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2-3.5岁是婴儿成长到幼儿的重要发展转折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的发展萌芽期。研究通过测查北京市81名2-3.5岁儿童在固定盒子任务、搭积木任务、A非B任务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上的表现,探究了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各成分间的内部关系、以及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2-3.5岁期间,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的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均快速发展,其中,2.5岁前后是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重要发展时期;(2)在2-3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相关密切,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关系的重要发展转折期;(3)在2-3.5岁期间,儿童言语能力呈现快速发展,并且言语能力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同言语能力的儿童在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执行功能 言语能力 2-3.5岁儿童
  • 简介: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景中的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验证了阈下特征框架效应的存在及其产生机制。实验一发现,阈下特征框架效应只在有时间压力下才会产生。实验二发现,被试对与框架类型一致的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比对与框架类型不一致的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特征框架效应的产生是因为框架激活了与框架一致性的信息,起到了语义启动的作用,从而导致被试判断任务的评定值偏向该框架类型。

  • 标签: 特征框架效应 阈下框架 时间压力 词汇类型
  • 简介: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人们的选择发生转变的现象。自Tversky和Kahneman(1981)提出框架效应以来,研究者主要从认知和情绪两方面对框架效应进行解释。本研究结合使用情绪启动与眼动记录,采用2(框架:获益、损失)×3(情绪:愉快、平静、悲伤)的实验设计,探讨情绪对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和情绪启动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是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消极情绪(悲伤)引起被试出现明显的风险寻求倾向;消极情绪(悲伤)启动下被试对损失框架的认知加工程度和积极情绪(快乐)启动下被试对获益框架的认知加工程度均显著增强,具体表现为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增加。

  • 标签: 框架效应 情绪 眼动记录
  • 简介:框架效应违背了不变性原则,是描述性决策理论违背规范性理论的经典异像。以亚洲疾病问题为代表的经典框架效应又称作风险选择框架效应,此外还包括特征框架效应等不同类别。框架效应受损益值类型和大小等社会线索影响。除展望理论可以解释其认知机制外,模糊痕迹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等也对此加以解释。框架效应的脑机制在大脑右半球和杏仁核等区域。文章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及展望。

  • 标签: 框架效应 亚洲疾病问题 展望理论 模糊痕迹理论
  • 简介: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孙彦等人(2012)所研究的”MP3购买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图形版本:图形版本1/图形版本2)×2(品牌类型:品牌A/品牌B)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了时间压力对品牌决策中图形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的品牌决策偏好受到了图形版本的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2)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图形框架效应对品牌决策偏好的影响被弱化了,说明图形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 标签: 时间压力 图形框架效应 品牌决策
  • 简介:儿童汉语语言学习障碍的概念与评估框架陈云英,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一、什么是语言学习障碍在对汉语语言学习障碍的问题进行判别、诊断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语言学习障碍。在对语言学习障碍定义之前,也十分有必要对有关名词概念做进一步的讨论。.语言障碍和言...

  • 标签: 学习障碍 汉语语言 心理过程 语言障碍 语言能力 拼音文字
  • 简介:采用情境回忆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并引入收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综合考察权力高低、任务框架对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为他人决策中,启动高权力被试有更强的风险偏好,而自我决策中,高、低权力启动组被试风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2)在为他人决策中,被试在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决策中,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收益框架;(3)低权力启动的被试,在损失框架下,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要小于自我决策,而在收益框架下差异不显著;高权力启动的被试无论在收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自我-他人风险决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权力 任务框架 决策者角色 风险偏好.
  • 简介:医患信任可分为患方信任及医方信任这两个不可分割的维度,同时包括医务工作者与就诊患者之间的人际信任、医务工作者群体和患方群体之间的群际信任以及患方群体对医疗机构和现行医疗体制的制度信任这三大层面。构建测量医患信任水平的有效工具,明确医患失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不同治疗情境下医患信任的演变过程,验证医患个体在医疗互动中的具体认知心理和决策行为机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医患信任修复模型与对策措施,是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医患信任的研究重点。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医患冲突 信任修复 社会心态
  • 简介:以20名青少年及45名中老年为被试,考察在目标和风险框架下,为自己和亲朋做决策时,人格特征与框架下决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框架下,青少年为自己做决策时,宜人性、外倾性较强者更易做出检查身体的决定,开放性较强者更少决定检查身体;尽责性、神经质较强者越易出现决策偏差.风险选择框架下,青少年为亲朋做决策时,宜人性、开放性越强者越易出现框架效应.中老年群体中,人格特质对框架下决策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

  • 标签: 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 风险选择框架 大五人格 年龄
  • 简介:计算机模拟情境摆脱了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的不足,满足了复杂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近年来,各种模拟情境在复杂问题解决研究中得到运用,其内部逻辑结构主要有线性结构方程和有限状态自动化,线性结构方程适用于等距数据,而有限状态自动化适用于称名数据.当前,对复杂问题解决的测量注重结果,而相对忽视过程.未来的模拟情境可以从问题特征、任务逻辑和测量方式来提高信度和效度.

  • 标签: 复杂问题解决 计算机模拟 线性结构方程 有限状态自动化
  • 简介:编制了“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该测验有文字、数字、图形三种测试材料,包括比较分类、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认知、类比推理、抽象概括6个分测验。793名1~4年级小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

  • 标签: 小学生 思维能力 测验编制
  • 简介:本实验以吉林市一所小学~5年级的251名儿童为被试,通过自行编制的投射测验和个别随访等多种方法探索了小学同性别儿童间互助动机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①与非互助动机相比,互助动机占有绝对优势;②在每一年级的各种互助动机中,均有一种动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③随着年级的增高,互惠性动机逐渐降低而互助利他动机逐渐提高;④男女儿童在各种动机的发展中差异不显著。

  • 标签: 互助动机 主导地位 发展
  • 简介:以28名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和28名汉语母语者为被试,运用眼动技术,阐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句子加工机制。研究发现:在句法歧义结构加工过程中,语义和语境在早期加工阶段即时起作用,符合句子加工理论中的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在本实验中,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接近汉语母语者水平,其L2句子晚期加工也与汉语母语者趋于一致,符合L2句子加工的会聚假设。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汉语句子加工是限制性并行的,符合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

  • 标签: L2句子加工 眼动研究 句法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