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止观原是佛教徒普遍的修行方法,在印度佛教各个流派也都是十分强调止观双修或定慧并重,早在《奥义书》中就有类似的思想,如《瑜珈真性奥义书》说“盖瑜珈而无智识,则其为解脱也无力。是故欲得解脱者,必瑜伽与智识坚定双修。”意思是说,只有将瑜伽(调整呼吸,凝神观想)修行与智识(智能)、禅定修习与理论思维紧密结合,才能达到解脱。

  • 标签: 止观 述略 学说 《奥义书》 修行方法 印度佛教
  • 简介:华方田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350千字,471页。宝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观与三论宗”,着重论述了中观派的思维方式,中观派的发展脉络,以及吉藏在二谛论、中道论、判教论、佛性说、方法论、真理观、心性论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对吉藏佛学思想之哲学层面、吉藏与中观派和般若学的关系等方面的阐述,尤为出色。第二部分是“中国佛教泛论”,着重收入有关中国佛教各个方面的文章,如澳门佛教、禅宗、生活禅、弥勒信仰、济公崇拜、人间佛教、佛教伦理道德等内容。第三部分是“敦煌佛教文献整理”,收入有关般若、中观和禅宗的重要敦煌文献。

  • 标签: 中国佛教 般若学 中观 宗教文化出版社 学说 敦煌文献
  • 简介: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分层探索是古今中外诸多学者思考人生问题的一条重要思路,也是诸多宗教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之一。在二十世纪中国哲学领域.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可以说是这一思路上的典型代表。

  • 标签: 冯友兰 佛教思想 学说 人生问题 生命存在 人生境界
  • 简介:法瑶以佛性理为涅柴之体,以体证宇宙人生本体为得涅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二谛范畴,论证了生死与涅柴不二,解决了生死与涅柴、世间与出世间之间的矛盾。法瑶主张渐悟成佛证涅架论,使渐悟说与道生顿悟说分庭抗礼,各有所宗;又主张应无缘论,认为一切应身佛乃至宇宙万物皆是佛性理(法身)的应感无穷、示现自在的结果,进而主张圣人应效法佛性理(法身),做到无心而应。法瑶的涅柴学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特色。

  • 标签: 佛性理 法身 涅槃 渐悟成佛 应无缘
  • 简介:李道纯的内丹理论,融会儒道释之真性本体论,提出阴阳动静乃大道之本的主张。在此基础上,以守中致和的虚静之道为基,开内丹中派之法脉。

  • 标签: 李道纯 内丹 理论基础
  • 简介:在东方佛教系统中,时间到底是实在的还是非实在的这样的问题值得去探究。部派佛教中的有部学派(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三相皆为实有。这个观点遭到了同时期的经部学派(经量部)的反对,他们主张"现在实有",过去和未来只有通过"现在"才能获得理解。而中观学派基于"缘起性空"的立场认为"三世不可得"、"时相不可得",这种"三世假有"的时间观,彻底反对任何时间的实有论,不管是三世实有还是现在实有,都在反对之列。

  • 标签: 中观学派 部派佛教 时间 缘起
  • 简介: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西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其次在安顺地区的镇宁、普定、紫云等县和贵阳、遵义、毕节及黔东南州一些县的部份乡镇村。加上散居在川、滇两省的人数,总共约300万人。

  • 标签: 布依族 社会功能 成因 节日 中华民族 安顺地区
  • 简介:西部的范围包括云、贵、川、渝、陕、甘、宁、青、新疆、内蒙、西藏、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国自治地方少数民族8000多万人口,其中8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又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592个国定贫困县,有258个有民族地区:其中有224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占贫困县的86.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西部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贫困现状 西部大开发战略 成因 西部地区
  • 简介:近年来,发生在党政干部中的职务犯罪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呈上升趋势,并显示出新的特点。党政干部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果不解决好预防和遏制党政干部职务犯罪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和政府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 标签: 党政干部 职务犯罪 成因 渎职侵权犯罪 犯罪现象 贪污贿赂
  • 简介:在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金代绘壁遗存中,山西繁峙岩山寺以其文殊殿内精彩的金代壁画而知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中的世俗化倾向。其中,无论宫廷还是市井、城市还是郊野、神仙还是平民,都以日常惯于理解的方式来描绘,将宗教性、世俗性、贵族性、平民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从理想到现实、从神话到真实的一个杰出的立体图景。从画家的个人经历与绘画风格、宋金文化融合对金代绘画的影响、佛教图像的汉化与世俗化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使其壁画世俗化转型的原因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面貌。

  • 标签: 岩山寺 金代 壁画 世俗化 成因
  • 简介:西安清真餐饮业在发展中受到宗教、历史、文化、社会、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多元影响。仔细分析清真餐饮业起落沉浮的原因,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对于清真餐饮业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将其建国后发展过程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并对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清真餐饮业 发展阶段 特点 原因
  • 简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落实宗教政策而兴起的第一波——恢复建寺浪潮的余波未平,转瞬之间又泛起了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契机的又一波——“建寺造庙”高潮。一座座寺庙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举目所及,无论风景名胜的旅游场所、交通闭塞的农村山野,乃至经济发达的高新工业园区,那些扎眼的黄墙绿瓦,飞檐翘角的宫殿式建筑,无不让人们联想到今日佛教之兴旺和影响面之广泛。

  • 标签: 寺庙 商业化 宗教政策 改革开放 风景名胜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