>俄罗斯哲学家奥伊泽尔曼在1993年5月出版的《自由思想》杂志第7期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自我批评的原则基础》一文,现摘要如下:当“现实社会主义”在俄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中遭到失败之后,马克思主义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出现了危机。现在需要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进行一场严肃的科学的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俄罗斯哲学 利润率下降 自我批评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状况
  • 简介:随着对未成年犯管理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教育者们深刻感到,面向未管所犯人的教育改造,最重要的应该是解决他们在道德、人格、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严重失范问题。“美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心灵救赎,在“预防为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愈来愈成为少年司法体系主导思维的趋势下,是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颇有实效的新途径和新走向。

  • 标签: 传统文化 孝道 未成年犯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