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参与式扶贫和协同式扶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扶贫模式。参与式扶贫源于西方发展理论,强调扶贫对象的参与。由于其存在着理论上的瑕疵和实践上的"久扶不脱贫"的贫困治理困境,发展进程极为缓慢,逐渐被协同式扶贫所取代。协同式扶贫是一种理想的扶贫模式,强调扶贫主体的多元化、扶贫目标的一致性、扶贫系统的开放性、扶贫过程的动态性和扶贫行动的合作性。无论从扶贫主体、扶贫内容还是扶贫方式来看,协同式扶贫与参与式扶贫相比,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协同式扶贫扶贫过程中有利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现行的精准扶贫将逐渐走向协同式精准扶贫。实现协同式精准扶贫,需要扶贫信息的协同、扶贫制度的协同、扶贫文化的协同和良好社会资本的培育。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的协同效应,实现贫困治理绩效的最大化。

  • 标签: 精准扶贫 协同式扶贫 参与式扶贫 协同理论 贫困治理
  • 简介:文章从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民族八省(区)贫困的原因,认为民族地区的贫困与文化有关。在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市场竞争机制、公司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民族地区文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张力。同时,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对精准扶贫也产生了一些阻碍作用。因此文章提出民族地区应该在文化自觉、自省的基础上,通过客观认识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资源优势,选择生产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打好扶贫攻坚战。

  • 标签: 文化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 简介:针对四川兴文县苗族旅游扶贫的案例研究发现,民族旅游扶贫中的吸引物建设有别于以市场为导向的传统旅游开发,因为不同利益相关者选择民族旅游吸引物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当地政府常基于上级政策和扶贫效果来决策,开发商则以低成本开发与清晰的产权为出发点,当地居民则以自身的可参与性来选择,而游客所青睐的是吸引物是能'舞台化'的'原真性'。因此,扶贫背景下的民族旅游吸引物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开发商在政府主导下综合考虑当地居民和游客诉求的结果,是一个兼顾各利益主体期望的旅游生产过程。

  • 标签: 民族旅游 旅游吸引物 旅游扶贫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全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动力支撑,对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于从“绿色”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来审视民族地区怎样从“绿色观念”“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生态”和“绿色司法”五个方面来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青山绿水”和脱贫致富。

  • 标签: 绿色理念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 简介:以广东新丰为例,通过引入知识转移视角和关系性嵌入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关系性嵌入水平与知识转移效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当前旅游扶贫开发中对知识转移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关系结构因素,主要是帮扶双方的“联系强度”与“共享深度”,而非“信任程度”;尽管“开发商主导”模式可能造成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但其关系性嵌入水平和隐性知识转移效率显著高于“社区主导”模式;“先隐性知识、后显性知识”,是更适合现阶段旅游扶贫的知识转移路径;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是导致知识转移长期效率低的主因,提升居民文化素质是长效扶贫政策设计的基础。

  • 标签: 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知识转移 关系性嵌入 广东新丰
  • 简介:民族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最后阶段的工作重点,为化解脱贫攻坚中的“软”约束,缩小发展差距,有必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母亲角色的公共支持。当前农村贫困家庭母亲的角色问题,主要表现为角色认知不足或有偏、角色缺位和角色实践非理性;而在脱贫攻坚中,对农村贫困家庭母亲角色的公共支持,具有四个方面的非均衡性。对此,应改善公共支持的均衡性、提高专家话语建构的可及性、补贴农村贫困家庭母亲的市场话语建构需求以及探索解决母亲角色显性缺位的创新路径。

  • 标签: 精准扶贫 农村贫困家庭 母亲角色 公共支持
  • 简介:从供给侧视角来说,民族地区依然面临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约束因素。本文从资本、技术、劳动力、制度、土地、民族特色资源等六大经济增长要素和贫困户、农村经济组织、企业、政府等四大参与主体出发,分析了构建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的理论,探索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即贫困户、农村经济组织、企业和政府四位一体的有机组合,四个主体承担了六大要素的高质量供给。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民族地区 产业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产业发展
  • 简介:本文以RG民族文化宫为研究的对象,着重分析了藏传佛教的伦理道德、传统助人方法.同时,尝试性地探讨了藏传佛教的普度众生、慈善利他和敬业的价值观,以及静坐、自我反省、清净场域下设定目标的心理治疗技术和社会行政的综合技术.这些价值理念和方法是社会工作在藏区开展时,应该着重借鉴和吸收的.

