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穆斯林社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设穆斯林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城市穆斯林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着相关部门重视不够、穆斯林分散居住容易成为社区服务的盲点、社区情况复杂、一些基本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等问题。本文认为,只有(1)城市宗教管理部门重视并拨付适当经费;(2)伊斯兰教协会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3)充分发挥伊斯兰教职人员和清真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4)引导广大穆斯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服务,满足穆斯林各方面社会需求,才能够建成城市穆斯林和谐社区

  • 标签: 和谐社区建设 穆斯林 大城市 和谐社会建设 伊斯兰教协会 南京
  • 简介:贵阳市云岩区中华辖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辖区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立足辖区实际,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知名人士的积极作用,组织他们参与到辖区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推动“三个文明”建设中来,辖区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贵阳市 民族团结 民族工作 云岩区 管理体制
  • 简介:以笔者近年在上海浦东地区所做的田野调查、浦东川沙道士薛明德先生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本文尝试研究清末至解放初期上海浦东乡村道士的概貌。长久以来,这些乡村道士以“家族道士”的形式生存,世代延续着家族的道业。作为浦东地方社会中最主要的“仪式专家”,历史悠久的家族道士常常成为一个社区仪式生活的“主祭司”。通过提供传统的仪式服务与仪式指导,家族道士与社区的庙和村民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主顾关系。另一方面,浦东沿海社区的各个家族道士之间因为互拜法师形成的“师承”关联,以及共同的祖师祭祀、仪式互助等行动,使该地区的家族道士自然地形成一幅地方道士团体的面貌,表达了这些火居于社区之中的乡村道士的一种身份意识。

  • 标签: 上海浦东 乡村社区 仪式专家 家族道士 薛家道士
  • 简介:道教能不能“改革”呢?首先,让我们来感受几段经典文献。《阴符经》云:“食其时,百骸理;动期机,万化安”。“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 标签: 道教 宇宙本体论 全真派 教义思想
  • 简介:5月8日-13日,我们一行3人,赴莆田、泉州、厦门等地,就福建省宗教界如何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引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几天的调研、座谈,我们认为厦门市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在响应政府号召努力投身社区服务方面做得比较主动、具体、扎实,在尽最大可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做了一些有益工作,比较典型,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社区建设 厦门市 基督教 社区服务 中国 福建
  • 简介:济南市清真南大寺,改选后的新寺管会教务组,抓了海里凡的经堂教学工作。寺内10名海里凡原按经堂式教授不同课程,其中念《古兰经》、《伟嘎业》的各一名,学《连五本》的有三名,还有学《阿拉伯语读本》和《亥帖》的,程度参差不齐。原先每早“帮答”拜后在阿訇居室内授课个半小时,其他时间,就各自安排,以致有两名海里凡一年多还没学完《连五本》,也有的躺

  • 标签: 经堂教育 清真南大寺 伟嘎业 《古兰经》 南寺 教学工作
  • 简介: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西北各省、自治区共有回族人口5388490人,其中农村回族人口为3342787A,占西北回族总人口的62.04%。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回族2173820入,其中农村回族人口为1486709人:甘肃省共有回族人口1258641人,

  • 标签: 回族社区 西北农村 实证调查 伊斯兰教 宁夏回族自治区 人口普查
  • 简介: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宗教政策,宗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民族宗教界爱国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壮大,广大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佛教已有2000年的历史,道教有1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1300多年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全国信教的群众,目前,伊斯兰教约有1000多万人,天主教约有300多万人,基督教约有400多万人;在藏、蒙古、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是全民信仰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和道教在汉族中也还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宗教工作 宗教界人士 爱国统一战线 宗教团体 巴利语系佛教 藏语系
  • 简介:宋神宗在位19年,对宗教所采取的新政策主要有二:一是,一改过去无偿发放度牒的做法,政府公开出售度牒,每道130贯左右。二是,废除以往寺观户“不徭不役”的特权,向其征收“助役钱”。这两项新措施,在当时限制了凡人自由出家,剥夺了出家人免役的特权,抑制了北宋前期寺观户人数持续膨胀之势,保护了国家税源,暂缓了财政困难,增加了国家收入,并为宋神宗以后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 标签: 宋神宗 寺观户 度牒 助役钱 宗教改革
  • 简介:民国时期,佛教界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有强烈的入世倾向。厦门南普陀寺创办的《现代僧伽》杂志是当时众多宣扬佛教改革刊物中的杰出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现代僧伽》的发起人、编辑者皆是改革派人物,其创刊目的也是为了推动佛教改革。从刊发的文章来看,佛教改革的急迫形势、佛理的革新与僧才的培育等都是《现代僧伽》极力传播的内容。

