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僧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善的净土思想由他力本愿说、往生论、念佛论三部分组成。他为本愿说是善净土宗的理论基础,往生论是阐述净土信仰的对象和目的,念佛论则是沟通二者的中介和手段,也是净土宗理论的核心部分。

  • 标签: 善导 净土 他力 自力 往生
  • 简介:大师是在中国和日本净土宗教理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祖师。大师在昙鸾、道绰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理论并建立起完备的净土教仪,开创了唐代净土法门昌盛之局面,不仅被中国净土宗推尊为第二代祖师,而且也被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尊奉为祖师。大师倡导凡夫往生报土、借佛力为强缘、称名念佛必往生等思想,以楷定古今之气概,将高超幽微的佛教教理普及于社会现实中,使净土念佛法门在中土大放异彩。大师一生潜心弘法,著书立说,其《观经四帖疏》在中国净宗教理史上具有至深且巨之影响。

  • 标签: 善导大师 净土思想 观经四帖疏
  • 简介: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皈依佛门后,法名妙通,自署“清居士”。湘西凤凰人。戊戌变法时,他参与过议革政治;入民国时,为财政总长,既罢去,起为热河都统,擢任国务总理,解组后充煤油督办、赈务督办。绝意仕途后,则以佛教济世之精神,致力于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他是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名人,夙有声誉。

  • 标签: 熊希龄 居士 民国时期 戊戌变法 教育事业 慈善事业
  • 简介:引言关于善所说的忏悔,已有很多先行研究,各自皆有重要的发现。不过,关于善所说忏悔的背景及其时代性,虽多见指出其与天台智颉及道绰、迦才之接点,但与其他文献之接点却不大有所指出。此外,多见以《往生礼赞》及《般舟赞》为依据之梳理,而关于《观经疏》所说之忏悔,则尚未进行详细分析。因此,本文概观与善几乎同时代的道世之《法苑珠林》所说忏悔说之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善《观经疏》所说忏悔之内容及其独特性,试作考察。

  • 标签: 忏悔 法苑珠林 时代性 往生
  • 简介:我叫王仕豪,是一名布依族干部,来自贵州南部边缘的红水河畔,现任罗甸县董当乡党委书记。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我自小与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热爱家乡,致力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名民族干部,我牢记党的教导,怀着一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同胞的诚挚情怀,努力为民族山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标签: 民族团结 社会和谐 民族干部 乡党委书记 少数民族 坚定信念
  • 简介:人们熟悉孔子的“为政以德”,也熟悉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罪过)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谓“道”即,引导也。也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正。可见孔子认为德治的关键在为君为政者道德上以身作则。《大学》有这样的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坏)事,一人定国。”(《大学·九章》)。这“其机如此”即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机制决定了的必然,一直到独尊儒术的设计者也仍然是这样强调的:“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汉书·董仲舒传》)。这都是强调君正、百官正,以其“正”来引导、影响万民之正。孔孟等儒家,固然有他们“道之以德”的种种说教,散见于多种文献中,远不如《老子》的道德经那样集中、系统和深刻。

  • 标签: 《老子》 孔子 《大学》 必然 董仲舒 道德经
  • 简介: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正悲痛欲绝地为死去的敬虔举行葬礼;有人正闭上眼睛为敬虔谱写哀歌;也有人张开乐音般的喉咙,为不敬虔大肆歌颂;但只有少部分人正在呼唤上帝——用他们颤抖的膝……(一)自白——我信上帝!无论是敬虔主义者、禁欲主义者、神秘主义者、经验主义者,还是普通的平民信众、教会领袖、神职人员,甚至是所谓有资格称为人(或愿意自命为人)的人,除却他们本性中久已泯灭的自我和良知、狂妄和傲慢外,倘若他们有一天在空寂悲愁或在软弱错误或在难堪苦楚

  • 标签: 上帝 基督教 信仰 精神 基督徒 十字架
  • 简介:当代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弥陀信仰传播最为广泛,其信仰不仅在中国盛行,在东北亚乃至更广地域中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维系着全世界的净土信仰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净土信仰 大师 中国佛教 东北亚 宗派
  • 简介:法然上人(1133~1212)的净土教,不是把我国的佛教作为一种学问或研究的对象,也不是以贵族或武士等为固定对象的思想或宗教,而是以一般庶民为拯救对象的宗教。给予法然的思想和宗教以决定性影响的是集中国净土教思想大成的善大师(613~681)。在思想和宗教方面受到善决定性影响的法然,以“偏依善一师”(《选择集》)而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和宗教的立场。

  • 标签: 法然 善导 往生 比睿山 延历寺 净土宗
  • 简介:当朝觐的哈吉们满载而归的时候,他们不仅带回了照片、DV、蜜枣、圣水……,还有早已激发于胸,想要诉说的满腔热情。每年一次的朝觐之旅就像古老的故事被不同的人一遍遍传述,而每次都会有新的内容,他们用身体记录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更用他们的心灵感悟着生命的奇迹与卑微。

  • 标签: 朝觐 穆斯林 手记 妇女 麦加 眼睛
  • 简介: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所宣八万四千法蕴,经摩诃迦叶等声闻尊者三次结集,而成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教.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历629年),松赞干布嗣登吐蕃赞普之位,次第芟除叛逆元凶,削平内乱,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降服苏毗羊同诸部,统一青藏高原;同时,初开释教,崇信佛法,创制文字,建筑寺院,翻译佛经,依佛典订定十善法及十六要律,并以此教化民众.雪域西藏,由此步入文明强盛之途.

  • 标签: 版甘珠尔 丹珠尔纳塘 纳塘古