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西藏叛乱至今,海外藏胞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较为重视一个特殊群体。在过去近60年时间内,经过三个阶段从国内藏区向外迁移,海外藏胞总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时,随着海外藏胞持续不断迁移,其分布范围也由早期南亚四国扩展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海外藏胞归国探亲、参观乃至定居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当前,海外藏胞群体正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再次出现较大规模跨境迁移,他们未来走向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从印度外交部档案、联合国难民署档案等文献中发掘新材料,详细梳理了海外藏胞跨境迁移总体历程,并对海外藏胞未来走向作出了相应判断。

  • 标签: 海外藏胞 跨境迁移 历程 未来走向
  • 简介:<正>朝鲜族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全国有一百七十六万三千八百七十人,主要居住在东北。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从我国邻邦朝鲜陆继迁移。为探讨东北朝鲜族迁移过程,提出自己粗浅看法,以便求得同志们指教。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之间互相来往,并建立了亲密友谊关系。朝鲜族文化、风俗与东北各族人民相互影响,特别是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斗争中两国人民之间关系更为密切。东北朝鲜族迁移过程经

  • 标签: 朝鲜族 日本帝国主义 朝鲜族人民 帝国主义者 东北朝鲜族 “九·一八”事变
  • 简介:本书在跨文化迁移与异质文化传播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异质文化融入是重大文化创新重要条件和途径。”在这个观点统摄下,又设置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融入”这样一个命题。在这个命题中提出“汉唐融入了有活力异质文化”,

  • 标签: 传播研究 文化迁移 赵建国 异质文化 出版 文化创新
  • 简介:上世纪30年代从新疆迁入青海柴达木地区哈萨克人,经过几代人繁衍生息后于1984年在追认“故乡”观念下全部搬迁至北新疆各地,而自1986年始,其部分人员又返迁至格尔木市周边草原地区。他们在经历了15年漂泊之后,2001年部分被政府迁回至新疆奎屯地区,部分安置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大柴旦行委马海镇。田野研究发现:青海哈萨克人不同代际故乡观念均充满了想象与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反复迁移发生。

  • 标签: 故乡 青海哈萨克人 迁移 想象
  • 简介:自1934年部分东迁哈萨克人首次进入青海境内起,经过10多年迁移与纷争,至1954年时哈萨克人口总数在1500左右。之后30余年间青海哈萨克人进入了稳定生活时期。1984年他们中绝大多数决定返迁北新疆各地,而自1985年春天始部分又陆续返回青海格尔木市周边游牧地区,直至2001年,在政府主导下大部分被整体安置在青海省大柴旦马海地区,少部分迁移至新疆奎屯开干齐镇。自此,马海哈萨克村成为青海省唯一哈萨克族村落,至2014年4月,总人口为484人。梳理青海哈萨克族1934-2014的人口变迁不难发现:反复迁移是造成青海哈萨克族人口变迁决定性因素。

  • 标签: 青海哈萨克 人口变迁 反复迁移
  • 简介:青海哈萨克人历经反复迁移之后最终于2001年被安置在青海省海西州马海村。对其食俗田野研究表明:虽然他们在地理空间上远离族群主体,是较为"孤立"的人群,但无论周边生活环境及交往族群发生了怎样改变,他们饮食习俗却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仍然维系着哈萨克族饮食传统。这种族群内部未对变化中新环境进行调适便能够适应新环境反调适现象是青海哈萨克人族性与凝聚力体现。

  • 标签: 饮食习俗 青海哈萨克族 反调适 迁移族群
  • 简介:汉语对英语学习干扰潘华慧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过程。在掌握一门语言基础上,再学习另外一门语言,这就会产生语言接触,从而导致各种形式干扰。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产生严重干扰是母语干扰。因此不管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得多么充分,为学生提供...