  • 标签: 民国 佛教改革 现代僧伽
  • 简介:林兆恩(1517—1598年),福建莆田人。他生活的明朝嘉万时期,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导致社会风气急剧变化的时期,这在福建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福建莆田人林兆恩挺身而出,企图完成宗教改革大业。林兆恩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接受良好的儒学教育。18岁入籍庠士后,文名大噪。据其弟子编纂的《林子本行实录》一书称: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何心隐曾称道“林子之文我朝第一,即王阳明诸辈,皆不能及也。”

  • 标签: 林兆恩 宗教改革思想 社会思潮 合理性 传教过程 宗教研究
  • 简介:爱国高僧巨赞法师继承太虚法师改革佛教思想,并为之奋斗一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提出改革佛教的志愿,并对佛学进行研修和实践。抗日战争中,撰写10万字的《新中国佛学概论》,提出“生产化”、“学术化”二个口号,并在卓锡广西桂平西山龙华寺时进行试验。建国前夕草拟《新中国佛教改革草案》提交党中央。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佛协和中国佛学院领导。提出改革佛教是必然的,并为之奋斗一生。

  • 标签: 佛教 中国佛学院 太虚 奋斗 佛协 必然
  • 简介:1991年,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的杜磊博士出版了《中国穆斯林:人民共和国的族群民族主义》一书。他在书中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纳家户村的“民族志描述”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是因为,杜磊正是在对纳家户的“文化写作”中,提出了“伊斯兰教在西北苏非社区复兴”的命题。而笔者以为,杜磊的这一命题是大有商榷余地的。他的“异文化”学者的身份导致了他对纳家户日常生活的误读,他对纳家户的“田野工作”及“文化写作”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伊斯兰教 西北地区 中国 宁夏 纳家户村 苏非社区
  • 简介:在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村落到城市并日趋多元化的研究过程,研究领域日益广泛;现在的社区研究有对经典田野点的再研究,也有对新形势下相关问题的多元化研究。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典民族志中的村落之一——山东青岛台头村一直是社区研究的实例和典范。台头村是传统的中国北方村落,是社区形式的一种。这个位于胶东半岛的海边村落从第一次为人所知到现在的几十年间经历了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同时它也目睹了社区研究方法在中国的产生和本土化过程以及多元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社区研究 再研究 多元化发展 台头村
  • 简介:2008年12月10日,中国基督教“两会”在上海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中国基督教“两会”秘书长、总干事以上负责人,咨询委员会负责人,各地基督教“两会”负责人以及本届常委共1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国家宗教局二司司长马宇虹等应邀与会。

  • 标签: 改革开放 基督教 座谈会 两会 中国 与时俱进
  • 简介: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哀帝刘欣任用夏贺良、李寻等实行改革,至八月中止,历时二月余。这是西汉政治史和原始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 标签: 道教史 道教学说 道教人物 教派
  • 简介:民国以来,为改变滥传戒法的现状,佛教界逐渐加强传戒的管理,力求提高僧众的身份与形象。能海上师积极顺应时代,契理契机地借鉴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律学传统,在五台山两次推行传戒改革活动,作为现当代汉传佛教传戒的规范化、制度化的一条路线、一种有益尝试,其成效虽然有限,却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 标签: 能海上师 传戒 改革 佛教 现当代
  • 简介:前言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在维登堡大教堂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打响了宗教改革的第一炮。以此为节点,今年(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周年,各国各地都举行了纪念活动,教宗方济各也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新教的纪念活动。不仅基督教认为宗教改革意义重大,普通学者也认同这一主张,天主教也认为路德的宗教改革触动了天主教的反省,倒逼了天主教内部改革。无论从哪一角度看,宗教改革运动都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改革运动之

  • 标签: 中国化 化启发 基督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