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进展情况如何?儿科医生紧缺怎么办?分级诊疗怎么推进……3月8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王培安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 标签: “全面两孩” 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国 人口政策
  • 简介:<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由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政策的成功,使出生率下降、一胎率上升,致使优生优育在计划生育中的地位更显重要。为此,我们将病残儿童家庭的精神卫生问题作一较系统全面的调查,并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卫生 计划生育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卫生问题 家庭
  • 简介:2008年春节(2月7日)前夕,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遭遇中国有气象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冰雪灾害。受灾各省交通受阻,电力不足,供应紧张……,当地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异地群众春节回家成为异常艰难的旅程。

  • 标签: 春运 中国 冰雪灾害 2008年
  • 简介:<正>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国策之一。然而必须注意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不容忽略。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文教事业的投资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妇幼保健工作、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传播等等,都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人口的心理素质则是人口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人口素质 心理卫生 心理素质 计划生育 身体素质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曾都区柳林镇卫生院长许杨略等4人骑着摩托车,巡迥长岭村、高岭村、将军台村等7个村卫生室坐诊,还上门对患病的困难户群众进行了访视。近年来,曾都区柳林镇卫生院结合新农村建设,提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经常组织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利用节假日,义务进村卫生室或农户家坐诊,免费或优惠治疗农民群众的疾病。接诊人数达300余人次。

  • 标签: 卫生院 “三下乡” 院长 农家 农民群众 新农村建设
  • 简介:阳泉市卫校为把关爱女孩行动落到实处,结合学校大多为16~21岁女生的现状,校计生办、计生协联合提议成立“女生话坊”,让青春期女生畅所欲言,以解开自己心中的迷茫与困惑。

  • 标签: 卫生学校 阳泉市 女生 校园 关爱女孩行动 计生办
  • 简介: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1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以下简称公报),截至2006年底,中国农村共有5.31亿劳动年龄人口(即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既包括在农村从事纯农业的劳动人口,也包括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还包括被称为“农民工”的外出从业者。

  • 标签: 劳动人口 农民 现状 中国 农民工
  • 简介:本文利用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目前广州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状况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医疗卫生资源 人口分布 配置
  • 简介:中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下岗职工。

  • 标签: 社会性弱势群体 中国 国有集体企业 弱势地位 社会原因 下岗职工
  • 简介:分析和发现一、中国性教育的历史回顾第一阶段:20世纪初——建国前这一时期性教育的活动和特征是:“1.性教育被教育界所重视。这一时期,涉及性教育内容的教育和社会综合型刊物纷纷发行,如《教育杂志》、《东方杂志》、

  • 标签: 历史现状 性教育 中国 《教育杂志》 《东方杂志》 教育内容
  • 简介: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36%o,死亡率为20%o,自然增长率为16%o,总和生育率为6.14。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人。

  • 标签: 中国 生育政策 人口普查 人口数量
  • 简介:<正>人口死亡一直是人们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口死亡的统计与分析对于促进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制订社会保障政策和卫生工作规划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的死亡资料,参考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对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作一初步分析。

  • 标签: 平均死亡年龄 中国人口 人口死亡 婴幼儿死亡 死亡水平 年龄中位数
  • 简介:<正>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专门委员会的认真评审,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通知中国政府有关机构和北京大学,决定给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为期五年(1991—1995)的研究所发展资助。这项不占联合国人口基金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援款份额的“额外”资助将用于两方面的目的。第一是旨在加强北大人口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为中国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对策的研究作出贡献。第二是用于建立一个面向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第三世界用英语讲授的人口科学硕士课程。从1991年起,北大人口所招收的研究生和代培研究生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 研究生 研究所 中国政府
  • 简介:中国现阶段的艾滋病社会预防主体模式不是一种由上而下发展起来的成熟模式,而是根据政府的工作计划,通过行政手段建构起来的。概括地说,该模式的特征就是“行政指令性强,实践可行性弱”。其缺陷表现为两个方面:

  • 标签: 社会预防 艾滋病 国家模式 中国 评论 行政手段
  • 简介:在艾滋病问题上,将基金制度纳入社会预防模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明显的。第一,基金制度可以为自然一人文一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 标签: 社会预防 艾滋病 跨学科研究 中国 基金制度 社会科学
  • 简介:第三阶段/目前:中期模式与综合防治示范区模式的结合SARS以后,中国政府应对艾滋病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社会预防政策发生了标志性的转折。2003年10月,政府启动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程,卫生部首批54个示范区,覆盖11个重点省份,同时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实行争营抗病春治疗: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社会预防 中国 综合防治 政府应对 预防政策
  • 简介:<正>5月内务部统计课出版内务部《内务统计》(民国六年分·京师人口之部)。7月内务部统计课出版内务部《内务统计》(民国五年分·湖北人口之部)。8月《建国周刊》第15、16、17期载徐柏园味《东三省的移民问题》。10月《地学杂志》第11卷第10期载吾生《汉族开拓满洲史》。11月1日《山东半月刊))第1卷第8期载恒山《吉林省区耕地面积及人口分布状况》。本年《中国纪录者》第11卷第8号载摩根《人口法》。(Morgan,E:—ThelawofPopu-lation,ChineseRecorder,Vol11No8,1920.)

  • 标签: 内务部 中国近代 统计课 东方杂志 人口史 民国日报
  • 简介: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不久前中国对于乡镇实行合并之后的又一农村重大变革。“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改的新目标。

  • 标签: 农村发展 农村规模化 "大村庄"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
  • 简介:在传统意识和现代观念中,子女性别偏好,尤其是男孩偏好,从东亚、南亚,到中东以及北非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这是许多国家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文化基础。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孩子几乎是满足期望的子女性别结构的唯一手段。当今世界,无论是自愿的或是非自愿的生育率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特征,少生孩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伴随现代避孕、胎儿性别鉴定、人工流产等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为人们满足既要少生,又要实现理想的子女性别结构提供了手段,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人工流产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如韩国、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台湾、香港等。中国自1980年代就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高且持续上升的现象,有大量中外文献从社会、经济、文化、生育、死亡、统计等因素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历程、程度和原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经过一段时期的争论,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观点: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人工流产是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导因素。但是,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流产?对这个问题尚缺乏深入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在对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出生性别比进行多种方法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程度、特点、原因和性别选择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出生性别比 发展中国家 偏高 胎儿性别鉴定 社会文化基础 生育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