  • 标签: 英语学习 汉语 中国学生 英语习得 不及物动词 书写习惯
  • 简介:探究式学习自20世纪产生以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关注。本文概述了探究式学习起源、含义、理论基础、特征;并对实施探究式学习应注意问题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探究式学习 学习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 外语教学
  • 简介:<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了。我们结合五十年革命文艺发展,认真学习《讲话》是对《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最好纪念。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人们不能不承认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不能不承认《讲话》基本精神、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科学性、真理性和权威性。例如,我们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过程中改造世界观,转移“立足点”;革命

  • 标签: 《讲话》 文艺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文艺思想 祝辞 邓小平同志 工农兵
  • 简介:有人说,《现代汉语》这一门课“对于非语言专业学生来说是大学院气了。”(《中国语文》1987第一期22页)这当然是指《现代汉语》课(其实说话人所指主要是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部分)很少有实用价值。但下面几种语言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白杨礼赞》发表已经快四十年了。……它犹如琼浆玉露,沁人心脾,它又象一颗宝贵艺术明珠,耀人眼目。

  • 标签: 《现代汉语》 白杨礼赞 《中国语文》 玉露 语言专业 现代汉语词典
  • 简介:在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时候,重温毛泽东教育思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十分必要。毛泽东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是马列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产物,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

  • 标签: 毛泽东教育思想 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工作 教育实践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方向
  • 简介:基于现有文献综述,构建了四维度口译学习策略概念模型,其内在维度包括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所采用实证方法包括概念量表信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三所民族院校大样本数据分析,口译学习策略概念模型得到了良好验证,具有良好理论可靠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口译 学习策略 概念发展 实证检验
  • 简介:在毛主席、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伟大战斗任务。全国亿万人民紧张地动员起来,同心协力,团结战斗,一个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群众运动正在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一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光辉灿烂前景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形势喜人,形势逼人。

  • 标签: 大寨根本 学习大寨 我院教育
  • 简介:<正>尊重与要求相统一是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中基本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对于人科学理解和正确态度。尊重与要求实现统一过程就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逐步成长、发展过程,用“价值论”观点来看,也就是人价值逐步得到提高过程。马卡连柯在《我第一位导师》这篇纪念高尔基文章中,回顾了他在十月革命后开始探寻建立新苏维埃教育学道路时在思想和感情上所受到高尔基深刻教诲。他说:“肯定人价值,洗清资本主义制度在人身上遗留下污秽,帮助人站立起来——这就是高尔基作品所教导我们一切。”笔者认为,这显然也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实践所追求目标。肯定人价值,通过教育提高人价值,帮助人站立起来,这就是他尊重与要求相统一原则实质内容。为了深刻理解这一原则,有必要运用“价值论”观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分析。

  • 标签: 马卡连柯 人的价值 札记 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体系 受教育者
  • 简介:自主学习本意就是学生自己爱学习、会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它应是高校素质教育核心内容之一。当前需大力培养并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确自主学习在大学教育中地位;树立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加强教学管理并创造良好条件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有效地进行学习指导。

  • 标签: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 培养
  • 简介:通过调查问卷,对学习成功者和普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数据,并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 标签: 学习成功者 普通学生 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理论分析,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英语特点,论述了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培养策略.

  • 标签: 自主学习 少数民族预科生 培养
  • 简介:在落实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重要指示热潮中,政教系七六级两个班八十名师生按照院党委和系党总支安排,于九月二日至十九日分赴湟中县群加公社和上新庄公社,结合三大革命实际进行了党宗教政策校外教学活动。

  • 标签:
  • 简介:任何成功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者主体个性特征.因为对学习结果起决定作用学习者本人.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意识,造就独立人格教学理念,已日益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重视.本文从教学实践角度阐述外语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意识树立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各自不同角色意义.

  • 标签: 中心意识 教学策略 学生角色 教师角色
  • 简介:从学生学习态度中看"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一要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完善教师本人知识结构,二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加强教与学之间互动与交流,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等.

  • 标签: 学生 学习态度 "两课"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