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前言维藩(1927-2015)牧师生前是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教授,也是我的老师。1983年我进入神学院时,他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当时是双班主任,吴超雄老师也是)。除了做班主任,他教我们《摩西五经研究》。作为班主任,他对我们特别严格;作为老师,他讲课有时很激动,尤其是讲到摩西,说'倘若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32:32节)那句话时,他激动得面红耳赤,

  • 标签: 思想初探 汪维藩神学 神学思想
  • 简介:维藩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教诗人。生前一直执教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对学生关爱有加,事必躬亲;也曾参与中国基督教两会的事工,鞠躬尽瘁、仗义执言。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以政治、神学、诗歌为他灵感的来源。他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努力推进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接,提出并倡导'生生神学'。今日中国教会,'基督教中国化'旧题新作,从上至下,大力推进。值此机会,维藩老师的神学思想,便能加倍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吾辈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走神学中国化之路的精神。梳理其爱国情怀,并以其自身经历、学效前辈、中国文化、圣经启示等方面来加以论述,以期共同学习,互相勉励。

  • 标签: 汪维藩 爱国 情怀
  • 简介:本文以文献资料与主体访谈记录对应,考释常德维吾尔翦家族源流;陈明士族世家之政治抱负、经世致用之理念与家国使命感的沿袭性.论析族性族源认同与政治历史认同同存并重,质疑王明珂关于族源历史记忆的利益资源选择特性之论断.认为在中间圈、边缘圈内,当地土著、世居族体构成地方势力的核心圈居,此与族属历史通常吻合.主张边缘研究在承认文化传播、接触与融合所生成的文化同质或相似性的重要性时,需要认识从边缘看中心的意义及避免现代行政边界概念.

  • 标签: 汉地 维吾尔 翦氏 族源认同 边缘-核心
  • 简介:本文主要从维藩教授的圣诗创作角度,记述他追随基督的生命历程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方面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 标签: 汪维藩教授 圣诗创作
  • 简介:通过分析唐代裴中眷现存的墓志等相关资料,可知唐代裴中眷中,女性的佛教信仰比较普遍,其所信仰的并非全部是三阶教。但在丧葬仪式中,有体现出民生宗教的影响。唐代裴中眷宗教信仰体现出中国传统信仰的多元性与实用性的特色。

  • 标签: 裴氏中眷 佛家 三阶教 民生宗教
  • 简介:他们都已是中年人,当然也有着中年人的丰富阅历。但当他们握着画笔或者拿起了雕塑刀画佛、塑佛时,又都洋溢着青年人的激情。塑佛、造佛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工作。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单纯不过了。他们信仰佛教,相信因果,听命于自然。也许是父辈们的点化和影响,他们逢寺必进,是佛必拜,见经必读,悟性大长、智慧大增。

  • 标签: 佛教文化 亚洲论坛 中年人 规划设计 陈氏 南海观音
  • 简介:2015年9月,尊敬的维藩教授主怀安息,在怀念他离世一周年的前夕,我也尝试重新思考教授对基督教中国化的看法,深入地发掘出他对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探究的一些贡献。《天风》杂志在引述国家领导及学者们如何谈论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时,亦曾有提到这位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荣休教授维藩先生的说话。先生曾经说过:'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理论,当前迫切要做的至少有三个‘归回’。其一,归回‘五四’以后老一辈中国神学家,他们是既受过西方神学教育,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功底的一代人。他们的探索与追求,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君子思 基督教神学
  • 简介:2002年4月24日,毅夫副省长在省民族宗教厅、省民政厅、省法制办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省基督教两会、福州西禅寺调研宗教工作。在省基督教两会,副省长听取了省、市基督教两会关于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有关情况的汇报后指出,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遗留问题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予以妥善解决。