  • 标签: 藏传佛教 价值观 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
  • 简介:萨满的职能可分为宗教职能和社会职能两方面。关于萨满的宗教职能,国内外萨满教专家论及较多。本文试就萨满的社会职能作一阐述,以期有助于我们对萨满的社会历史地位以及萨满在北方民众中植根深厚、影响深远的历史缘由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萨满教 社会职能 宗教职能 氏族文化 原始文化
  • 简介:传统公司法理论将“以股东收益最大化”作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目标。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对该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公司在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的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本文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公司社会责任与我国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

  • 标签: 公司社会责任 和谐社会 法律体系 可持续发展 社会利益
  • 简介:去年九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联系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作用。会议召开以来,图书馆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的认识与信心也大大提高了。下面发表的五篇文章,就反映了他(她)们的这种心情。

  • 标签: 高校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工作人员 教育性 科学性 社会性 图书资料
  • 简介:经过多轮扶贫攻坚行动,中国的贫困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而少数民族的贫困表现出多维特征。使用多维贫困方法对彝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1190个农户进行贫困测量,并分析其扶贫政策优先序。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收入贫困、教育情况、健康状况、资产、公共服务等单维贫困测量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农户的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传统测量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少数民族的扶贫政策制定中存在优先序问题,应优先关注多维贫困分解中贡献率高的贫困维度。不同民族的扶贫政策优先序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减贫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优先序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然也包括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搞好宗教内部事务的管理,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宗教事务 宗教团体 和谐社会
  • 简介:民间歌谣,是原始文化艺术中首先问世的艺术门类之一,它的孕育、诞生和发展,是与人类从知识的零点起步,向漫长的蒙昧时期、野蛮时期、文明时期三个启迪文化的阶梯逐级上升而同步进行的。一切民间歌谣,都是沿着时代的轨道前进而前进、发展而发展的。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歌谣,脱离时代的民间歌谣是不为群众所承认的。研究民歌的社会功能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民间歌谣 社会功能 蒙昧时期 艺术结晶 文化艺术 拴手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利益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利益结构的失衡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建立和完善具有公正性的利益分配调节体制机制。成为进一步调整社会利益结构和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和核心要求。

  • 标签: 社会稳定 利益结构 利益主体 公正性 和谐社会
  • 简介:青海解放前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就其社会经济结构而言,仍然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而且还保留着相当明显的封建牧奴制的残迹。何以见得?我们不妨从青海蒙古的社会特点,生产方式,作一些简要的考察。

  • 标签: 畜牧业生产 社会性质 蒙古人 海晏 生产水平 佐领
  • 简介:宗教与艺术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他们却有时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切的联系。藏族宗教艺术即是集宗教与艺术于一体的产物,它对藏族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文在介绍藏族宗教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就宗教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 标签: 藏族 宗教 艺术 关系
  • 简介:<正>近年来,原始社会末期民族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研究,已经受到民族学界的重视。本文就鄂伦春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并借此向民族学界的同志求教。

  • 标签: 向社会主义过渡 鄂伦春族 原始社会 民族 学界 问题初探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事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大教育观应运而生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将大教育观运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社会工作为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教育观提供了新视角,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树立社会工作新理念,学习社会工作知识,掌握大学生舆情,提高社会工作能力。高校应当运用大教育观的新视野,分类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档案,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辅导与救助,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社会工作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大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