  • 标签: 福州市 宗教工作 宗教房产政策 宗教问题 佛教徒遗体火化问题
  • 简介:2005年正月初六,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幡幢高悬、彩旗飘杨。称为“世界之最”的“弥凡弘珠”开光典礼在云南省红河哈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举行.倡办者为弥勒县锦屏山弥勒寺。该寺的露天弥勒大佛是国内一大景观。出席弥勒佛珠开光典礼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佛教协会会长刀树仁,89岁高龄的高僧明道.昆明圆通寺的方丈淳法师.晋宁县盘龙寺的方丈能寿等。来自国内外各地,印度和东南亚的僧俗佛众上万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 标签: 弥勒县 云南省 中国佛教协会 “世界之最” 2005年 庆典活动
  • 简介:现将4月15日毅夫副省长率福建省民宗厅、省法制办领导同志赴宁德市进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调研时的讲话刊发,请各级宗教工作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以推进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

  • 标签: 汪毅夫 宗教事务 中国 管理体制 法律制度
  • 简介:古希伯来人并没有系统的、集中的对人的看法(也就是'人论'),《旧约》更没有将'人'当成静止的、绝对的'客体'去进行'研究'。为集中说明《旧约》对人的看法,本文特地基于老师的'生生神学'途径,采用主题式方法对这个话题的属灵含义集中做一点探索。旧约》中对人的生命的认知,是集合了情、意、志,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抓住这一点,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就不会陷入'灵'与'肉'对立的、分裂的、非此即彼的状态。《旧约》经文对人的描述,使我们产生一种一亲切感,而不会坠入西方神学主导的'主-客'、'物-我'两分或二元论式喋喋不休的思辨——古今之人,虽然生活条件不同,但人的受造性、人身外心内的困境与挣扎却一如既往。我们要从赐生命的上帝与'有灵的活人'相互联系的角度,结合以色列人的人文历史、生活情景、灵命沧桑,对相关的《旧约》经文进行解读。

  • 标签: “生生神学” 旧约的人论
  • 简介:2月2日下午.省委副书记赵学敏、省政府副省长毅夫遵照宋德福书记、习近平省长的指示,带领省委办公厅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省民宗厅开展专题调研,传达、学习1月8日中办文件和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有关通知精神,重温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陈云同志的信及中发[1991]6号文件,听取了省民宗厅党组关于当前我省宗教工作领域现状、

  • 标签: 赵学敏 汪毅夫 福建 宗教工作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简介:他叫俊生,笔名“九华山接引居士”。九华山神光岭路边的“接引楼”,就是他的书画工艺品铺子。他的店招很特别:就这样了。

  • 标签: 九华山 居士 人生 书法 工艺品
  • 简介:常有朋友咨询,修仙学道初开始做什么工夫最宜?在修炼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呼吸?如何才能达到胎息的境界?等等。对于最开始做什么工夫,我们在《入门静功》一文中略有谈及。然而受“修炼须意守”这种固有习惯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静功不依不守,做起来使人觉得无着无落。在这里我们就从呼吸及意

  • 标签: 呼吸方法 道教文化 胎息 修炼方法
  • 简介:1992年,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时,曾在山西河曲县下乡实习,在河曲境内的黄河边有一座明代驻军箭楼改作的佛堂,当时有一位要去五台山朝圣的老僧借宿在那里。

  • 标签: 佛教 药师经法 《七佛经》 文法
  • 简介:尊俗姓温,河北深县人,一九○二年生。在俗时仅读小学三年,文化很低。一九一九年,因家境困难,到保定府学做皮鞋。因长时患病,学业无成,于一九二○年春末,厌世逃往五台山出家,投玉皇庙瑞普(法名觉祥)师座前落发,法名妙贵,字尊,即在庙随众劳动,早晚学习念诵功课。是年秋,大勇法师、玄义法师等路过本寺,遂请勇师讲开示,勇师即日略讲《八大人觉经》,次又讲《佛遗教经》,遂对听经发生兴趣。一九二一年春节,广济茅蓬打念佛七,

  • 标签: 法尊法师 佛遗教经 佛七 玄义 汉藏教理院 大勇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